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天地立心

《明朝:为天地立心》

第66章鄱阳湖大战无可回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应天府

朱文正自四月二十七日起坚守洪都一个多月后,仍未见援军到来;六月初,便派千户张子明夜里乘小舟从水关暗道闯出,越石头口,昼伏夜出、乔装改扮,用了半个月时间,很不容易地终于到达了建康城。

朱元璋在大厅上,看着冒死从洪都城逃出,前来求救的千户张子明。

问道:「汉军兵势何如?」

张子明回道:「陈友谅率领舟师突然攻来,满江满湖的大小舰船,路上听说有…有…六十万人,不过在大都督领军奋力抵御下,汉军已死不少。而自四月二十七日自今,大都督与众将士们浴血奋战,还请主公能尽快派兵救援。」

朱元璋早就听闻陈友谅率大军进攻洪都,没想到是六十万的数目!

虽然大体上应该是浮夸的数目,朱元璋心里也是担心啊!

便道:「你且先回去,向大都督说,一定要再坚守,一月内我将亲自率兵救援。」

张子明听了后,先是面色惨白,现在都六月中了,弟兄们已经艰苦守快两个月,心想,还要再守一个月!这守得住吗?

另外,要我先回去报告,不是跟着大军回去救援,洪都已被团团包围,好不容易趁机逃出求救,还回得去吗?进得了城吗?

看着朱元璋观望的眼神,心想这是在考验我吗?

好吧!为了拚死作战的弟兄们!为了大都督亲自耳提面命的托付,就算我死,一定也要把消息带回去,一股义气与冲劲急涌上来!

便回道:「是!主公,属下必定回到洪都城,向大都督报告,坚守城池至主公大军来救援,属下这就出发。」

朱元璋其实也正在烦恼,看这个千户竟然这么地毅然决然。

也大声道:「好!有千户如你,还怕不胜。」目送着张子明离去。

李善长在旁,看着张子明决然地离去,道:「若是有六十万大军包围,只怕他就算回到洪都,也进不了城。」

朱元璋觉得有理,便道:「他若能达成交代,就算牺牲了,我也会给他追封抚恤家属。」

接着对在旁的胡惟庸道:「青田那边有消息了吗?」

胡惟庸道:「处州的都事已派车去接先生回建康,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朱元璋道:「那就好!对了,你追上那千户,多给他些盘缠。」胡惟庸应声去了。

李善长道:「刘基守丧才一年多,就要他出来,是不太对得住,不过正处战乱时期,这也是没办法啊!」

朱元璋便是在烦恼此事,救援安丰的小明王是今年二、三月的事,陈友谅四月底率领大军攻打洪都,现在六月都过半,已经快两个月了,自己怎会不知道,早就收到消息。

龙湾大战当时有刘基坐镇协助,才得以大获全胜;否则,与陈友谅所属的精锐五行军对决,要不是「时机」掌握得宜,胜败还当真难说,说不得整锅被揣了。

年初二月时,刘基建议不要去安丰救援,听了李善长等人意见,去了反留下个麻烦,小明王未来还真不知道如何处置。

朱元璋经过多年来的征战,早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对于大局、大战略,也比较清楚、比较能掌握。

据闻陈友谅集结「大军」进攻,但六十万的数目?几乎是空国而出!

此等对战,已不只是两军间「攻城掠地的交战」,而是两「大阵营级别的对决」。

随便派个大将,率几万人去救援,不过是去骚扰,甚至是去送死;但自己当主帅,就这样率领几十万大军前去,这?心理不靠谱啊!

还是等伯温先生回来,计量计量,才是正办。

于是便道:「李参政,此事确实对不住先生,你去拟一下文诰,我要追封他母亲。」

李善长心想,主公先前被小明王一下子给追封了祖上三代,现在也对「追封」这招用起劲了。

自己打听过刘基此人不为利,俸禄确实比自己少很多;不过,人就算不为「利」,但总是会想要些「名」的。

便回道:「是!主公。」

………

夜里

夜宿在驿站的刘基,走到外头来,看着天空的繁星,斗宿明亮有光,轸宿闪烁耀眼。

刘基心想,两星所显应的,即是身处建康的朱元璋,以及人在洪都的陈友谅,运势都还不错,这次两阵营的对决,胜负难料啊!

突然心念一动,也为此次卜筮一卦吧!

此次虽不像三年多前,是为了卜筮一生志向的谕示,但也是重大事件,不宜用观梅数占断,也就是应急之时,占事所用的梅花易数,而是采用较严谨的大衍之数。

三年多前,当时刘基正气满怀,内心中正不偏,所以在「分二」时,虽然闭着眼睛,也不经意地差不多对分,所以三变后筮数大多为八。

此次前面几个筮数也是八,但最后一回合在「挂一」时,心中念起母亲,想到往建康将会有什么情况,而使「分二」时略有偏颇,得筮数为九,也就是此次卜筮有变爻,为上九。

原本下卦坤(地)卦、上卦艮(山)卦,得「山地」剥卦,但上九为变爻,转为上六,上卦艮卦也变为坤卦,原本是六十四卦的「山地剥」卦,转为六十四卦的「坤为地」卦。

刘基早对易经六十四卦娴熟,立即知道坤为地的上六爻辞为: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双龙在野外互斗相争不下,两败俱伤,流出的血混杂成玄黄色,或也有作是「泫潢」,也就是血流如注…。

刘基心里一惊,未来这一战,将是血染鄱阳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