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天地立心

《明朝:为天地立心》

第119章豪杰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征南方面,要说福将是谁?应推廖永忠莫属。

三路征南大军,杨璟由湖广一带南下,攻打广西,虽没有如陈友定这类闽虎,明显在地方做大的势力,但是大元朝的守将,都还忠心于大元,大多是坚守拒战,进展缓慢。

而胡廷美这路更颇为崎岖坎坷,从江西翻山越岭的辛苦先不说,一路地「征伐」攻打福建,也是遇到坚强抵抗,结果功劳反而被「后来」居上。

福州城,是汤和的海路这路攻下;陈友定最后的据点、延平城,是汤和军攻下;而此次征伐福建行省,最难搞的闽虎陈友定,也是汤和军所擒获。

而汤和的好运,则是从廖永忠被命为征南副将军,率水师入海追击方国珍开始,便真的一路「顺风顺水」。

方国珍「不敌」投降,福州仅一日就攻陷,延平也有内应作乱。

以致连朱元璋都认为,廖永忠的福气正旺啊!

洪武元年,二月初二、癸卯日

朱元璋便命平章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参政朱亮祖为副将军,由海道再取广东,太祖实录是这样写的。

上谕永忠等曰:「王者之师,顺天应人,以除暴乱。朕昔平定武昌,荆、湘诸郡望风款附。常遇春克赣州,南安、岭南数郡亦相继来归。此无他,师出以律,人心悦服故也。今两广之地远在南方,彼此割据,民困久矣。彼闻八闽不守,湖、湘已平,中心震慑。若先遣人宣布威德,以招徕之,必有归款迎降者。如其拒命,然后举兵,扼其险要,绝其声援。闻广东要地,惟在广州。广州既下,则循海诸郡可传檄而定。海南海北,以次招徕,留兵镇守。仍与平章杨璟合兵取广西。肃清南服,在此一举。」

史书上写得很清楚,朱元璋的作战程序,还是老套,便是征伐三部曲:

先檄文,招降;

若不降,猛打;

打不下,攻围。

而隶属江西行省下的广东分省,也有在地龙,那便是分省的左丞、何真。

廖永忠等率舟师自福州由海路取广东,大元左丞何真,降。

何真是广东本地的东莞人,长得一表人才,喜好书剑;只不过在大明朝的初创过程中,朱元璋平定两广还算顺利,所以不是明史与太祖实录的记载重点。

所以在这部中,仅是个小配角:若是以广东为主要背景的,还真的是可以当作一号人物的男主角。

早年就有相士看过何真后,直认为是「一方豪杰」,只不过是生在南方,自幼便地处于「边疆」,以致少了一股「逐鹿中原、平定天下」的气势,可惜啊!

大元至正初,何真当过河源县务副使,以及淡水场的管勾,后来朝廷失政,便如同刘基般,弃官归隐。元末盗起,何真也如刘基般,聚众保乡里。

不过广东这地方,不如处州,下层负责抓捕的元帅受贿严重,作乱的盗匪不抓,反抓聚众保乡里之人。

所以何真被逼急了,只好自己聚众抓盗匪,如察罕帖木儿一般,一路由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

其实何真的能力,堪比察罕帖木儿,只是远在南方,不是朝廷注意的重点,否则也将如察罕,一路升迁至中书省参政、平章,而不只是江西行省之下的广东分省右丞。

大元至正二十六年时,王成在地方作乱,何真檄文能够「擒获」王成者,给予钞十千。王成的奴仆知道这消息,便趁机绑缚王成,到何真处领赏。

何真这人说话算话,真的给予那奴仆钞十千。

不过,也当场命人准备大汤鼎煮热水,这下可吓死王成,心想自己不过作乱,需要被烹煮吗?

结果,何真是用来烹王成的奴仆,还对众人道:「奴叛主者,便当如此!」算是个说话算话,却又重义轻利的侠士,真的可以当的人物。

当然,如此这一番人物,面对朱元璋的征南将军廖永忠,是什么回应?

本来,何真聚众,就是为了保卫乡里,否则不会是去平乱,而是直接攻下官府了。

所以收到廖永忠的招降书,应对方式便是:投降。

不投降,难道招兵与军威正旺的大明军对干?

如此对抗,那要死多少人啊!会有多少家破人亡啊!

此种坚不投降、谋策对战,据地称王的做法,是一方「枭雄」所当为,而不是豪杰、侠士所当为。

廖永忠本来也是「道上」之人,诶!说错,算是「上道」之人。到了当然要揭大纛、开军门,敌人才知道要去哪里投降。

所以大明军到广东,何真便派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官印,并籍所部之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

廖永忠军抵东莞,何真真的率官属迎劳,广东一地,也顺利纳款并入大明朝的版图。

这廖永忠真是福将啊!不费一兵一卒,就收了广东了。

而朱元璋最喜欢这种,不费一兵一卒,不伤人民百姓,便自动投降的大元朝地方重臣,所以还特别赐诏给何真。

褒曰:「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绩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

这里的窦、李,指的是新朝的窦融(公元前16-62年),后来降于东汉光武帝,以及隋末的徐世绩(公元594-669年),后来降于唐朝,被唐高宗赐姓为「李」,后来又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改名为李绩,两人都曾经是据地一方的豪杰。

而何真奉诏入朝,朱元璋任命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由分省变行省,地位也变大了。

朱元璋因这事情,还特别说了一段话。

「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三: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知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

上也!当然说的是自己;下矣!说的便是自缢而亡的吴王张士诚,以及绑赴建康城砍头的闽虎陈友定。

而何真在朱元璋眼中,算是次也的「豪杰」,至少不是来跟我朱元璋争天下的豪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