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天地立心

《明朝:为天地立心》

第24章不速之客三人来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刘基先以「象」取后天卦,麻雀为鸟,巽之象为鸟,亦即上卦为巽(风),马鸣为马,乾之象为龙、为马,下卦为乾(天),得风天小畜卦。

但若以「数」取先天卦,六只麻雀,数六为坎(水),为上卦;一声马鸣,数一为乾(天),为下卦,则是水天需卦。

正要以时辰地支取变爻,远远瞥见即将消失在村边的六人(道衍与村民一行六人),立马消失,或许这一「惊」鸣的征象,不适用时辰,改取六人之数,即变爻为六。

后天以「象」取的上卦本为巽,三爻由下往上为阴阳阳,最上爻为阳、为九,上九阳爻转阴(六),成上六,为坎(水)卦,风(巽)变为水(坎),风天小畜转成水天需卦。

和先天以「数」取的水天需卦相同,亦即,便是早上才刚测过的需卦。

后天卦看变爻后之卦的爻意、先天卦看原本之卦的爻意,两者皆是需卦,上六。

爻辞: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刘基心中释然,是出山的时机到了。

原来刘基略微推演,巽方位东南,上九动爻阳(九)转阴(六)为上六,上卦由巽转为坎,坎为北方,与巽(东南方)对应约为北西北方;下卦皆是乾,方位西北,不速之客应该从西北方而来,西北方是处州的方向。

而爻辞:「敬之终吉」,是处州城来的客人,不能怠慢的客人。

因「这一惊鸣」之故,而未按时辰之数取变爻,且不速之客隐含「未请」、「意外」,既然意外,此事想必会应在当前。

刘基喊大儿子来,说:「琏儿,你去西北边的村外,带三个客人进来,我在客厅等他们。」刘琏应声去了。

西北边方位、村子往处州城的大路上,正有三个人骑马在附近徘徊,原来是朱元璋、胡大海与一个年轻的剑客。

更早些日子,胡大海已要王恺送请帖过来,王恺也托予地方父老送来,地方人士因与村民熟悉,所以请帖已送到,王恺也打听到刘基住的山村位置。

而朱元璋收到消息后,为表现诚意,藉私访处州军情期间,与胡大海以及自己的贴身侍卫,三人前来拜访刘基。谁知,虽有位置图,却找不到路进村,正在外头徘徊。

三人远远见到一个小童跑来,胡大海已等不及大喊道:江南小说网,见那小童接近些说:

「可知刘基、刘伯温先生住哪里?」

此小童正是刘琏,大声回道:「刘基正是家父,父亲知道有三位客人来,特要小子来请客人。」说完,即作势请三人随行。

朱元璋脸露诧异还未说话,胡大海已忍不住道:「这个刘伯温倒是厉害!知道主公与我们三个人要来。」

刘基此时在客厅中,思考着爻辞:「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爻辞原意是,遇到盗匪躲入草丛、洞穴中,不速之客三人来,客气恭敬些,他们会带领(逃)出去,所以最终吉利。

〈象〉:「虽不当位,未大失也。」原意上六为六爻最上面的位置,最是尊贵,却是阴爻所居,所以「不当位」,但六为偶数属阴、为柔顺,既「敬之」最终「未大失也」。

不过刘基取卦时,马鸣一声鸟惊散,心想村子里那只托运办事的老马,什么时候叫声这么急促有力了!

嗯?马之象为「乾」,乾的另一表征为「君」、为「父」、为老者长者,老夫年已半百五十,这三人中会有比我大的老者?若不是老者?难道是君?

处州城,目前为朱元璋所属,莫非是朱元璋亲自来了?

张三丰与冷兄要我出山辅佐朱元璋,朱元璋未来可能是「君」是主公,〈象〉曰「虽不当位,未大失也。」主公亲自来请下属,所以「不当位」,但「未大失也」?

过了不久,刘琏已带着三人进村回家,三匹马绑在门外头。

刘基远远地看着刘琏领着三人过来,一个约莫四十(胡大海年约四十),一个约莫三十五(朱元璋年三十二)吧!一个更年轻铁定不到三十,都比自己年纪小,所以不是老者,是「君」。

看着三人到来,刘基也走到客厅门口,道:「贵客远来,刘某未及亲迎,尚请见谅!」

此时,胡大海略往前站些,居三人的右前方,朱元璋居中,年轻剑客则处于左后方,一副警戒状态。

刘基看在眼里,这前面的年纪大一些,外表黑面壮硕,与听闻攻下处州城的大将胡大海相似,居中的处变不惊,看来是主子之辈,后面年轻的应该是侍卫,刘基感觉由侍卫散出一股冷意袭来,略带着些微的杀气。

只见胡大海站前道:「请问阁下可是刘伯温先生?」

刘基回道:「老夫正是刘伯温,诸位贵客请进。」说完作势邀请三人入内。

朱元璋看着刘基,年纪稍大却身体健壮,且一脸正气,虽不是和蔼可亲的老人,但看来也不难相处,也回说:「请!」

胡大海和剑客一听,暂时放下疑虑,一起进入客厅。

刘基已先准备好座椅,对着朱元璋道:「阁下龙行虎步,视瞻不凡,应是统领一方的豪雄,想必是稳踞应天府的吴国公朱元璋?」

朱元璋诧异地看了刘基一眼,回道:「正是在下朱某,伯温先生高称了。」

此时朱元璋年仅三十初,正值青壮年,且势力还不大,虽已略具有王霸之气,但求贤若渴,愿屈身礼贤求教。

刘基道:「吴国公请上座。」

手往右方作势请坐,双方尚未有主从关系,只有宾主,刘基乃是主人,元朝一代系以右为尊贵,所以请朱元璋坐右方贵位。胡大海则坐左边客位,另一剑客却没坐下,而是站立朱元璋后方,刘基也不在意,自坐回主位。

此时胡大海刚坐下,一肚子纳闷有些忍不住,看了一下朱元璋,见朱元璋示意可说。

便道:「在下自报名号,是吴国公麾下行枢密院佥事胡大海,目前暂管着处州城。」

接着说:「此次与主公特来拜访伯温先生,应该是很临时」,停了一下,看着朱元璋,又说:「也算是很机密,怎么从刚才进村里到现在,先生一副像是早就知道的事?」

这也是朱元璋想知道的事,过去自己也常常未告知属下,就私访下属所辖城镇,观看所属管辖情况。

此次私访处州,虽不算是惊人之举,但决定拜访刘基,并未告知众人,确实算得上机密,一同随员来的小队,还在离村稍远的外头休憩,自己也只有贴身侍卫跟着。

这刘基却一副早就知道的样子,如同胡大海一样,让朱元璋纳闷不已。

刘基笑道:「事出有机,天显应象,端看对情势了解多少,有无掌握动象罢了。」

意思是说,不是例常发生的事件,大多有天象因应而生,易卦可随之而出,越大的事显像越明显,在于有无灵犀一闪,有无能力去解析,这显现而出的应象而已。

一般人听了鸟啼、马鸣,也就是啼声、鸣声,吵杂一些罢了,谁会灵犀一闪的,去探究会发生什么事,大多数也没能力去探究,尤其是对这几个武人而言,多说了也无益。

接着便说:「观看吴国公龙行虎步,而老夫身处处州辖下之青田县,正为吴国公所领辖之地,非吴国公尚且有谁!」

胡大海对前面什么天显应象的,确实听不懂,但对刘基后面的话,听了想想也有道理。

只不过,为什么知道会有三个客人来?

胡大海心里却又想着,会不会仅是刚才那小子看到了三个人,所以说有三个客人,并不是刘基预先知道?想着想着,让原本自己一句话正要问出口,又吞了回去。

虽然刘基大概已知朱元璋来意,但还是道:「不知吴国公来此山村寒舍,有何见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