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

《战国兵雄传》

第二回 王屋山下遇劫匪 志士相救交恩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二回王屋山下遇劫匪志士相救交恩友

回前词《破阵子》

赴学远路不平,竟遇匪贼剪径。话不投机拔剑斗,到底谁死手中?却有人挡横。武艺施展精妙,难怪言语利锋。势压强徒跪地饶,却要拜师紧跟从,叙谈交友朋。

话说战国初始,魏地还算安定,国都安邑乡民乐羊,本为良家子弟,年富力强,却不甘心务农商劳作,竟自立志学艺成才,想做出一番非凡事业,这也是当时风尚使然。魏人乐羊怀有自信之念,不甘平俗,又受贤妻激励,立志求学成才,在多方努力筹集到路资盘费之后,毅然走上了东达卫鲁,到孔子故乡曲阜学儒报国之路。但在路途中,经过王屋山谷时,却意外遇到了劫道剪径的匪贼,却不因势单力孤而畏惧,仗着自己会些武艺,虽然没有必胜的把握,但被逼到绝境时,倒也胆壮起来。正当乐羊做好准备,欲与三个匪人对战厮杀之时,却突然遇到了一个打抱不平的,竟敢于挡横蔑视贼人,并威吓此三人会掉脑袋,致将乐羊和三个劫道之人吓了一跳,还真巧遇了不速之客。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乐羊及三贼人听到话语声,却不见其人在何处,正在左右张望时,却从高空嗖的一声,顿时跳下一个人来,双脚轻盈点地,站立在三贼面前,声音很是细微,看似武功不凡。乐羊知道是遇到了武功高手,明白话意是要教训贼人,心中顿时轻松了许多,心说就是武艺不济,也是自己一个帮手,就不怕三贼仗着人多而欺己。而那三个贼人却有些惶恐,因见此人身轻如燕,也不知从多高处跳到面前,竟连一点声音都未发出,说不定是位武艺高强者,心中自不敢小觑。再看这位来者,手持一柄未出鞘长剑,身躯高挺,傲然前立,瞧也就二十多岁年纪,长得面白如玉,身着华衣,英气勃发,虎目含威,像个富家公子模样,显得轻松潇洒。这时面带轻蔑之色,眼含怒光,虽是身带兵器,却不失儒家风范,显然是个具有文武根基之人。

三个贼人此刻,顿时有些胆虚,再观其目中暗蕴阴冷,恐有杀灭之意,又听说了刚才威吓的话语,知道今日是遇到了硬茬,说不定转眼便成刀下之鬼,心中不禁有些害怕起来。但三人毕竟是见过些风浪的,也倒还有些胆量,否则,哪敢做这刀头舔血的买卖呢?于是三人对望了一眼,然后脚下暗中移动,凑拢到此人对面,准备与之决斗高下。只见此人冷笑连声,对着三贼冰冷说道:“无须耍弄招数!难道还胆敢与爷动手吗?恐也太不自量了吧!”看这三贼惊悸无言,又说道:“今日我心情尚好,不想让剑上沾血,也不欲夺人性命,只是想交这位过路的朋友,不知几位还识趣否?”说完还向乐羊微笑着点了点头,看似轻快自如。

这三个贼人一听这话,顿时有些着恼,心说,哪里蹦出个挡横的?竟要破了今日的好事,可真是败兴!也还是有些心存不甘。但面对眼前这情景,知道此人胆敢出面相档,定然是有些本事,真也不敢小觑!更何况,他们三人对搏两个,且均为持刀剑的路人,也真没有何胜算结果。还有可能会落败,说不定将丢掉小命,毕竟心中都有些胆怯。只见其中一人说道:“好汉如此托大,如何知我兄弟三个,就真不是你的对手?”说完三人也是点头示意,倒也不肯轻易认输。

只见这位壮士哈哈大笑,随即说道:“看你们这点能为架势,恐怕武艺非精!不瞒诸位说,我曾拜名师学艺,武功尽通,因此费财败家,被人藐视。在东边卫国时,曾遇受辱激愤,一怒斩杀了三十余位仇人。今观你们几位,不过是欲劫财谋生,恐无太大本事,为此枉丢性命,岂不可惜!咱本无冤无仇,又何必非要夺人性命!所以出言奉告。若不信也行!这位仁兄请不必相助,只我以一对三搏斗,可别怪我心狠手辣。到时血溅当场,命丧黄泉,魂归阴曹,阎王销账!那可是自讨死路,暴尸荒野,将无话可怨!”此人说时迟,那时快,手却迅疾,瞬间抽出长剑,竟然快如闪电,沉稳利落。且顺势将剑尖一抖,犹如梅花数点,顿时剑花绕身,即刻寒光阴怖四周,腾身移步,恰似蛟龙拧头尾,又如燕子掠轻尘,招式玄妙诡异。遂后轻巧收式,竟稳立如盤石,显然是位剑术高超的大行家。

这三人一见,顿时有些傻眼,心知自身这点武艺,并无看家本领,恐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拼斗也会白搭上性命,不如服软,跪地求饶,才是最好出路。于是领头的那强人,先扔掉手中宝剑,示意其他两人也照办,然后三人跪地磕头,口中说道:“今日碰到英雄壮士,真是大开天眼,遇到真神,愿拜为尊师老大,跟随牵马坠蹬,也好闯荡一番!省得担惊受怕,做这为人不耻的营生。就不知高人尊意如何?”这话说的此人不禁一愣,然后开口道:“三位既然屈服,也就罢了!我也不好做师傅,还想着到魏国去寻高师求拜学艺!况且也不知你们根底来历,又何能带着你们闯荡呢?此事恐怕不行!”说完只是摆手,看要执意婉拒。

只见那个强人头,遂即说道:“我们三个其实也不是大恶之人,本为这山中乡民,原自做些打猎采药之事。由于困极难于饱腹过活,饥寒交迫,生计拮据,才被迫做这劫道勾当,但并不意伤害过路人性命,只望夺些财物而已。我叫‘林虎’,年刚二十三岁,也算是挑头的,这兄弟两个都是山里人,高个的叫‘梁成’,瘦小的叫‘崔浩’,都是结义兄弟。因均小我两三岁,便都称我做大哥,也是多年相识好友,一道在此混事,明知世道险恶,但为躲避征兵去打仗,也曾经历过九死一生,凶险难料结果。所以跑出来,想摆脱地方管束,借于自立谋生,确是困顿不堪。我的年龄大些,倒曾识些文字,所以能拿主意,他们俩肯听我的,也算是过命兄弟,全都会些武艺,只盼能闯出一条生路来。这就是我们仨的实情,恳请壮士收留,也可得到教习庇护。”说完此话,又一起给这位降服之人磕头。

这正是:外出学艺实艰难,路途危情见眼前。本欲拼搏独解困,却遇豪杰镇凶顽。相峙方显雄本色,出手恩救技不凡。投师未竟求拜助,亮明心迹将友攀。

这时,站在一旁的乐羊,细看说话的这人,见确实身着当地山民粗麻衣裤,看似显出穷困之像,却长得高大魁梧,两眼明亮有神,倒透着精明之态。听其说话很有些条理,不似一般山民愚夫,若照此推断,看似说的是实话不假。再看那一高一瘦的二位,也是山民打扮,粗衣简帽,很显消瘦单薄,显是生计无着的结果,倒也让人心生怜悯,使刚才的愤懑心情,稍稍平抚一些。看到刚才替自己解围的壮士,还是显些犹豫不决,或有些为难之情。于是便拱手施礼道:“不知何方壮士,替解了眼前之围,我魏人乐羊,施礼为敬,深表谢意!”说完深施一礼,也算是答谢感激之意。

只见那位壮士忙还礼道:“这位仁兄不必多礼,我姓吴名起,本是东边卫国人氏,刚才听说仁兄是外出拜师学艺,定是位有志向之士!与我有同愿之心,也是合缘相会。所以才出手相助,不想看到志同之士受到伤害,但愿能交个同道朋友,或许天幸契合,不知能否如愿?”说完施礼以报。乐羊一听此话,看此人豪爽仗义,与自己脾性相合,倒是个可交之人,何况人家有相救之义,依礼也该当有回报。于是心中想到,俗话说‘在家靠兄弟,外出靠友朋’!这本为人之常情的事,难得有此机遇,自然是欢喜非常。于是忙说道:“既然吴兄有此美意,乐羊何敢不恭,诚如所愿,却是莫大喜事哩!”说完显得高兴无比,看也有此意愿。

且说吴起这时,听乐羊极表赞成,连忙说道:“本欲打发此三人过后,再与乐兄攀谈结交,可却遇到这等相求跟随之事,也真有些难办,使我左右为难哩!”乐羊即道:“看来此三人,是瞧得吴兄武艺精湛,身手不凡,甘心拜师学艺。要叫我看来,原本是件坏事,竟变成了好事,却有何难摆布呢?不管到哪学艺,总是有跟随之人为善,若他们是真心实意,不妨收下此徒为好,也省得形影孤单,左右支使无人哩!本人料想,凭仁兄的能耐本事,养供此三人平日生计,还恐不为难事吧!”说完还向地下跪着的三人点了点头。显然是在为他们说好话,也显出了乐羊雍容大度的性格,并不记恨刚才遇险之情,心胸自为敞亮之士,得到吴起敬服,从心底怀有钦佩之意,深感定是个可交之友。

于是,吴起忙笑道:“仁兄说的是,此三人本为魏国人,我正要到魏地去寻师学艺,也是人生地不熟,或许会有得用之处呢!”说完后,看着跪地的三人道:“亏得这位乐壮士,为人敞快,心胸宽阔,你们曾要伤害人家,却还为你们讲情,这是何等高义啊!也罢!就纳良言,收你仨做个跟随之人吧!也好学些武艺,不愁以后没有饭吃。还不快给人家赔罪?才好改邪归正,做个堂堂之人多好哇!”这跪着的林虎梁成崔浩三人一听,连忙给乐羊跪地赔罪道:“小人有眼无珠,得罪贤士,应该受罚,请多原谅小的之过!”乐羊也高兴笑道:“可真是不打不相识嘛!快都起来吧!说不定以后会成为友人呢!”三人忙说多谢高义,便即站了起来。

只见吴起肃然说道:“若是今后想跟着我干事,就当痛改前非,不得再做害人叛逆之事,否则绝不轻饶!”林虎忙道:“就是再给我们几个胆,也不敢有违师命!您就只管吩咐好了,我们定会遵办照行。否则,甘愿受罚!”梁成崔浩也忙说,定会听从师傅吩咐,绝不敢再做坏事。吴起当即笑道:“好坏是要分两说,只要是不违背道义,就是除害杀人,也不算为过。我本也是受过儒学教导,自当遵守师训,但也不必拘泥迂腐固执,当有自我好坏判断才对,豪侠秉义之举,还是要把握好才是。不知乐兄如何看呢?”乐羊即道:“我等既然不避艰险,立志出外求学,就是想要做一番大事业,只要是为国为民之举,尽可随意愿去做,不必拘泥小节。否则!又何能成其大事呢?”吴起忙道:“兄言之有理,儒家多讲礼法,但如今礼乐崩坏,世渐不守,我辈只得顺情势而动才是呀!”说完不禁轻叹一声。

这时,只见林虎说道:“既然师尊两位攀作朋友,我住家离这不远,就在北面王屋山下,叫作‘王屋庄舍’,也算荒村野居,不如到家一聚,也好恭敬待承一番,尽点地主之谊。不过也没什么好吃物,只是杀鸡宰鹅罢了,再加上一些剩余猎物等肉食水酒,就算是我们待客赔罪一番,师尊二位看是可否?”吴起一听,倒也合情合理,忙向乐羊问道:“这也好就便拜访其家,看这王屋山下风物,在此荒野之地,并无酒肆饭店站脚,难与兄台详谈一番,非我诚待之意!只是多会添些麻烦,兄台看是如何?”乐羊忙道:“既然均有此意,就依仁兄之意吧!只是不必过多耽搁行程才好,恐要搅扰喽!”林虎忙道无妨。于是,几人连忙收拾行囊包裹,由林虎等三人背提着,一同高兴的赶往林虎家中。

这正是:剪径劫道做强徒,本应教训或铲除。皆因穷困乡民汉,恳求拜师归正途。豪义之士心胸阔,劝喻收下助单孤。王屋山村虽简陋,喜邀歇宿殷待殊。

原来这王屋山虽是有名,也是后来有道教名家高人,看上了此山巍峨景致,民间传说为神山仙境,非常适于道家修炼。所以才在此山上,拟采天地精华之气,立起传道弘法之所,逐渐修建起道观隐居修炼。在修道之风盛行时,遂聚集了许多学道之人,或是大师云集聚会于此山中,由此香火鼎盛,声名远播,使之成为历史名山。但在战国初期时,却不过是一座野山而已,因道教还未兴旺流传,且人烟稀疏,难于开辟道家盛况,兴学多在市镇旺阜之中,以传道养活修道者。因此,并无多少记载故事,却符合当时的实情。

在这王屋山下,坐落着一个小村,叫作“王屋村”,也是以山所冠名。当几人来到村前一看,只见树木掩映着一些石头搭盖的低矮房屋,村前有条小河穿于中间,或是便于取水的缘故。林虎指着第二排房屋道:“那就是我家喽!实在寒酸的很呐!请不要见笑。”大家顺着手势一看,只见数间房屋坐落,还用山中树枝搭建了一圈篱笆,留有一个柴门供人出入,确实简陋至极。当大家来到门前,只见一条大黄狗窜了出来,高兴的向林虎等三人跑来,嘴里汪汪的叫着,还高兴的不时摇着尾巴,扑向林虎等人身前蹦跳起来。显然是看到主人而高兴,就连所带的新客也不显得陌生了。

林虎立刻拍了下狗头,嘴里叫着大黄不闹,那狗便即刻安稳下来,显然是平日训教有素。当几人进到柴门内,便见一位老汉从屋门出来,用惊异的眼神看着两位来客,不知是何地客人登门。林虎忙着介绍说:“这是我的家父,看我带来了两位贵客,也是不打不相识的远方客人,我们却认了师傅,想跟着学武艺哩!”老汉忙道:“既是客人,那就赶快进屋吧!看是如何招待呦?”吴起这时忙施礼道:“我们仓促到贵庄家中,多有打搅喽!不必过分张罗,只可随意便好!”乐羊也便随礼说,都是新识朋友,何能过分强待呢!请不必为难就好,只管凑合着办吧!说完看着林虎父子俩。

林虎便道:“咱们先到屋中坐歇着吧,两位师尊走路远行,本就是辛苦之事,恐怕全都有些累了,我去安排饭菜吃食,也没何特别东西,只是杀只鸡鹅吧!倒也现成好做哩!今晚便在此歇宿一夜,明日再作打算如何?”吴起乐羊连忙说好。于是几人进到屋内,也是有简单的木桌椅,可供大伙坐下歇息。梁成崔浩便忙放好行李,紧着给两位客人倒水喝,却也帮着忙里忙外,帮林虎家人张罗饭食待客,也是亲密友情所致,自是惯来使然。乐羊吴起两人为客人,此来造访,不便下厨上灶,只好勉作歇息,边喝水边闲谈起来。

乐羊吴起首先论起年庚,乐羊要长吴起三岁,只得自为兄长,吴起称为小弟,也是一见钟情的缘故。吴起问起乐羊的家境由来,乐羊倒也磊落慷慨,并不隐瞒任何情事,便一五一十的将自己,为何定要外出谋学的经历说出。并道出了不甘平庸度日,要想做一番大业的想法,使吴起极为感佩,因均有相同意愿志向。当他听到乐羊说出其妻子,有着超乎寻常之人的节操,而且极力持家相助,激励其求学成才,不惜自己负重担,辛劳操持家务,却未怀任何抱怨不平之意。吴起听后,不禁动容说道:“兄台家有如此贤妻,懂得男儿之志不可屈,竟能拾金不昧,甘心贫穷寡居,侍奉公婆,真乃奇女子也!也是兄台的好福气呀!弟何时能遇到如此贤妻,也就心满意足矣,也不枉这多年奋搏谋学之苦喽!”说完,不禁显露出黯然神伤之态。

乐羊听了吴起此话,不禁顿感惊讶道:“似贤弟刚才之语,难道还未有家室陪伴吗?看您长得一表人才,武艺超群出众,当是英杰人物,绝不像平庸俗辈之人。若是外出游走历练,家境不应是贫民苦辈才对,又有闯荡求学之志,穿戴自是阔绰豪气,什么女子不能娶到手哇!如何还为此发愁,这又是从何说起呀?难道是婚娶不当所致,能否如实相告?”吴起听后,连忙摇头说道:“兄台恐是误解喽!其实小弟我,还真未曾婚娶呦!此话说来话长,也是我经历了多年坎坷,早已无家可归,身边也没有亲人陪伴,也真是人生惨淡至甚。如今学而无成,并未遂志,何以成家立业呀!真乃难于启齿,不愿向人诉说苦衷。若是兄台想听,小弟可如实相告,或可解得心中苦楚。”吴起说完,不禁露出了苦闷烦恼之状,竟与前时潇洒倜傥之表像,简直是判若两人,顿使乐羊吃惊非小,心中却生疑惑。

这正是:交友何必曾相识,

路遇志士意可知。

解得危难恩情在,

攀谈自当明心思。

收徒疑虑帮择定,

足显大度豪迈姿。

王屋庄上欣作客,

话语论庚述往嘘。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