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局终解

《三千局终解》

第2章安宁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马蹄声清脆。

初秋时分,带着些凉意的风肆意奔走着,带着一阵阵果实成熟时的味道。

严罗从小到大都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东延县原本就在九天郡东北,通天彻地大阵启动的时候并没更改东延县,所以这里仍旧是老样子。

东延县,罗家村。

这村子跟路天的路家村类似,村中人大多都姓罗,唯有严罗家和他大伯家是严姓。

说来也怪,严罗家里和他大伯家里,就只有他这一个男丁,原本两家的大人都是不愿意让他去战场的,生怕老严家就这么断了香火。可是严罗当时觉得自己出去经历一番也好,于是便报名去了御兽关。

严罗穿着太阳部制式盔甲,骑着马赶回了罗家村。

九天的村子大约也是类似的样子,村口一棵大树,树下搭着些光滑的石头。

严罗轻轻拉住缰绳,那黑马停下了脚步。

站在老柳树下面,严罗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

之前因为山匪而担忧着村子里的事,所以才借来了马匹。一路狂奔回来,见到村子还是这么一副安静祥和的老样子,严罗自然放心下来。

牵着马往里走,严罗看着熟悉的人家,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些。

直到穿过大半个村子,他停在了一处大院落。

院落外是古旧的木栅栏,两座老木门紧紧挨着,中间也有条木栅栏歪歪扭扭的拦着,似乎把大院子里的一家人分成了两家。

这里就是严罗的家,也是严罗大伯的家。

两家人本就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只是村里人为了为给严罗担负起和大伯多分些田地,这才想着将一座大院子就这么简单的用些木栅栏,藤条什么的分开,也就算作两家了。

两家人,自然是能多开垦出些土地的。

严罗推开左侧的木门,老木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

这时候已经快要黄昏,村里人大概是收到了县里的消息,都紧闭着门户,免得山匪作乱。

严罗把马拴在院子里,走到那熟悉的门口。

“娘,我回来了。”严罗轻轻推门进去。

屋子里原本虎视眈眈是数人听到严罗的声音,看到熟悉的身影,一瞬间放松下来。

“爹,娘,大伯,大娘,小妹,巧巧。”严罗笑着跟每个家人打招呼,不知不觉间,两条泪痕已然清晰的挂在他风尘仆仆的脸上。

一阵丁零当啷的声音掀起。

严罗看着掉在地上的菜刀,锄头,剪刀耙子等家当,一时间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放心吧,今天上午已经将他们全部剿灭了。都已经送回县里了。”严罗自然知道家里人在防备些什么,心里暗叹这帮山匪真是遗祸不浅。

“孩子。”听到严罗的话,他母亲这才冲过去紧紧抱着他。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严罗的父亲和大伯都微笑着自语。

缓过一阵,严罗安慰了自己母亲一番,便询问起村里如今的状况来。

“今年的麦子和玉米都还没到收割的时候,所以那些山匪倒也不来,他们也就是些不愿去战场的怂包蛋,就会欺负村里人。”严罗父亲一脸愤怒的说着。

“可不是,村长就因为多说了一句,就被那个为首的山匪打的半年缓不过来。真是畜生。”严罗大伯说道。

“如今村里还是老村长主事吗?”严罗问道。

“没错,前些日子,县里的大人送来一份草药,村长吃了之后也就好了,听说是有要紧的事,所以还得请他出来主事。”严罗大伯说道。

“原来你们还没接到消息。”严罗恍然,怪不得没有提前收麦子,原来还没有收到消息。

“父亲,大伯,如果现在就收割庄稼,你们会怎么想?”严罗问道。

“现在?”严罗大伯一惊。

此时庄稼还未成熟,强行收割不仅不能保存,恐怕县里赋司的大人那边也交代不过去的。

“现在,越冬的准备倒是已经做好了,只是提前收割,赋司那边不好交代。”严罗的父亲说道。

严罗去御兽关参军,九天军司是会发津贴的,严罗自己又没法用,所以就直接让人送回家里来了。老严家最近一年半,过的倒是还算不错的。

“这样,我先去村长家里问问。你们也准备着收割粮食吧。”严罗起身,认真的对两位长辈说道。

严罗的父亲和大伯虽然很不解,但是严罗毕竟是带着军队的任务回来的,郡王和大将军自然是不会错的。

罗家村,村长家。

“老村长。”严罗敲门。

“咦,严罗哥哥?”长相清秀的女子推门出来,看到严罗有些惊讶。

“玲儿?你没去九天的学堂?”严罗一脸诧异。

罗玲玲,罗家村村长的女儿。

“今天修课,原本想着回来看看父亲,没想到县里让大家闭门不出。说是要剿灭山匪,怕波及附近村子的百姓。”罗玲玲说道。

“事情办完了。你父亲在吗?”严罗一笑,轻声问道。

“父亲他在同县里的大人通话。”罗玲玲指了指房子里的老人。

严罗点点头,就在外面等着。

他对这位老人是很敬重的,老村长一直都很照顾他们家,就连分开院子开垦土地的法子,都是老村长当初想出来的。

严罗自不愿打扰他。

一刻钟后。

“严罗将军。”老村长笑着出来,冲严罗拱拱手。

“老村长,你这是?”严罗被他吓一跳,连忙上前将老人扶起来。

“哈哈哈,严家小子,你如今出息了,县里的大人都喊你大人了。而且一回来就解决掉了山匪。真是了不起。”老村长身体看着挺硬朗,全然不似收过重伤的模样。

严罗笑笑,有些羞怯。

“县里的大人传讯过来,将许多事情都讲的清清楚楚了。所以村子里现在就交给你安排了。”老村长笑道。

“我安排?”严罗一愣,这都哪跟哪?

“县里的大人说,一起都听军司的严罗大人安排。”老村长也疑惑了。

严罗一脸苦笑,神色有些怪异。

“我原本想着过来问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想到变成我来安排了。县里的人到底讲清楚没有。”严罗摇摇头,有些苦恼。

“不是收粮迁移的事吗?”老村长问道。

“没错。”严罗点点头。

“县里也说了赋司的命令,我们照做就是了,赋司负责今年的所有赋税,所以我们收上来的粮食都留着自己吃。而今山匪已经被你剿灭了,已经可以直接通知村里人,现在开始收割粮食。等着迁移了。”老村长说道。

严罗一听,咧嘴笑了,这就没有需要他来安排的事。

“劳烦老村长了。”严罗拱拱手,神色缓和下来。

老村长原以为还有什么特别的安排来着,原来就是县里这点事。

“严罗,我们为何要迁移呢?迁移去何处?”老村长问道。

严罗扶着老人家慢慢的走在村里的大路上,对老人家的这个问题有些不好回答。

“实话说,其实是大概是因为御兽关要守不住了吧。”严罗说道。

“各郡的支援不都到了吗?这都守不住?”老人身躯有些颤抖,不安的问道。

“我离开关城的时候,许多不朽已经降临。各郡的普通军团几乎都已经撤离了。留下的都是实力强大的特殊军团,和一群不朽大人们。”严罗说道。

其实他知道的也不多,这消息还是从唐焰的亲兵那边听来的。

罗家村这样的小村落里,显然是不懂什么不朽大人,特殊军团的。即便村长但是见识比较广些,可也听的费劲。

既然听不懂,干脆就不去理会它。

百姓只需要听郡王安排就好。种好粮食,填饱肚子,其它的事情会有人操心的。

当!

沉重厚实的钟声响起。

罗家村里有个有趣的习惯,一般召集村民,都是清脆些的声响,遇到紧急的事情,便会敲出这等沉闷厚实的声响了。

一刻钟后,全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来到了村中的大场子里。

“按县里的安排,大家准备提前收粮,尽快将各自的粮食收回来,家里的东西也都收拾好。咱们准备迁移了。”老村长站在稍微高出一些的地方,朗声说道。

村中人不解。

“村长,这时候收粮,赋司那边不好交代的。”一村民疑惑的说道。

“赋司那边,今年的赋税将由他们处理妥当。我们收回的粮食都留给自己。”老村长解释道。

“为啥要迁移啊,啥时候走?”一村妇问道。

“县里给的消息是越快越好,可是我们各家各户的粮食此时都还在地里。这样吧,我们便暂定七日,留七日时间来收粮,准备,如果一切顺利,七日后我们便听县里大人的命令,集体迁移。”老村长说道。

严罗皱眉,七日。

“老村长,七日,时间紧迫了些。那边还不至于崩溃的如此快,大可以多给大家些时日的。”严罗说道。

“放心,放心,我有数的。”老村长笑着说,“好了,都回去准备,明日开始收粮。”

村人散去,各自吵吵嚷嚷。

“我也先回去了,御兽关的情况,还请老村长莫要大肆传扬。”严罗拱拱手。

“我知道轻重。”老村长笑道。

严罗离去。

老村长看着他走远,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些苦涩来。

罗家村。严罗家。

“父亲,大伯,如今也知道县里的命令了,咱们明天开始收粮。”严罗坐在门槛上说道。

“好。”两人都点点头,赋司既然免了赋税。那他们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提前收就提前收,村里人,有手段将这些粮食保存下来。

天羽新历,九月初十。

御兽关停战。

天羽各郡都在抢收粮食,一个县一个县的大规模迁移。

九天算是除了西极八郡之外最先开始迁移的郡,不过这也才刚刚开始。

也不是所有县都像东延县那样,早早就得到消息的。

严罗今天起个大早,跟着父亲和大伯来到自家地里。

“你看,麦子还没熟透呢。真是可惜。”严罗大伯惋惜的说着。

如果不是这战争,想来村里人还是如往常一样安宁的活着吧。

那样的话,严罗或许还能去九天的大学堂考学。想必不会让他去御兽关当大头兵。

可惜,而今的人族,在唐焰等将军口中,便如滔天大浪里航行的小船,不知何时便会彻底倾覆。

所以这时候就开始做准备了。

严罗并不觉得这些麦子可惜,他只觉得,如果因为这些麦子使得家人丢了性命,那才是真正令人不愿看到的。

至少郡王和大将军是在竭力救护这一郡百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