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侯

《唐侯》

第74章的开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霍弘回到医院之后,继续打着“奉旨闭门思过”的名号宅在医院苟且。

政变后的第一天,即武德九年六月初五,冯立和谢叔方都自动出来负罪。

薛万彻躲起来以后,李世民多次让人明示他,于是他也出来了。

李世民感慨:“忠己所事,为义士”!因此而赦免了他们。

第三天,六月初七,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六月十二,李渊任命政变功臣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

尉迟恭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秦王府旧臣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太子洗马。

论及政变的功劳,以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为第一,分别赐绢一万匹。

还特别嘉奖了尉迟恭,慰劳他说:“爱卿对于国家来说有安定社稷的功劳。”于是把齐王府的金银布帛器物全部赏赐给了尉迟恭。

举止如常觐见李世民的魏征,本就为前者素来器重,一如历史发展,被引荐担任詹事主薄。

王珪和韦挺也从巂州被召回,两人和魏征一起都担任了谏议大夫。政变功臣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镇守洛阳。

之后,又陆续任命秦王府护军秦琼为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武候大将军。

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

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又以前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

前任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左虞候段志为骁卫将军。

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右武候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

至此,李世民派系的成员和支持李世民的官员控制了国家的要害部门和职位,完全掌握了大唐的军政大权。

九月初三,李渊颁布制书,将帝位传给太子李世民,自为太上皇,仍居于大内皇宫正殿——太极殿。李世民坚决推辞,李渊死活不许。

于是,传位制书的第二天,即武德九年八月初九,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并大赦天下,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皇帝生涯。

……

九月初八,晚。

下差归来的马周等人,直奔霍弘书房。

延福坊的侯府修葺一新已有三月,可霍弘依旧住在医院没搬。

有高额的俸禄与霍弘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后的几天,李建成与李元吉附庸人马的死亡与逃离,致使长安城房价猛跌,刘仁轨等人也趁机在长安城内置办了宅邸。

因为霍弘没搬,加上他们的宅邸刚翻修完成没多久,也就继续在医院暂住。

“侯爷,该去上差了!”刘仁轨每天晚上进入书房坐定第一句话,三个月来就没变过。

“不去!不去!我在闭门思过!”霍弘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一样。

马周没有日日重复同样的话劝解的耐心,“陛下今日登基,侯爷未曾前去参加大典,怕是恶了陛下,原天策府一系人马恐会对工部发难。”

刘仁轨接道:“宾王言之有理,自六月初,自我工部尚书黎国公因政变坐镇洛阳归来,迁为礼部尚书后,工部尚书一职至今空缺已有三月。

侯爷亦隐处医院,工部大小事宜皆为吾与宾王处理,朝堂之上争议满满,而今,陛下登基,尚书一职不久必有定论。侯爷,不可不防。”

霍弘搓着没毛的下巴说道:“你们说,我有没有可能升迁为尚书?”

甭说是马周与刘仁轨,就连高智周几人都忍不住频翻白眼,你怕是在想屁吃。

昔日秦王麾下的能臣繁多,朝中高位就那么几个,陛下给自己的心腹都不够分,哪有位子给你。

再说了,人家都有开国功勋傍身,你凭啥呀?

“好吧,明儿个去上差看看。”霍弘尴尬的吐了吐舌头,“让你们准备的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

“昨日制令颁布后,工部司大匠已开始分工炮制,最后合嵌之人皆受监督,日夜不得离开作坊半步。”刘仁轨颇为不满道。

霍弘摆了摆手说道:“事急从权!再者,给了他们足够优渥的待遇,享受这番待遇时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么简单的道理想必他们也明白。

屯田司荒地、耕牛等事统计的如何?”

马周回道:“额外附加高额津贴与物什奇效,工匠对侯爷是感恩戴德。至于荒田开垦,只要一声令下,屯田司首日便可开垦万亩田地。”

“也不知道陛下会不会给我这个机会?”霍弘望着房顶幽幽说道。

刘仁轨几人不知此言何意,不敢问出心中的猜测,陛下刚刚登基,定然会拿人立威,就是不知道会拿谁来开刀。这位爷,怕是又要头铁呀,可别撞刀口上。

翌日,清晨太阳还未初生,天际边缘就已生起条带般的红云,似乎是在叙说这个王朝步入了新的阶段,有了……新的开始!

霍弘打马先行,马周与刘仁轨迟三步于左右两侧,高智高八人并列末尾。

一行人骑马经过朱雀大街,引得无数人侧目,这个小阵营今日的面貌似乎不同凡响。

到了朱雀门前,除了霍弘以外,其他十人悉数下马等候城门开启的时刻。

而霍弘轻勒缰绳令爱驹原地战立,一点都没有将屁股挪下的意思。

朱雀门前相聚的百官纷纷摇头,猜测这小人儿不再龟缩,今日前来的寓意。

似房玄龄、杜如晦等部分人眼眸霎时间变得深沉起来,这家伙不会是要如曾经浪对太上皇一般奋不顾身、一往直前吧?

“陛下特令工部侍郎霍侯觐见参与朝会!”

城门大开,李世民的贴身太监,新任皇宫内侍总管的宗朋越过前面的房玄龄等宰辅重臣,走近笑道。

霍弘微微颔首,将马匹交给上前至自己右侧的刘仁轨,迈步跟上去参加朝会的宰辅尚书等人。

不得不说,李渊整的特别特别骚,自个任命自个为太上皇,还霸占了太极宫不挪窝。

可怜我们的千古一帝李二屈居东宫,作为大小朝会的场所。

平日简单的小朝会,参加的人还真不少,齐集此时在京城的所有高品阶文武官员。

“霍卿!可有本要奏?”众人见礼落座后,李世民直接开口问道。

“我……臣……有本奏!”尼玛这还把人给整不会了,霍弘起身拱手说道:“工部尚书一职自黎国公迁任至今空缺,时有公务工部不知如何处理,恐误国事,请陛下尽快任尚书总领工部官员。”

“马蹄铁已普及我大唐各路大军,工部近半年来政务处置十分娴熟,上下官吏皆才干出众,众卿以为,何人可领工部?”李世民心头忽然有点不妙的感觉,这小子今儿个不会让朕下不来台吧。

“陛下,臣以为霍侯可领工部!黎国公迁任三月以来,工部一应政务无丝毫疏漏,可见霍侯理政之才。

另行任命他人,工部官员一时难与新任尚书协理公务,定有国事贻误哇。”萧瑀不甘寂寞道。

霍弘回敬了一个欣喜若狂的笑容。

老匹夫!

居然拿小爷举荐的马周等十人皆仕工部说事,为了报复仇怨,真是不遗余力、一击即中。

这话多敞亮,陛下你不让人霍弘出任尚书,再任命一个,人家要是不配合,想要架空特轻松,还是让人干吧。

或者把马周等人调离其他各部,亦或是派往各州、县为官也行。

李世民平静道:“霍爱卿可愿领工部?”

“陛下,臣愿领!臣还有本要奏!”霍弘连忙拱手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