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时代前沿

《Pk时代前沿》

第九章(13~16)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9.13

庶盶忽然意识到,这副担子沉重到有些令人窒息:“汪哥,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按说为弟应该马上立下军令状才是。可兹事体大,自己尚无丝毫底气,如果一败涂地对本人则无足轻重,但对您而言却是影响巨大。还望兄台宽限时日,让为弟深入了解再行定夺好吗?”“这就叫自家兄弟。我最看中的,恰好就是老弟不冲动、不打无准备之战的言行本质。这事不急,深入调查、周密筹划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嘛!至于说成败的影响,我看没那么严重。就算是一败涂地,只要尽心尽力了,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嘛。我的工资不会因此而少分文,该你的合法收入按时领取,大家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何患之有啊?”

未经报名或接通知前来当面咨询环己六醇磷酸酯事项的人不多。一位酷似机关工作的人员(长期没有从事体力活的迹象明显),前来咨询环己六醇磷酸酯的培训事宜。来人声称自己已经六十三岁,庶盶一看,无论如何也不像年届六旬的人:“打死我都不会相信有六十三岁!”来人掏出退休等系列证书,庶盶分别仔细看了又看:“梁老,你还是高级农艺师?”“对,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茶叶专家!”庶盶心想,既然是高级农艺师、茶叶专家,这就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得:“梁老啊,诸如现在的农艺师等晋级考核,你认为是严格还是宽松呢?”“我认为不仅仅是严格,而且近乎苛刻。”“那也就是说,像你这样的高级农艺师,大专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啰?”“别说大专的基础知识,就连本科那点知识都难不倒我!”“哎呀,这真是相请不如相遇啊。我这里正在为相关农作物生长的问题而烦恼,正好请教梁老啊。”

“农作物生长方面的问题,这就是我的专长范畴,你说来听听!”“从玉米仔到玉米秆时,玉米秆中突然‘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也就是果糖来。我是在这样想啊,这其中到底包含着怎样的转化机理呢?其转化机理是否适用于玉米生产类蜂蜜呢?可是啊,就我喝这点不染肠子的墨水,真是理不出个头绪来,这就恰好遇到梁老,还望不吝赐教啊。”

梁老对庶盶上上下下一番打量:“这个看似轻描淡写的问题,还足以难倒大片伪专家,却还难不倒小老儿。”梁老从转化酶(异构酶)谈起,说明从玉米子到玉米杆再到玉米子的转化机理,继之谈到转化酶来源和应用。庶盶立即站起身来作揖:“真神大驾光临,小生这厢重新见过梁老!只不过,小生还有一个疑问,想听听梁老的见解。”梁老起身握住庶盶的手:“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这样的,我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土办法,能够识别、提取、提纯、培养转化酶的路径。”“这回你真把小老儿难倒了。这是个非常专业的生物技术范畴问题,就不是我的专长了。不过,据我所知,蔗糖未必就是长期的紧缺物资,是否值得在转化酶方面下大力气,我深表怀疑。如果是为了生产果糖,国内已经有转化酶生产厂家,用他们的转化酶就可以了。另外,我认为不一定非生产高纯度的果糖,因为比白砂糖、蜂蜜更甜未必产生高效益。”

“梁老的真知灼见,让小生如饮醍醐,酣畅淋漓!”“庶老师更是让小老儿刮目相看。刚进门的时候,一看到你这么个年青娃娃,我就怀疑自己多半进错了门。再退出去仔细确认,没有错就是这里啊。既然来了,就先问个清楚明白再做打算。一席交谈下来,还真应了‘自古英雄出少年’那句话。今天,我这个洋专家就正式拜在你这个土专家脚下,徒弟在这里拜见师傅了!”“梁老啊,你这不是要折煞后生吗?我们啊,还是互为良师益友,大家彼此彼此无拘无束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该有多好啊!”“那就是无老无少的忘年交,互为良师益友!”

9.14

姨妹初中毕业了,岳父曾间接对庶盶说过希望给找份工作,但庶盶没有给予明确回答。一天,晓晖突然问庶盶给姨妹找工作的事情,庶盶毅然回答道:“这怎么可能呢?你也就这么一个妹,又不是供不起她读书。她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哪有什么前途啊?”“她再怎么说就是不想读了,又能拿她怎么样呢?”“那也不行!”“那她的工作,你到底是给她找还是不找啊?”“我希望她继续读书,这工作没有打算给她找。”“三弟到这里,包括买打字机什么的,我可是二话没说过。”庶盶一想,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只好给姨妹找份工作再说吧。最后,姨妹进入一家丝厂。

大坝的企业运行转眼快十年了,一些利益关系可谓盘根错节。自己在那人地生疏,一旦成为化工厂法人代表,自必就是一部分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到底有多少窝弓冷箭明枪头在等待自己?面对这塘不知深浅边际的浑水,着实令人发悚、不愿越雷池半步。但是,正如汪睿所说,只要自己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就能够一正压百邪。既然已经承诺深入调查了解,自当先行调查了解后再定行止吧!

在调查了解过程中,庶盶逐步得出结论:化工厂技术成熟,质量稳定,拥有市场空间。此外,对于90%以上的内部成员而言,他们尽管只是得到了自己应得的那份报酬,但他们却都是积极拥护企业自护盈亏——确保自己家门口的企业能够自食其力、长期生存。而且对于企业能够持续繁荣充满自信心。这90%的成员,不就是化工厂的绝对中流砥柱吗?

在接待汪睿夫妇前来之际,庶盶预感到即将进行的,是一次慎重其事的、十分正式的谈话。“我今天联系乡镇企业局等几家负责人,到文教部门提出了正式质询和交涉。对于文教机构把人才白白浪费在这里,并使其身陷进退维谷之中,进行了质询。同时严正表明立场:我们的乡镇企业战线,急需浩然…庶盶这样的人才,如果你们不用就马上放人。他们今天也正式表态:成教机构同样具有合作诚意,相关合同正在商讨之中。至于庶盶的最终去留,将完全尊重他的个人意愿。接下来,你我虽然是自家兄弟,但在对待你将何去何从的问题上,我也同样是完全尊重你的个人意愿!”

知遇的再造之恩大于一切,且不说化工厂利弊参半,纵然是刀山火海、有去无回也当奋力一搏。庶盶当即表示,自己愿领命为化工厂重生而竭尽全力:“关于化工厂的重启方案,自己还在毫无头绪之中,料想尚需一定时间酝酿。关于与校方的关系,如果校方确有合作诚意,自己也不能转身就走人,至少要找个双方都能够体面下得来的台阶。”“我先代表众多机构和大坝村委真诚欢迎你!至于其他相关事宜,当然需要充分时间,不必急在一时。需要我们共同商议的,我随时都有时间。诸如处理学校方面的问题,如需要参谋我随时乐意。”

9.15

自汪睿找文教部门要人之后不久,校方作出重大让步,即所需项目由庶盶全权决定。双方顺利续签合同。这次校方的确体现出巨大诚意,但却是在汪睿施压的前提下作出的客观让步,并非完全是主观诚意的真实体现。鉴于前次的不愉快,从庶盶的立场考虑,这份合同的签署,只能看着是双方缓冲、淡化的必要过程,至于将后何去何从,在短期内无需得出结论。

至于环己六醇磷酸酯,显然不宜将如此重大项目再寄托于校方。此前曾打算急于挂靠适当机构,但都因缺乏场地、交通条件等原因而难以进行。将环己六醇磷酸酯项目,纳入化工厂经营范畴已经成为首选,交通、场地等迎刃而解,但问题在于化工厂重启面临千头万绪。如果先行理顺化工厂事宜,则不知需要多长时间,时间越久对已经报名愿参加培训者——前期广告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越大。如果先上马环己六醇磷酸酯,理顺产销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导致化工厂一些技术人员的流失,因为有同行已经在采取行动争取这些力量。化工厂重启与环己六醇磷酸酯二者齐头并进,缺乏一个强力班子——团队的支撑基础,根本就不可能从容应对。二者任选其一,竭尽全力都还难以避免不顾此失彼,二者叠加哪能不乱成一锅粥?经过多方征询、反复权衡,最终认为相对最佳选择是:在将前期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前提下,先行理顺化工厂事宜,然后启动环己六醇磷酸酯项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