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天地立心

《明朝:为天地立心》

第36章龙湾大战五翼军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应天府衙

闰五月甲子(1360/6/22),未时

朱元璋早已端坐主位上,看着陆续进来的众位将领,以及后勤官员。

李善长看了一下道:「该来的都到齐了。」

朱元璋道:「这几日夜里,诸位防备辛苦了。」

停了一下,又道:「然而,陈友谅军经过几日来的休整,反而军势强悍;而且,可能认为我方经过几日之后,防备将会松懈。」

看了看众人,接着说:「据探查回报,预料今夜里将会夜袭建康城。」

「四位将军,先前要你们调度整备的五翼军,都好了吗?」

邵荣回说:「都已整备好。」

朱元璋道:「邵(行枢密院)同知辛苦了。」

接着说:「建康城西临大江、东靠玄武湖、钟山,北面有石灰(幕府)山、南边则有牛首山、将军山,但城墙尚不完整。汉军既然可能由西南方大江上游来夜袭,现在我有一计,可以瓮中抓鳖。」

「杨璟,你驻兵大胜港,张德胜、朱虎,你们帅舟师停泊于龙湾上游处,秦淮河口附近,偃旗息鼓待命。若汉军准备偷袭,见此处有驻军及舟师,则必再往北寻找可停靠地方,而石灰山脉沿江绵延,不利大军下船,舟师要停泊,则将在龙湾附近。」

「冯国胜,你率领一万的五翼军埋伏于石灰山北麓;常遇春,你率一万人伏于南侧,邵同知,你率一万人埋伏卢龙山(狮子山)西麓;徐达,领一万军驻扎卢龙山南边的城门(金川门)外,其余军队随我驻守卢龙山。」

李善长道:「主公这是包夹之阵,果然是瓮中抓鳖之计。」

朱元璋道:「但要引君入瓮,各军必定要偃旗息鼓,不得打草惊蛇。」

「各位将军看见我在卢龙山山右举起赤旗,表示汉军已经开始下船,此时便拔栅整军。山左举起黄旗时,四路大军击鼓全面进攻,各位将军必定要静候命令指挥,不得轻举妄动,坏了我的大计。」

常遇春问道:「主公,等汉军开始下船,才要拔栅整军,这样怎么出其不意的打他个措手不及?」

朱元璋笑道:「汉军为了要偷袭,半夜即已整军出发,待要决定下船时已近清晨,下船整军后已近午时,此时疲劳饥饿,而我军以逸待劳、军势正起,岂能不胜;况且要瓮中抓鳖,就要抓整只,不待汉军整个下船,怎么抓整只的鳖!」

常遇春回道:「主公这样说甚是有道理,我埋伏于石灰山南侧,意思是要我打先锋,直冲陈友谅大军,好!这个先锋我常遇春就当仁不让了。」

朱元璋道:「嗯!这次就靠你给陈友谅的汉军当头棒喝。」

………

乙丑(闰五月初十,6/23),寅时

半夜里,汉朝舟师大军东下,陈友谅坐于混江龙大舰上。

太尉张定边回报:「陛下,据探舟小兵回报,大胜港有驻军,在江边巡逻。」

陈友谅道:「康茂才约我江东桥会合后,里应外合,这上游江岸有驻军也是正常。」

丞相张必先道:「那康茂才可信吗?」

陈友谅道:「据说他当初也是被逼降的,是有可能背叛那瘌痢头,不过可信不可信也无妨,今日我大军压境,以众击寡,还怕他不成。」

张定边道:「敌我兵力悬殊,不怕他对抗,怕他已有准备,以逸待劳。」

陈友谅道:「据探马回报,建康城内兵力仅五、六万人,我二十万大军压也压死他。」

陈友仁道:「陛下所言甚是,不过若康茂才真的叛离,能里应外合是最好。」

张定边也道:「探舟已前去江东桥,呼应康茂才,不久便可知道是真是假。」又过半个时辰,探舟回报:「呼应老康暗号并无人相应。」

陈友仁问道:「这老康是假背叛?还是被盯住?时辰已到竟不回应?」

张必先道:「陛下,臣认为这老康不能信,应该是反间计。」

陈友谅道:「就算是反间计也无妨,定边,派人去探探那癞痢头的部队动向,他们大军有没有准备?」

张定边道:「回陛下,除先前大胜港有驻军外,秦淮河口附近有舟师驻扎,不过大多在休息中,有些巡江小舟巡逻,并未严阵以待,但此处已有舟师,不适合大军登岸。」

陈友谅道:「派出探舟,看哪里适合大军上岸。」

张定边回道:「是,陛下」又过半个时辰,探舟回报:「往北约三、四十里处的龙湾,适合大船停靠,目前该处没有驻军。」

陈友谅道:「五王,你先率千舟前往龙湾,遣万人登岸立栅,余大军随后跟上。」

张必先道:「陛下,臣觉得朱元璋军过于安静,可能已有准备。」

陈友仁道:「必先,你太过担心了,癞痢头军队每天战战兢兢,怕我们夜袭打来,这五天过去,大概也有所松懈,何况上游处的大胜港有驻军,也有巡江小舟戒备,也不算过于安静。」

陈友谅也道:「我们大军既然开拔过来,难道还原军退回,就算有准备,二十万大军对五、六万军队,还怕什么!」

陈友仁又道:「陛下,我这就领先锋舟师,先去龙湾下船立栅,等大军来到。」

陈友谅道:「好!你快去,定边,你也去通知大军,速往龙湾集结,停靠下船。」

两人回道:「是。」

刘基摆布的第一战:龙湾大战,即将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