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天地立心

《明朝:为天地立心》

第93章攻吴三策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北方,元帝一蹋胡涂!朝廷一蹋胡涂!诸将一蹋胡涂!

奇皇后与皇太子两人,则是想着皇位,也想的一蹋胡涂!

反正是一蹋胡涂!

大局在哪里,在刘基心里、刘基谋略里,在朱元璋的调兵遣将里。

朱元璋花了两年,扫平伪汉朝残余势力,终于,可以「全心全意」地对待张士诚了。

这次,朱元璋真的是「全心全意」!

过去,朱元璋还要应付北边的察罕帖木儿,以及后来的扩廓帖木儿,大部分时间则要应付西边的汉朝的陈友谅。

仅剩小小一点时间应付你张士诚,听起来很不公平啊!

所以,从今以后,我朱元璋会全心全意地对待你张士诚。

先前,耿炳文帮朱元璋守长兴,守了十年,孤城血战,卒保无虞;汤和守常州,吴良守江阴,都守了十年,终始戒严,枕戈待旦。

明太祖实录里所谓地相互「气势联络」,俱为「东南屏障」云云。

当初,朱元璋就是听刘基策略,派遣淮西三个老将,死守着靠近张士诚领地的大城。

不过也不错,至少他们三人,不会在龙湾大战中战死,也不会在鄱阳湖大战中战死。

刘基先前便向朱元璋提出策略,先打下通州、泰州,切断了东吴军北上支持之路,接下来当然就是把江北领地一口一口吃掉,啃完后再全军向南包围。

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在扫平伪汉朝的湖广地区之余,便已命俞通海、廖永忠等,攻打通州、泰州,命冯国胜节制各军,攻打张士诚早期起义时的老巢高邮。

当时,扩廓为防止朱元璋军队趁机北上,也派其弟脱因帖木儿前往驻守济南。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派军陆续收纳湖广地区,空出手来后,便命大将军徐达、常遇春攻伐淮东、淮西。

四月,徐达派遣韩政、顾时攻打濠州城。

朱元璋攻打前就说:「濠州吾家乡,今为张士诚窃据,是吾有国而无家也!」

韩政、顾时两人,强攻濠州的水帘月城,又攻其西门;虽然,城中拒守甚坚,但韩政督兵更坚,不断地以云梯、炮石,四面并攻。

对张士诚而言,濠州并不是很重要的城池,所以驻防军、粮秣等,本来就不多;况且如此的打法,城中当然不能支,要守也守不住,守将李济只好派知州马麟出降。

至于诸将们为什么会这么的努力攻城,这是朱元璋的家乡啊!打下来功劳应该不小吧!

攻下濠州的战报传至建康,朱元璋很感慨地说道:「今日有国有家,遂我志也。」

既然张士诚江北领地已囊括,这肉少的骨头啃完,接着当然是最好吃最有肉的部分。

依照刘基的攻吴策略的三步骤:截断南北、吞并两淮,围困江南。

接下来,当然就是全心全意地「围困」平江城。

………

这日,朱元璋与刘基两人,看着由山河形势图抄录过来的地图。

张士诚虽失了江北、两淮之地,损失了几万兵马,但对张士诚而言,反而是失去了广大的淮东盐田,损失的财政收入较重要。

朱元璋还因为占有淮东之地,有了盐田之利,特别设置了「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所领的盐场凡二十九场。

地图上平江(苏州)城位处太湖之东,沿着太湖往西北逆方向看,有太湖东北的无锡,北边的江阴、常州,西北的宜兴,西边的长兴,南边的湖州。

另外平江东南的嘉兴,再往南则尚有杭州、绍兴等,大部分地区都还属于东吴领地,大江之南还在东吴管辖之内。

而围绕在太湖周遭的重要据点,朱元璋所占有的城池中,太湖之北的江阴有吴良、常州有汤和,西北的宜兴、长兴有耿炳文等人,都是长期驻守防卫着张士诚军。

刘基道:「张士诚经营平江已逾十年,说不上政通人和,但确实占据地利之便,且据说张士诚好招揽文人雅士,甚受文人吹捧、爱戴,百姓也信以为真,勉强也算占有人和优势,直取平江城,加上城坚池深、粮积盈仓,恐不是短期能够攻打下来。」

「目前除了平江城拥有重兵之外,其他地方则以湖州及无锡军势最强,再次为杭州及绍兴。而湖州守将张天骐、杭州守将潘原明,为张士诚的羽翼臂指,若是直取平江城,两人必定悉力前去赴援,难以取胜,事倍功半。」

接着说:「建议主上,不若先攻取湖州,剪其羽翼;由于湖州便与苏州隔着太湖相对,可对张士诚施加压力,反过来将使张士诚出平江之军来救援,届时可采取围湖(州)打援之计,使其疲于奔命。」

「另外,派兵由陆路攻占杭州,让张士诚南边的羽翼尽折,届时平江城势孤,就算再如何坚守,城破可待矣。」

朱元璋听了,赞道:「先生之策,甚合孤意,张士诚这只乌龟,龟缩很久了,平江城短期内确实不容易攻下,剪其羽翼,断其外援,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接下来便是朱元璋「全心全意」去对待张士诚了,如何地「全心全意」?

就是数其罪过,全面征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