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第77章 杀气高屯沙苑北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537年,闰九月,华州。

华州刺史王罴站在城头,看着城下一望无际的东魏大军,心中颇有些兴奋。

东魏部队还是靠搭浮桥过的黄河。这次高欢没有磨蹭,搭桥快,过河更快,二十万人马几天时间就过河完毕。由于西魏在黄河沿线连个像样的抵抗都没有,东魏大军过河之后如入无人之境,径直杀到华州城下。

华州是在京畿三辅之一的左冯翊(pingyi)基础上改置而成,如果从山西方向经河东过黄河入侵关中的话,这里是第一个冲要之地。

王罴负责驻守这里已经将近四年了。这段时间里他修城备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应对今天这种情况。

年初东魏第一次大举进攻的时候,王罴就曾经卯足了劲要会一会高欢,可惜那次高欢只是虚张声势,在窦泰失败之后居然直接退兵了。王罴觉得很没劲。

王罴不久前刚接到宇文泰的信,通知他高欢的大军已经再次出动,提醒他不要大意,别再像两年前那样给敌人免费提供梯子了。

只是个通知而已,以西魏现在捉襟见肘的兵力状况,宇文泰根本不可能给他派援军过来。

王罴的回复也很简单,就两句话:“老罴当道卧,貆子安得过!”有老熊我在这里坐镇,东魏那帮狐獾小辈休想过去。

形势这么严峻,老将军依然如此豪气,宇文泰也相当受鼓舞。

但敌我之间的实力差距不是一两句狠话就能够消除的。王罴虽然是个狠人,但并不是笨蛋。华州所有守兵全加起来顶天了也就几千人,靠这些人出兵阻挡东魏二十万大军过河是没希望的。

他唯一能做的,也是他擅长做的,就是全军退守到华州城内,跟高欢打防御战。

高欢有本事就来攻城好了,看你攻城厉害还是我守城厉害。

华州的州城位于华山郡华阴县的北边(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城),修建于510年,在524年(六镇之乱的时候)又扩建了东城,王罴接手之后,觉得还不够稳固,又组织修筑了外城。就是在修外城的那段时间里,被司马子如的部队潜入城内,差一点点就得手了,好在王罴临危不乱,靠着一根大棒子击退了东魏的偷袭。

现在州城已经修缮完毕,墙高池深,又有前段时间弘农运过来的粮食做保障,王罴本人的守城防御能力又极高,他完全有信心跟东魏大军耗上一两年。

但前提是高欢愿意按照他的游戏规则来陪他玩。

高欢到达华州城下,看着城头上威风凛凛的王罴本人,心中也有一丝敬佩。他早就听说过王罴当年坚守穰城的故事,知道眼前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高欢先礼后兵,劝王罴认清形势,早点儿开门投降大家都省事。

结果还没等他说完,城上的王罴就喊上了:“下面的人听着,这座城就是我王罴的归宿,我死也要死在这里,有不怕死的尽管过来!”

王罴出了名的大嗓门,之前在穰城的时候就是每次出战前都仰天大呼几声给部下壮胆,上次击退东魏偷袭部队的时候也是靠声强压制先在气势上占据了上风。这次他还是喊这么大声,不光是喊给城下的高欢听,更是喊给所有东魏士兵和城内的守军听。

高欢很郁闷,有话好好说呗,你吼我干啥?

看样子这个倔老头是没可能投降了。怎么办,打不打?

要打其实也不是不可以,高欢之前连邺城、潼关和统万这些更有名的坚城都搞定过,当然不会怕一个小小的华州。

问题是有没有必要。

看王罴的架势,不死战到最后一个人是不会放弃的。现在高欢的主要目标是宇文泰,速战速决最好,在这里耗费时间没什么意义。

通常进军路上逢城必攻的原因,是担心后路和粮道被切断,但现在东魏大军在人数上有压倒性的优势,可以用其他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高欢决定不打。他留一部分人围住华州,看住王罴不让他出来捣乱就好,自己带着大部队继续向西进发。

这回轮到王罴郁闷了。他空有一身守城的本事,也做好了拼命的准备,却没想到碰上了不差钱的玩家,直接被给无视了。他现在被堵着连城门都出不去,只能眼睁睁看着东魏大军从华州城外浩浩荡荡直奔洛水。

没办法啊宇文小哥,我已经尽力了,剩下只能靠你自己了。

宇文泰当然也没有天真到真以为一个华州就能够挡住高欢,他只是希望能多拖几天,自己好能多凑一点儿人手。

他在从弘农回来之前,就已经派人给关西的各州刺史传达命令,让他们即刻领兵过来保家卫国。

饥荒之下,西魏的大部分州郡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自己管自己。因为没有军粮,各州的常备军也不多,负责维持治安的主要是靠本地豪族的私曲武装。

现在已经火烧眉毛了,官军私军统统无所谓,只要有战斗力就行,所有人赶紧到渭南来集合,马上要打仗了。

结果等宇文泰到了渭南,发现只有他的侄子宇文导带着长安城中的禁军等在这里,其他各州别说人了,连个鬼都没过来。

宇文泰快疯了,关键时刻你们划水怠工,这不是卖我么?再晚几天你们也不用来找我报到了,直接去迎接高欢多好。

但现在着急生气也没用,他还是只能靠自己手里这不到一万人来应对危局。

这时,东魏大军已经渡过洛水,驻扎在许原西侧,距离长安只有一百多里。

高欢像一个装备精良的猎手,在激动又焦急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渭南的西魏大营之中,宇文泰和帐下的将领们也在紧张地商讨如何应对这次躲不过去的生死之战。

宇文泰首先发言道:“高欢部队的人数虽多,但他们一路上越山度河,深入关中腹地,现在正是脆弱的时候。咱们是主场作战,又是以逸待劳,优势非常明显。我决定趁这个机会去干他,不知诸位有啥意见和建议没有?”

众将很崩溃。一万打二十万,对方统帅还是高欢本人,真当咱们各个都是神仙啊。就算你说得有理,但那些优势在绝对的人数差距面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好不好?

大家纷纷劝宇文泰别冲动,要不咱们再等等,万一高欢走着走着分兵了呢?咱们集中兵力去对付他的某个分支部队还是有点儿希望的,直接找高欢的主力硬碰硬实在太冒险了。

宇文泰很无语,心说我这帮兄弟们一个个冲锋陷阵很厉害,怎么制定战术的时候都这么死板?他们估计光记得我上次偷袭窦泰的时候多顺利了,但现在跟那时候形势一样么?高欢这次深入关中这么远都没有分兵,摆明了就是要自己亲自上啊。再说了,高欢是什么人,你们打算用同一套战术对付他两次是不是有点太小瞧他了?

看来在打仗这件事上没办法搞民主,还是我自己决定吧。

于是宇文泰对众将道:“大家不要再有侥幸心理了,我们身后就是长安城,现在已经是退无可退的境地。况且高欢还没过来,关西各州就已经有墙头草的趋势,如果高欢真的再往西到了咸阳附近,搞不好这帮人就要箪食壶浆迎接王师了。如今敌人劳师远征,人马疲敝,是我们取胜的最好时机,大家在弘农也休整了将近两个月,该开始干活了。现在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望诸位不要迟疑,跟着我打就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