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庸行道难

《浮庸行道难》

第21章年少乏才识陋檐现尴尬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喧闹的超市中,刘庸很卖力的工作,忙不过来的时候他就腾出手来帮冯涛他们补货,但这种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把人干疲,刘庸也不例外。

十月份,食品科招聘副科长,听说要内部招聘,刘庸踊跃报名,他心想着,盘算着也就食品饮料干副食生鲜熟食这几个和他同级别的课长一起竞争,信心大增。

面试那天,他心里想着怎么和店长说他好好干,怎么才能赢的最好的印象和成绩,但店长王峰第一个问题竟然问到了上次榴莲滞销的问题,之后就结束了面试。在王峰看来,刘庸只能打打杂下个力气,简单的水果课管好就不错了!上次多进了一批榴莲就让超市亏损了几千块钱。

刘庸知道没戏了!上次报货,他本来看那几天榴莲卖的快,就多进了几箱,谁知这进口榴莲就是在冷库也放不了多久,最后坏掉报了损。

可是,刘庸还是有些不服气,认为这件事根本不算什么大事情,生鲜水果本就损耗较大,他们水果课也一直利润出众,一定是店长王峰对自己有意见。

想到这里,他找到当时提拔他上去的现任食品科长杨定远。

杨定远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平时带个高度眼镜,文质彬彬,干起活来却雷厉风行,不像个文人。

“刘庸!你才干了多久?一年混个课长就不错了!还有,副科长那工作你现在根本就干不了!”杨定远听刘庸一说,拍了拍他的肩膀,像和自家兄弟说话一样,坦然直接。

见刘庸面上神色还不服气,杨定远接着说:“我说刘庸!我问你你今年才多大?”

刘庸有些怯场了,小声回答:“十八!”

“十八岁!没有学历,超市经验也就水果课的一年。你知道沾上科长以上的干部外部招聘的要求吗?”杨定远看着刘庸,问道。

刘庸思索一下,回道:“大概要本科以上学历吧!”

“对嘛!但学历只是一方面。这虽然是内部招聘,学历也会是个考量,往深了说,科长要懂财务、懂营销、懂管理、会做报表、会分析市场、还得知道整个超市的各个方面利润亏损,店长正儿八经就管个大局,我们几个科长可把活干完了!”他见刘庸锁起了眉头,不由笑着问:“你还觉得你能干吗?”

刘庸摇了摇头,杨定远这些话把他心中的自信彻底熄灭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一无所知。

杨定远又拍了拍他肩膀,说道:“不过别灰心,你还年轻,咱们这一行有时候不是看学历的,为什么举行内部招聘?公司也是为了提拔人才,真要干个几年这些你都会游刃有余,到时候就像你了解水果课一样,你会了解整个超市行业,到那时你不干领导也会想办法让你干!”

刘庸又树起信心,但有时候枯燥的工作会磨平人的意志,他常常在夜里想,水到渠成得干几年?多长时间才能干到科长?

他把目光停留在眼前的书架上,那里似乎还空着很大地方没有放书!

懂财务?他想了半天,脑海里对这种书一个概念也没有,真的是夏虫语冰,一窍不通,他忽然发现读了那么多书竟然一本关于钱的都没有!

刘庸打开手机,搜索起来,搜出了几本会计,经济学的书籍,他第二天又到书店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一本关于财务会计的书,经济学的书倒是在无人问津的角落看到几本,刘庸死马当作活马医,硬着头皮买了两本。若干年后,他才知道那些书在当时都是专业学科类书籍,一般的书店买不到,浮洲有一家自考书店才有卖。

这两本经济学的书籍,刘庸看了整整两个月,初次涉猎,脑海中如凭空修了栋房屋别墅,读懂了货币、劳动力、GDP,对于书中提到资本有些不明所以,甚至一度认为很多表述都是废话。

不过,他渐渐发现,就是这很少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这种书读起来感觉没什么,但学到的却远没有想象那般简单。

就拿简单的GDP来说,人们都知道是消费得来的,却不知道它是生产和消费都算,农民在家自己种菜生产,自己吃了就不算。书中举的一个例子让刘庸记忆深刻,“破窗效应”,说一个人把窗户砸烂了,他要给修窗户的人钱,修窗户的人要给卖玻璃的人钱,同时自己还要用多余的钱购买家用,如诺米骨牌一个接着一个。

本来,刘庸准备把自己的弱项一个个拿出来,希望在学习中尽快提升,可这两本书让刘庸有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你说白读了吧,感觉还很有用,你说没白读,财务和经济学有关系吗?

接下来就更让刘庸头疼了!那就是管理和运营,这两门学问刘庸天天耳睹目染,偏偏市面上的书,他看得直摇头。通篇的大白话,小白文不说,讲道理的居多,动不动就是那个名人的故事汇,冷不丁励志故事就掺杂进去了!这让他不停拿着这些书和工具类书做比较,最终他判定他们是一路货色。那些时间,他躺在床上想的最多的是,大学管理上的都是些什么课程?

他打电话给玲珑,玲珑当时就笑着说:“大学的管理专业可多了!你准备学那个?”

刘庸问:“都有哪些?”

玲珑说:“大哥呀!我知道的就有行政、工商、物流、军事、会计,还有老多呢!”

刘庸无语了!原来会计也属于管理专业,他一阵头大,把这个问题放到一边。

可是,杨定远给他说的这几样,他在书中几乎一无所获,渐渐的他放弃了!

转眼这一年就过去了,玲珑也放了寒假,这个冬天对于刘庸来说犹如做梦一样美好。

他们一起读书看电影,逛街,虽然不怎么舍得花钱,卖杯奶茶都很施舍,却是他最开心的时刻。他总是喜欢喝2块钱的墨绿清茶,给玲珑买更贵的果茶。

玲珑还告诉他,以后她可以勤工俭学,就不需要他花那么多钱了,这让刘庸心中也轻松了不少,背负着玲珑的学费和生活费,让他也有压力,特别工作烦闷时并没有掀桌子不干的勇气。

刘庸有着自己的想法,一条路走不通就换另外一条再走!

“你带我回家过年吧!”玲珑笑着说,风吹动她的长发,容貌显得那么动人。

就这样,刘庸带着玲珑回老家过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村子里的人都说玲珑生的美丽漂亮。

只有刘庸知道这其中的尴尬与心酸。

看上去如仙女下凡,不食人间烟火的玲珑,在来到刘庸从小长大的地方时,几乎无处落脚,到处都是灰尘,和她小时候的感受完全不同。

最要命的是厕所,虽然在偏僻角落但一块挂满孔洞的破布根本形同虚设,让她上厕所时总要刘庸护驾,晚上三间瓦房也是勉强够住。

最开心的是刘奶奶,她一天到晚都要握住玲珑的手,嘴里夸个不停,什么俊俏、水灵、个子高身材好,总之能用的想的到的词都说了。

刘升表面高兴,心里却不比刘奶奶,他能看出家里的寒酸给刘庸带来的尴尬和局促,放在腿上的双手不由用力敲打着膝盖。

这两年好在刘升买了台两轮摩托车,平常还能代步。

大年二十八,天气晴朗,地面的积雪也化了!刘庸带着玲珑去镇上买菜,回来的时候,走了一半路程,摩托车的链子竟然断了!

无奈,刘庸只得推着回家,玲珑则跟在后面也用力推。

农村过年,多有成群结队的人聚集在大路边聊天吹牛,他们也大多在外打工回来。

虽说,两个人推车又说又笑,但每遇见人群时,往往不再多说,他们这个年龄还是有些羞涩,仿佛他们的爱情不想被别人议论。

但即便如此,有认识刘庸的同学发小,也总是要打招呼。

“呦!刘庸,车子怎么了?”

“这是你女朋友?真漂亮!”

“需要帮忙吗?”

刘庸如临大敌,像逃兵一样回到了家里,才松了口气,暗骂这破摩托车不争气。

超市的工作是不容许过年长假的,大年初二刘庸就带着玲珑回到了市里,刘庸也长长出了口气,对玲珑说:“你知道吗?你跟我回家,给我的压力最大!”

玲珑笑笑,说:“我没感觉有啥,就是等我们挣了钱得把房子盖了!”

这点,刘庸最清楚,村子里大多都盖了平房和楼房,只有他们家,诺大的院子还是三间瓦房。

刘庸点头,说:“我也这么想,这两个月我都在琢磨,超市这行业是不是不适合我,等到升上科长不知道会猴年马月,等等得再看看有没有什么挣钱的好工作。”

三月春暖花开,刘庸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最原始的想法是种经济作物或者搞养殖,具体做什么也没有构思成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