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阁记

《流水阁记》

第四十二章:武夷山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回到客栈,萧轲将前厅和厨房仔细收拾了一番,刚忙完,秦宏辉带着十余人来到院中。一番引见后,萧轲才知道,为首那两人一个是秦宏辉父亲的旧搭档,叫李海石,另一个则是当年吉象镖局蔡总镖头的外孙,名唐志豪。他们合伙在湘西搞了个小镖局,这一次是应秦宏辉之遥,来为当年之事出份力。

看着手下七手八脚地在祥威镖局的箱子外面“乒铃乓啷”,李海石哈哈笑道:“小辉,你的法子不错。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张朝那厮贼着呢。”

秦宏辉道:“海石叔,你们就当它们是平常的镖物,只要把东西运进抚州城即可,我会提前去抚州做好安排,到时你和志豪哥就等着看好戏吧。”

唐志豪凑过来道:“大石,有宏辉在,怕啥。”

李海石道:“谁说我怕了,我是怕你们这些小兔崽子做事不够谨慎,打草惊蛇,我可等着看张朝那王八蛋扑街。”

唐志豪道:“哼,我现在就手痒了。那王八蛋害我外公受了这么多苦,我恨不得现在就去扒了他的皮。”

“快了”,秦宏辉眼看工作就要完成,向众人作了个揖,朗声道:“这次就辛苦诸位弟兄们了,事成之后,我们再好生喝他个三天三夜。”

萧轲和秦宏辉将众人送到客栈一里外的官道上,才折回。

两人一阵沉默后,秦宏辉忽然搂上萧轲的肩,贼兮兮地道:“老实交代,刚刚发生了什么,怎么那位美人儿那么大火气,我方才与她打招呼差点吃了一记马鞭。”

萧轲耸了耸肩,道:“我怎么知道。”

秦宏辉嘿嘿坏笑道:“果真?莫不是你小子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惹恼了人家。”

萧轲在秦宏辉手上弹了一记,没好气地道:“少胡扯!天快亮了,还是抓紧时间收尾吧。”

秦宏辉道:“你这人,脸皮真薄,这就脸红了。等下我从另一条路赶赴抚州,这一次分别,再见也不知何时何地了。”

萧轲道:“哈哈,你不是说要趁年轻闯下一番名堂吗?可能过不了多久,你就是闻名江湖的少年英豪了,到时我慕名拜访。”

秦宏辉道:“哎,萧少侠,可别这么说,老秦我也容易脸红。”

两人说笑中,回到了客栈,将刚才行动的痕迹逐一清理。

眼见东方见白,秦宏辉站起身来,对萧轲抱了一拳,笑道:“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你趁机眯会儿吧,明早估计还得应付他们一番。”

萧轲道:“路上小心,如果有用得着的地方,记得派人捎个信。”

秦宏辉道:“你这朋友,我果然没交错。”

送别秦宏辉后,萧轲回到自己的客房,卧床小憩了半个时辰后,便听到隔壁房传来喊叫声,接着其他镖师的房里也传了惊呼声。

那些失了镖的镖师们,发了疯似地将客栈里里外外翻了个遍,连萧轲的床底也没例外。他们先是抓着掌柜说是黑店,然后又怀疑房客中有贼人。众人扯闹中只好报了官,然而面对不翼而飞的镖物,捕快们也束手无策,搜寻盘问一番后,只得将萧轲等人放行。萧轲自始至终扮演着一个无辜受牵的租客,但走的时候给足了一锭银子,以作昨晚招待萧婉的酒饭钱和聊表歉意。

又连赶了数天的路,萧轲来到了武夷山地界,见此地风景秀丽,便放慢了脚程。他一路晃荡,走进了崇安县,优哉游哉地寻了个客栈,将那马交给店小二,然后把行囊放下,便外出闲逛去了。

因是圩日,县城有些热闹,街上的各式小吃、还有武夷山的鲜果特产,着实让萧轲饱餐了一顿。正当他想返回客栈时,察觉被人盯上了,而且对方的轻功仿佛还不错,心想自己并没有得罪哪一方势力,难道是幽鬼门的人……

萧轲不紧不慢地闲逛着,好几次在假装挑选小商品时想看一下对方的真面目,可跟踪之人很是警觉,总是将自己隐身与街上的行人之中。但萧轲知道,那个人一直都在,他不知对方目的,也不想打草惊蛇,看到前面有一间布庄,他顿时心生一计。走进去试了两套成衣,然后忽然对店家说肚子不舒服,希望可以借厕所一用。

那店家是个老者,见萧轲一副忠厚老实的模样,只好让伙计带着他去了后院。等到了后院,萧轲松开捂肚子的手,从怀着取出一小块碎银,笑嘻嘻地将钱塞入那伙计的手里,然后告知他不用上茅厕了,但有急事想借助后门出去。那伙计得了好处,也不管萧轲真急还是假急,带着萧轲转过一个小庭院,满脸高兴地将萧轲送出小巷。

萧轲发现自己来到另一条大街上,左右看了几眼,没有看见可疑人物,又走了几步,没再感应到有跟踪之人,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多绕了几圈,才回到客栈。

在打热水的时候,萧轲三言两句便和小二聊上了,闲聊了些家长里短后,他向小二打听了当地的江湖势力。得知因为武夷山上有莲花宫的缘故,附近一带并无大的个人势力,县里的武林中人也不多,有名的或多或少也与莲花宫有着关系。然后萧轲又问了下近来县里发生的大事与趣事,只是得到一些琐屑八卦后,他端着洗脚水回到了房中。

五月中的暑气已有些闷热,萧轲的双脚还在感受着水的温凉,那本《化书》则平躺在他的膝盖上,嘴里小声念叨着:“小人常有四镜:一名璧,一名珠,一名砥,一名盂。璧视者大,珠视者小,砥视者正,盂视者倒。观彼之器,察我之形,由是无大小、无长短、无妍丑、无美恶。所以知形气謟我,精魄贼我,奸臣贵我,礼乐尊我。是故心不得为之君心,王不得为之主。戒之如火,防之如虎。纯俭不可袭,清静不可侮,然后……”

忽然对面屋顶传来兵器打斗之声,只听一个男子说道:“姑娘,在下真不是坏人,方才纯属误会。”紧接着一个女子的声音响了起来,“淫道,在我们莲花宫的地方胆敢做那等恶事,哼!看来你是活得不耐烦了。”说话中,两人从对面房顶打到了院中。

那男子道:“江湖中谁不知道莲花宫的威名,在下这点微末道行,怎敢太岁头上动土。姑娘,在下是听到呼喊声,才进那个破屋的,可我进去的时候那女子已经遇害了,正想去追查凶手,姑娘就来了。”

那女子道:“还想狡辩,我也是听到求救声进去的,在外面可不曾看见你,而整个房间却只有你一人。别以为不还招,我就信你是好人,想蒙混过关,没那么容易,看招!”

那男子道:“在下也很纳闷,想必你我进去的时候,凶手还在。我猜要么那人轻功很厉害,听到我们的声响立马将那女子杀了,然后迅速逃离,要么屋子里另有密道。你让我回去细查一番,保证给你找出证据。”

那女子道:“证据?你是想寻机逃走吧,不怕跟你讲,我的同门姐妹就在附近,今晚你插翅难逃,识相的立马束手就擒,不然待会儿你会死得很难看。”

那男子叹道:“哎,我要真是凶手,在那破屋时,就全力拼杀了,何必跟你游斗几条街。”

那女子道:“那是你诡计多端,做贼心虚!”

听到此,萧轲被勾起了兴致,将《化书》放下,脚也没擦便向窗边走去。他轻轻推开半边窗子,往打斗处看去,只见一个绿衣少女舞着长剑在一个微胖的年轻道士身边游走着,剑招轻盈连绵,又处处蕴藏杀着,那胖道士也挥着长剑,但只是招架格挡,并无进招之意。

两人又攻守相持一阵后,那胖道士见绿衣少女始终不肯停手,用剑鞘划了两个剑圈抵住她的杀招后,忽然将内力运到剑鞘,猛喝一声,将少女击退几步,然后脚下一点,向房顶纵去。就在此时,房顶忽然现出两名绿衣女子,刷刷两剑封了他的去路。

见此情形,那胖道士不慌不乱,一个“燕子回坞”避开了前面的杀着,然后右脚在左脚上一点,凌空纵到斜对面的房顶。可胖道士刚站住身子,一个长相清丽的绿衣少女站在了他的面前,用灵动的大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院中那绿衣少女见状,立马喊道:“袁师姐,莫让此人离去,他是杀了人的采花贼。”

那胖道士闻言摇了摇头,环视一周后苦笑道:“袁姑娘对吧?在下跟你下面那位同门解释过好几次,我没有杀人,也不是什么采花贼。”

袁姓少女向下方那少女摆了摆手,然后对胖道士微笑道:“敢问阁下怎么称呼,云松真人是你什么人?”

那胖道士闻言一愣,随即肃容道:“正是家师,在下乌木,姑娘识得他老人家?”

袁姓少女笑道:“武当掌门谁人不知。阁下武功非凡,又是武当门下,想必不会做出那等伤天害理之事。但人心叵测,我梁师妹既然说阁下杀了人,为了查清事情真相,还请你暂留此地。”

乌木道:“在下本来也没打算离开,是这位梁姑娘不肯听在下的解释,这才想着回去找证据自辩。如果姑娘信得过在下,我们一起回去找真凶,可好?”

袁姓少女道:“如此甚好。”说完轻轻一跃,轻飘飘地来到院中。那两名出剑封了乌木去路的女子见状,也各自收剑下跃。

乌木将长剑放回背上,转身也回到院子,来到梁姓少女面前,微微点了点头,笑而不语。

梁姓少女瞪了乌木一眼,转头对一位二十来岁的长发美女道:“香姐,得亏你们来得及时,不然这淫道就跑了。”

那女子拧了拧梁姓少女的耳朵,笑道:“死丫头,一不留神就不见了,要不是收到急报,我们哪知道你在这边跟人打架……”

袁姓少女则轻轻咳了声,道:“丽华,不可胡说,你带路,我们去现场看一下。”

梁丽华嘟了下嘴,拉着那叫香姐的女子转身出了院子,乌木耸了耸肩也跟了上去,袁姓少女则和另一个少女紧随其后。

萧轲从看到那“香姐”正脸时,心中便已有些激动,虽然十年不见,但他还是很好地想起了那个渔村的小姐姐。等听了那梁丽华和她的对话后,他更是暗喜,心想:“缘分,还真是妙不可言啊。”看到莲花宫众人离去,他心中稍一思量,立马转身穿鞋拿剑,快步出了房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