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天地立心

《明朝:为天地立心》

第77章种因还果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翌日

朱元璋酒醒后,想起了昨晚的庆功会上,众将领们陆续来敬酒,大伙儿气氛欢乐!

也想起了常遇春所提婚事,希望自己的长子朱标,娶其女儿,酒醉下同意的婚事。

心想,这常遇春还真会找时机,趁宴席上一片喜气,趁我略有醉意时,提了这门婚事,还不是想趁早订了亲家,尤其是嫡长子的亲家,以后好处才多呢!

不过,这次陈友谅中「流矢」而亡,虽不是常遇春所杀,但暗知自己的心意,便快速来缴获「阇氏」,难怪要来邀赏。

而进一步想想,常遇春确实作战勇猛争先,屡屡立大功,况且甫开战时,还多亏他一箭射退了张定边,否则,这号称「蟒张」的猛将张定边,说不得还真抢杀到近身来了!

就算退一步想,目前看来虽然大局已渐明朗,只剩东边的张士诚,但自己终究仅是「吴国公」,连「王」都不是,未来如何发展,还会发生什么战况,都很难说。

常遇春此时便愿意将自己的掌上明珠,许配给自己的长子,也算是看好自己,提前下注。

况且,结了亲家,虽不必然如他所言「绝对效忠,至死不渝!」但至少动力十足。

若是我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也算他为自己的将来,为他自己子孙后代,为其长远的未来着想,先提前押注。

不论如何,总是得了一员猛将,且是「忠心耿耿」的猛将啊!

早上酒醒来、清醒后,朱元璋对昨晚发生的事,前前后后,再仔细地想想,这门亲事虽然来得莫名,但看来结果总是好的。

对了,说不定自己的几个幼年子女,也趁机联姻一番,未来更进一步地攻取天下,还怕少了「誓死效忠,至死不渝」的忠臣、猛将吗!

徐达去年也生了个女儿,李善长有两个儿子…。

嗯!回去跟我那贤内助马氏商量商量,这事由她来出面做主更好。

现在的正事,是怎么处理阇氏啊!

还好,那个死的好的陈友谅,没将阇氏册封为皇后,若是已成为「皇后」,再纳为自己的妾室,就乱七八糟说不过去了。

不过,毕竟也是伪「汉朝」的贵妃,要想个说词才好,这要怎么个说法呢?

找将领、武人,铁定想不通!嗯!找胡惟庸,这小子常有鬼点子,应该会有好办法。

便召见胡惟庸到内室,商议商议事宜。

………

朱元璋道:「惟庸,纳降整编处理得如何了?」

胡惟庸道:「此事李参政都处理得很好,汇整好会向主公您回报,属下仅是协助,略尽棉薄而已。」

朱元璋道:「嗯!很好!军务方面,李参政确实饶有经验,应该可以处理妥善。」

又道:「常大将军前日上缴的战利品,目前处置如何了?」

胡惟庸心细精明,一听,主公问的原来是常大将军上缴的「战利品」,不是整个汉军投降后的整编事宜。常大将军上缴的那批战利品,先前就已奉主公之命,另行处置。

胡惟庸心里先转了一圈,此批战利品有巨舰一艘,大船五艘,小船、附舟若干,人员有尚书、同知…等,已处理上报李参政,仅剩最后的,后宫妃嫔、舞伎、歌伎若干人…,胡惟庸一想便已明白。

便回道:「回禀主公,与军务有关的人员及物资方面,李参政会请示主公后,一并汇整上报,目前比较麻烦,是伪汉帝陈友谅的后宫妃嫔等人员,还未处置。」

朱元璋道:「嗯!军务方面,我再与李参政商议,那你说,后宫人员如何处置呢?」

胡惟庸道:「属下认为,伪汉帝陈友谅召来的歌伎、舞伎,唱的是靡靡之音,跳的是魅惑之舞,不适宜留下,属下建议主公,将之遣送回民间从良,除宣示主公的不杀之仁,也可藉此彰显主公端正民俗之意。」

朱元璋回道:「嗯!很好,你这建议很好,确实要借机端正民间风俗。」

胡惟庸又道:「至于妃嫔仅有一人,是伪汉帝陈友谅的贵妃阇氏,此妃久居深宫,毫无谋生能力,遣送民间等同赐死。然而阇氏身为贵妃,若赠与某将领或功臣,则未获赠的将领或功臣,可能内心有疑虑,或可能心怀忌妒,让原本的好事变为坏事。」

接着道:「属下建议,不如主公暂且纳为妾室,先让此久居深宫、养尊处优的贵妃,懂得如何自理生活后,再行处置。一来可避免落人为求虚名,实则杀人之口舌,一来也可避免功臣们互相猜忌,不知主公认为属下建议之法,是否可行?」

胡惟庸早已知道,朱元璋虽未明白显示出对阇氏的喜好,但曾经已多次的旁敲侧击,多方打听。如今,特别为此事召见,想必是想纳为小妾,又想找个理由。

朱元璋听了后,道:「嗯!你的提议很适切,也很有道理,很好!」

又道:「你找李参政先知会此事,我再请他处置。对了,特别提醒,不是我朱元璋抢人贵妃,理由要特别说清楚、讲明白,知道吗。」

胡惟庸忙回道:「是!主公的仁德之心,天下人皆知,属下一定会把原因说明清楚。」

心想,其实若主公已称「帝」,那就什么也不是问题,不过是多一个妃嫔罢了;问题是现在还仅是吴国公,公爵就已妾室众多,那还说什么端正风俗啊!

………

江州城

这日,朱元璋水师大军的后勤部队,依照命令进行战后补给,以及尸骸处理。

汉军陆续投降的降兵,早被分发到各阵营去,只是中书省都事认为,说不定汉军阵亡的将士们,可能有其认识的兵卒或队长等人,反正都是支援,调派时稍微区分而已。

而早期陈友谅的随身护卫青木二,原为陈友仁训练的木行军,属于早期汉军的降兵,便也被派去处理汉军的将士遗体。

城外,青木二望着五个已被搬至一旁的大型墓碑,墓碑上还刻着汉朝御林军将士墓,有木行青旗军、土行黄旗军…,五行军的阵亡将士墓碑。

碑后面则刻着被追封的人名,原本在军中百户长以上的人名。

青木二赫然看见自己的名字,还有与自己当年一起护卫陈友谅,五位同期弟兄的名字,已阵亡被追赠军阶的人…,不禁心里一阵悲伤,也心中痛苦。

这墓碑是由汉帝陈友谅,率御林军统领五王陈友仁、丞相张必先、太尉张定边,以及礼部、兵部等官员,于汉朝大义元年六月所立…。

原来,自己早已「阵亡」,四位兄弟也早已「阵亡」,早已被追赠进阶千户长…。

想起当初,在五通庙祭拜时,陛下是如何许下诺言?是如何对自己五个兄弟承诺?

这些年来,四弟的日子是怎么熬的?我们兄弟俩日子是怎么过的?悲苦地熬过一千多个日子,然而常听闻的却是,陛下您在汉阳、在武昌,妃嫔、歌妓,快活地享乐…。

这些年来,每每想起,当初的忠心,当初的诺言!到底是什么?

而如今,这墓碑、这五个大型墓碑,这些人名?又是什么意思?

是要表示,陛下记得我们这些下属们的忠心吗?

难道,真的是我们这些流落在外的降兵们,误会陛下、误会朝廷?

那我的「那一箭」,难道错了吗?

是不明义理?是私仇公报?是我冤枉陛下了吗?

又想起这些年来,陛下、朝廷不闻不问,是跟本没恩义?用后即丢?忘却承诺?

四弟(洪火四)的残,自己的悲…,青木二思绪混乱,恩义?忠心?凄凉?悲苦?

突然,青木二整个人血气暴冲、气血翻涌,面目胀红、思绪杂乱,突然癫狂起来。

大声叫喊:「是你们!是你们!都是你们,害死了弟兄,害死了陛下…」说完挥刀乱砍。

监督工作的百户长,觉得此降卒不帮忙做事,一直在那搬翻墓碑,本就很不满。

一听「害死了弟兄,害死了陛下」,一看此人疯癫行径,心想降兵还是问题啊!

便挥刀一格一砍,当场格杀青木二。

更道:「各位投降的汉朝弟兄,不要还老想着那已死的「汉帝」,况且,连汉朝太子都被擒获,「汉朝」再撑也没多久了。既然已经投降,主公不会亏待各位云云…。」

然后便交待兵卒,将此「突然疯狂」之人,跟汉军战死的尸体,一并埋葬于此墓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