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时代前沿

《Pk时代前沿》

第四章(17~20)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4.17

“除了场地外,办固定培训,主要是收不收培训费的问题,我心里没谱。从去今一年多上门指导的实际看,收费似乎有点难。但是呢,如果我当初去学银耳栽培技术的话,那可是要三千元学费啊。另外,在《食用菌》等杂志上看到过学食用菌的‘培训费’、‘资料费’都是几百元的收取。我就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办培训的都在收费。”“缝纫培训都是要收费的。”

“如果都在收费,培训费就必须收。可是,一个人收几百元,一个老师或师傅一次可以培训三四十个人,甚至更多,这是啥概念啰!一年下来,仅培训费就是几万元,这挣钱岂不比在河坝里捡‘狗金子’还容易吗?”“或许就是这么容易,要不谁还会投资办培训啊?”

“无论如何,必须先做个全面了解。首先得知道是不是所有办培训的都在收培训费。对了,在这附近能不能找到旧报纸?”“好像每个村组都订有报纸之类的。你找旧报纸做啥用、要多少?”“曾经在农民报上看到过什么孵报、养兔之类的培训信息,或许这类信息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这里到村长和村支书家都不远,我过去看看。你是在家里等呢还是和我一起去?”“当然是与媳妇同休戚共进退!”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从一大堆旧报纸中发现关于培训的不少信息,所有的培训不仅都在收培训费,而且动辄就是三百元、五百元的。“怎么样,都有一些啥感想?”“差不多所有办培训班的都在收培训费,如果不收费可能使人反而感觉异常、特殊。应该说,办培训班不仅是实现高收入的重要渠道,而且是打开广泛市场的有效捷径。问题在于,办食用菌培训班所面对的是农村。一个农村家庭既要拿出三五百元培训费,又要进行后续的生产投资,压力非比寻常啊。同时,在省内还没发现有培训食用菌技术的先例。”“是不是可以从学会技术以后,能够产生怎么样的效益分析呢?”

“以平菇为例,学会技术以后的效益大体如下:如果用五百元流动资金生产(若室内栽培,可不增加固定设施投入)的话,从生产、管理到销售,一个人从业,能够产鲜平菇3~3.5吨,产值一千二百元到一千四百元。一年两茬,产值大概在两千五左右。如果一千元流动资金,除销售外也是一个人从业,一年两茬产值能超过五千元。不过,这种规模的日产销量许多时候会超过一百公斤鲜菇,市场就尤为关键。同时,在产销两旺期间,一个人多半忙不过来。当前,尽管一些乡镇的鲜菇销量在迅速扩大,如饭店里都常备有鲜平菇,但乡镇的销售量尚不容乐观。因此,规模稍大些的,只能面向城市为宜。”

“这个收入算得上是很高的了啊!你看吧,如果学会缝纫的话,手脚麻利的人,一天能够达到五六元,一般手脚的大概每天也就三四元左右。而且,很多裁缝在上半年淡季的时候,是没有多少收入的,平均下来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的年收入能够超过一千元。就像我吧,缝纫质量在附近几个场镇还算小有名气,速度也算是比较快的,可一会儿这个呼那个叫的,根本就挣不了多少工钱。好在带学徒把所收的三千多元学费全部存起来了,如果除开所收学费,几年来可以说分文没存。再看做零工的,每天就两元钱,他们一年的收入也是几百元钱。拿学缝纫与学食用菌相比,学缝纫除了租门面外和买缝纫机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投资风险,但收入一般。学食用菌需要投资材料和销售,风险大一些,但收入要高很多。至于市场制约嘛,其实都是存在的,比如学会缝纫接不到活,学会木匠、泥巴匠没人请等现象,到处都有,这些就是市场制约的结果。我认为,学缝纫与学食用菌相比较,二者各有利弊。食用菌能够无限扩大规模,可以说是略胜一筹。”

4.18

“学缝纫的学费,最高和最低是多少?”“最高超过四百的很少见,低于三百元也少见。”“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或许与面对农村市场有关,麻烦你推敲推敲:我曾用六十多斤平菇菌种换回‘玻璃钢油漆’技术,对方花了两百多元——相当于六百多斤菌种的钱学会这套技术。对方原以为学到一种挣大钱的本事,殊不知他那做漆匠的哥却泼了一瓢冷水,‘玻璃钢漆对于漆匠还有那么一丁点作用,但如果要单独靠它挣钱啊,只有喝西北风!’据说,那天一群教玻璃钢漆技术的师傅,在一个区场镇上提着一台录音机,半天不到就收了十多个学员,有部分学员交的是三百元学费。后来,我还买了十多元钱的材料试搞几次,得出的结论和那位漆匠哥一致——玻璃钢漆适用价值不大。关于面对农村培训玻璃钢漆的事,在其他地方我也曾有过耳闻目睹。有时我在想,这农村的钱大多都是抠抠掐掐的,可为啥一遇到玻璃钢漆,钱就像变成了木叶子一样呢?”“回答这个问题,我肯定是更不如你了。有没有这种可能:依靠科技致富的激情空前高涨,代表了寻求一技之长的趋势?”“感觉只有这种解释,才是最符合逻辑。”“针对农村市场趋势,我们还是来进行系统分析吧!”

“面对农村市场是避无可避,别无他途的唯一选择。无论趋势怎样,都只能是深耕、引领,奋马扬鞭。在‘瓶载银耳之乡’,用锯木屑、棉籽壳等代料栽培银耳、香菇等食用菌的从业人员、专业大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已经遍布几个县。前往那一带参观、学习、购菌种的人,可谓挨山塞海。在这些纷至沓来的人流当中,几乎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人。结合学玻璃钢漆技术等现象,似乎应该可以肯定,在广大农村中,寻求一技之长,正在形成不可逆转的滚滚潮流。开展技术培训,在客观上正在悄然形成市场,这个市场不仅十分庞大,而且处于发展初期,例如食用菌培训除‘瓶载银耳之乡’以外,其他各省可谓凤毛麟角,甚至在本省内好像没有任何踪迹。根据现在掌握的信息看,各类技术培训的收费标准大多在300~500元之间,300元以下、500元以上的不太普遍。从现有的信息综合来看,他们开展培训业务的收费标准,多半并非按照某技术的实用价值而确定,好像是谁开先河谁确定。我认为,我们开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的收费标准,宜随行就市灵活把握。培训市场可谓一本万利,我们的收费标准不宜偏高,但也不宜过分偏低。稍后再多加留意一下,如果没有大的变化,我们的收费标准就300元一个人,你觉得怎么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