三国:投曹,荀彧劝我当二五仔

《三国:投曹,荀彧劝我当二五仔》

第7章 破格提升,众将酸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曹操主帐内,众人都已落座。

今天能坐在此处的,都是曹操真正能信得过的人。

左手首席是荀彧,次席是戏志才,刘楚坐在荀彧身后单独设的小几后。

右手首席是夏侯惇,次席是曹仁,然后依次是夏侯渊、曹洪、曹纯。

夏侯惇身侧也单独设了一小几,其后坐了一人,与刘楚年纪仿佛。

“好了,众位都已经到了,志才,你先说一下此次我军损失如何。”

曹操端坐在大帐中央正色道。

戏志才站了起来,手上没有任何竹简簿册。

“此次暴乱,我军伤者五百八十二人,重伤一百二十八人。”

“死者三百四十六人。”

“逃逸不知所踪者三百六十一人。”

“亡逸战马九十二匹,驽马二百零九匹。”

刘楚听完后立刻心算了一下,然后再次感慨,

怪不得都说营啸是古代军队中最让人头疼的事。

除去轻伤能够恢复战斗力的外,

重伤、死亡、逃逸的人总共835人,还损失战马近百匹。

即便曹军这次处理得已经算相当不错了,但还是损失了超过十分之一的战斗力。

“其中,以佐军司马曹洪所部损失为最,”

“伤者三百五十人,死二百六十二人,逃逸不知所踪者二百零九人。”

“停!”曹操喊住了戏志才。

“子廉,你来说说是怎么回事!”

曹操厉声道。

曹洪涨红了脸,看起来有些难堪。

“我……”

“我……”

“我昨夜喝酒了……”

曹洪说完顿时感到羞愧难当。

“出去,自领五十军棍!”

曹操拍案而起,指着营门怒道。

刘楚不禁咋舌,

五十军棍,要是一般人可能就要被打死了。

曹洪也不辩驳,面色通红,将案几上酒樽重重往地上一砸,恨恨地道:

“以后再碰这酒,我曹洪誓不为人!”

说罢便走出大帐,领军棍去了。

曹操摆手示意戏志才继续。

戏志才不缓不急地继续将各部的战损一一道来。

其中夏侯惇所部损失最小,死伤不过二十人,无人逃逸。

曹仁次之,死伤五十余人,逃逸十余人。

其他诸将大抵相差不多,并无什么大的过错。

讲完后,戏志才敛衣落座。

他全程手中没有竹简。

刘楚有点佩服他的记忆力。

与此同时,曹洪被几个亲卫用担架抬了进来。

打是要挨的,会也是要开的,不得不说,很有精神。

曹洪半死不活地趴在担架上,本来严肃的场面一时间有些滑稽。

曹操瞥了曹洪一眼,没有多加理会,而是沏了一樽酒,举着酒樽走下席来,

“赏罚者,军之利器也。”

“非重罚无以令知耻,非厚赏无以使勠力。”

“故而,有过之人当罚,有功之人也当赏。”

“所以今天,除了惩罚某些人外,还要特别表彰两位有大功之人。”

“韩浩,韩元嗣!”

曹操点了一个众人没听过的名字。

夏侯惇身后那名和刘楚年纪仿佛的弱冠少年站了出来,拱手作揖。

他就是韩浩?

刘楚不禁来了兴趣。

历史上,在三国时代前期,韩浩是曹操军中除了诸曹夏侯和五子良将外,

表现极其亮眼的一个将领,刘楚对他印象很深刻。

曹操将酒端至韩浩面前,朗声道:

“夏侯元让所部曲军候(二百人人),临危不乱,治军有方!”

“其所领二十帐,无一人哗闹疾走,尽皆安坐帐中。”

“后更率所部二十帐之卒,安定其所近者八十余帐之众,其功甚大!”

“赐酒一樽,赏金二十,钱十万,帛百匹,奴婢一人。”

“谢将军!”

韩浩接过酒樽一饮而尽,然后拱手退下,继续回到夏侯惇身后跽坐。

刘楚看向韩浩,只见他脸上波澜不惊,并没有露出丝毫喜色。

众将除了夏侯惇外,此时全部都有些汗颜。

他们一个个都是佐军司马,别部司马,结果遇上事了,连一个小小的曲军候都不如。

不过汗颜的同时,他们也对这个年轻人有些眼热,心里打起了各自的小九九。

如此英才,年纪轻轻便治军有方,危而不乱,是个将才。

且厚赏加之而不喜,好好培养,日后定能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良将。

一定要找个机会拉拢拉拢施施恩,说不定哪天就调到自己营中任事了。

曹操又回到案前沏了一樽酒。

趁着曹操沏酒的时候,刘楚举起案前的酒樽,刚想饮下,

却闻到了一股生水特有的味道,他不禁皱了皱眉。

饮用白开水的普及很有必要,

古人死得早不是没有原因的。

然而诸将此时目光都投向了刘楚。

有了韩浩在前,他们不难猜出来,这第二个要赏的,

应该就是坐在荀彧身后这个没见过的年轻人了。

刘楚突然感觉到,好像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他,端着酒樽的手停了下来。

不是,我就口渴想偷偷喝个水,你们都看着我干嘛?

“刘楚,刘廷璞!”

与之前站在庭中,等韩浩接酒不同,曹操此时端着酒樽走到了刘楚面前。

刘楚忙起身抱拳作揖。

“廷璞,你可曾统过士伍?!”

曹操朗声道,声音极大。

“未曾。”刘楚摇头道。

“你可曾临过战阵?!”

“未曾。”刘楚继续摇头道。

曹操的声音仿佛在他耳边炸开,有些刺耳。

“来,接酒。”

刘楚接过酒一饮而尽,然后递还酒樽,曹操对他点头,示意他坐下。

“你们羞愧吗?”曹操对着众将淡淡问道。

众将有点摸不着头脑。

“一个第一次进军营的人,昨夜平乱之役,”

“他可做得比你们一个个久经战阵的沙场宿将好上十倍,百倍。”

众将听言,脸上稍有愠色。

好家伙原来你这是在借着赏赐他的名头来敲打我们呢。

“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弱冠小子,怎么就比我们好上十倍、百倍了?”

夏侯渊第一个出声质疑道。

刘楚有些尴尬。

我不想这样出风头啊曹老板,你别搞拉踩这一套啊。

见到夏侯渊还敢跳出来出言质疑,曹操笑了笑道:

“好,那你们再一个个自己亲口说说,昨夜各自安定了多少乱卒?”

“就从你开始吧。”

曹操走到趴在担架上的曹洪跟前,踹了一脚他的屁股,没好气地说道。

“四……四……百……”曹洪气息微弱地道。

“九百。”接着是曹纯。

“八百!”

夏侯渊有些尴尬,说完把头撇向了一旁哼了一声。

他有些懊恼。

“一千二百。”曹仁说道。

“一千六百。”夏侯惇紧接着曹仁说道。

这是包括了韩浩所部平定的八百在内的,但也说明了夏侯惇驭下有方。

“所以你们还有脸质疑吗?”

曹操此时站回了正中的席上,环视众将。

“志才,你来告诉他们,廷璞一个人,平定了多少?”

曹操面带戏谑之色说道。

戏志才站了起来,目光从众将身上一个个扫过,语气也一如既往的平淡,

“二千五百。”

啥?

二……二千五百?

二千五百?

怎么可能?

虽然有点心理准备,但他们都认为刘准最多也就是跟韩浩差不多。

就他一个人,平定二千五百人?

怎么平定?

用什么平定?

夏侯渊更是咽了咽口水,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刘楚。

只有昨天和刘楚不打不相识的曹仁对着刘楚点了点头。

此时懵逼的不止众将,还有刘楚。

他想立功不假,可曹操这说得也太假了吧。

有两千五百这么多吗?

曹操该不是编的吧?

这样踩一捧一,到时候被曹操的兄弟们嫉恨,还怎么在这混下去?

曹操打断了刘楚的腹诽,开始宣布对刘楚的封赏。

“刘楚听赏!”

“赐酒一樽,赏金一百,钱二十万,帛百匹,奴婢二人。”

刘楚刚想行礼谢赏,但曹操马上伸手止住了他,又继续道,

“廷璞有大武功,授别部司马。”

伴随曹操之言,一个侍者端着一枚小印走到刘楚身旁。

“谢将军。”刘楚行礼后接过铜印。

黑绶铜印是六百石至千石命官的标志。

曹操回到坐席上坐下,抬手示意刘楚落座。

“廷璞新至,还并未招募士卒。”

曹操对着众将似笑非笑地说道。

“我意从诸位所部各抽一屯(百人)士兵借与廷璞,待他自己募得兵后再如数奉还,”

“如何,可有人愿意?”

“好,我愿意。”曹仁第一个发声。

“我也愿意。”夏侯惇道。

“我也愿意。”

其余众人也开口同意,就连刚才开口质疑刘楚的夏侯渊略微迟疑了一下后也跟着同意了。

曹操此时也只是行奋武将军事,袁绍承制自表的东郡太守。

他所能授拜的最高官职就是佐军司马和别部司马。

现在刘楚直接从白身一跃,官位与诸将等同。

不管曹操是真的看重刘楚,还是只为了讨好荀彧,又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诸将都看得出来曹操是要重用刘楚了。

况且只是借一百兵而已,

若能和刘楚这样的人处好关系,别说是借了,给他一百兵又能如何?

“楚在此谢过诸位司马、校尉。”

刘楚站起身来,朝对面的几人鞠了一躬,

“待他日募得兵来,楚必加倍奉还。”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