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1990

《重生:我的1990》

第419章 进京城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1996年8月25日,营州火车站。

张信苏以郑敏三个人出发去京城报到的日子。

来送行的人乌泱泱一大片。

曲凤霞母女,老爷子曲正焕,三爷曲凤辉,未来玉石的管理层,红薯电子的管理层,未来食品的管理层全都来了。

再加上苏家和郑家的亲友团,足有四五十人。

令张信意想不到的是,茅草铺那位村长茅十八,不知道在哪儿听到了消息,也跑了过来。

“恩人,乡亲们听说你要去京城读书,派我做代表来送送你,这是大家凑的土特产,你上车的时候带上。”

茅十六拖着一个玻璃丝袋子递过来,上面写着大大的两个字:尿素。

袋子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装了什么。

张信的笑容很僵硬:“茅大叔,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您看我们这么多行李,这些土特产什么的实在是拿不了。”

茅十六咧开大嘴嘿嘿一笑:“俺知道你拿不了,这不,把俺儿子初九带着,去了京城也好有个贴心人使唤!”

张信差点儿昏过去:“大叔,我是去读大学,带初九哥去算怎么回事!”

茅十六将儿子扯过来:“不碍事的,恩人你有什么跑腿的活儿,交给他做就行。”

茅初九瓮声瓮气的答应了一句。

茅十六抬腿踢了他一脚:“兔崽子,跟着恩人机灵点,不许给他添麻烦,知不知道?”

张信苦笑不得。

看这架势,自己不收下这个跟班,茅十六不能算完。

算了,大不了到了京城,再打发他回来。

“那麻烦初九哥了。”

茅十六咧嘴大笑,心中暗暗得意。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俺把儿子安排到老板身边,将来怎么着也能混个心腹。

呵呵,别看俺家祖宗十八代都是泥腿子。

到了初九这辈儿,说不定就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茅十六憨厚的容貌下,隐藏着农民式的狡猾。

茅初九原本是不情愿跟着张信的。

他在红薯电子的安保部,已经混到了小组长。

对于没什么野心的茅初九来说,这已经很满足。

结果说了这个理由之后,挨了他老子一顿圈踢。

“没出息的玩意儿,有这么好的机会都不知道抓住,你还能干点啥?”

被唾沫星子洗了一遍脸,屁.股上又多了七八个四十三码的大脚印之后,茅初九终于开了窍。

茅十六顺手又踹了儿子一脚,嘴里骂骂咧咧的道:“你老子英明一世,咋会有这么笨的仔!”

茅初九终于懂了,老爹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

这边张信答应带茅初九进京,另一边苏家的送行队伍里,苏援朝眼圈通红的不住嘱咐闺女。

陈雅婷笑道:“行了行了,我家苏以长大了,也该学着独立,小鹰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独自翱翔在蓝天之下。”

老苏隐蔽的擦了擦眼角:“闺女,有什么事就打电话回来,我和你妈永远支持你!”

苏以笑着点头:“爸爸,我知道!”

“还有!”苏援朝隐蔽的看了一眼不远处正跟茅十六父子说话的张信,压低声音说道:

“一定要跟那个小黑猪崽子保持距离,知不知道?”

苏以翻了个白眼:“啰嗦!”

老苏心累啊。

自打认识了那个小黑猪崽子,自己两夫妻就拼命的防备着他。

现在女儿去了陌生的城市上大学。

老苏有个预感,很可能会前功尽弃。

一想到养了十八年的水灵灵小白菜,被那头小黑猪崽子给拱了,老苏心里极度不舒服。

绿皮火车“呜呜呜”叫了几声,咣当咣当的驶出了站台。

营州到京城大约是500公里的距离。

90年代的绿皮火车不但奇慢无比,而且逢站必停。

再加上乘客鱼龙混杂,环境非常不好!

这个时候,带着茅初九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牛高马大的他眼睛一瞪,一些獐头鼠目的家伙,全都绕着几个人走。

凌晨从营州出发,下午的时候,火车终于到达京城西站。

四个人提着行李下了车。

按照原本张信的想法,是三个人去各自学校接站的校车处报到。

可是看着两个女孩儿一脸的疲惫,都在眼巴巴的等着自己拿主意,张信心里一软。

算了。

校车大概要等人满了才会发车,两个丫头坐火车累了一天,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休息。

“初九哥,去拦两辆出租车,今儿咱们也奢侈一把。”

“好嘞!”

之所以要两辆车,是因为几个人的行李太多,一辆车根本装不下。

两个女孩儿眼中都闪过一丝喜色。

钢铁直男终于也知道心疼人了!!!

等到上了出租车,张信又犯了难。

两个丫头先送谁,后送谁?

犹豫了半天,最后一咬牙:就按照由近到远的距离的来送。

到了五道口大学,帮着苏以把手续办完,又把她送到宿舍,张信马不停蹄去送郑敏。

京城电影学院距离五道口大学大约6公里。

等到将郑敏安顿好,太阳已经落山。

光顾着两个丫头,倒是把自己忘了。

看这情形,只能明天再去科技大学报到。

张信带着茅初九,打算找个旅店安顿下来,转念间突然想到,自己在京城有两套房子,干嘛还去花钱住旅店。

张信买的四合院,是91年末孙海涛帮着置办的。

买下来5年多,他一直没抽出时间过来看看。

如今来京城读大学,正好把房子收拾一下,算是以后在京里的落脚点。

这次来京城,张信将两座四合院儿的房契也带了过来。

赶紧从包里翻出来一看,那两座四合院儿的位置,正巧在西城区这边的北四条胡同。

妥了,今晚上就去自家的四合院住一晚。

张信兴冲冲的打了辆出租车,带着茅初九赶去了北四条胡同。

到了胡同口,结算了车钱,张信提着行李按照门牌号找了过去。

“北四条胡同36号,就是这里了!”

张信站在一座门楼前,抬头看去。

两扇木门半敞开着,门前有五磴青石条砌成的台阶。

木门原本朱红色的油漆,早已经在多年的风吹雨打中变得斑斑驳驳。

两侧灰扑扑的青色砖墙,透出一股古朴浓厚的气息。

张信满足的眯着眼。

这就是我打下的江山。

他正站在门口忘情的陶醉着,冷不丁院门一开,一位胖乎乎的大妈走了出来。

看到门口的张信,大妈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大声呵斥道:“干嘛的,鬼鬼祟祟,是不是想偷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