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

《战国兵雄传》

第四十四回 苏秦拜师学游说 张仪利口解厄困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四十四回苏秦拜师学游说张仪利口解厄困

回前词《鹊桥仙》

能言善辩,口舌如簧,自度无人可比。孰知智识浅薄欠,得遇高师自败诩。家贫简朴,恰遭轻蔑,反唇相讥难抵!恼怒动武奉劝免,收徒孰凭穷富举。

话说王栩欲收庞涓为徒,即行考验一段时日,后据其表现正式拜师收纳,并定出门规,不可违背,庞涓谨慎遵从,恭敬相待,从而实现了拜师学艺的目的。遂后进入山谷隐居,同孙宾一道刻苦习学兵法,却也坚韧不拔,视苦为乐,能够始终如一,接受王栩教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于掌握了基本要领,大有长进。后在冬日到朝歌城内避寒,庞涓孙宾两人也是诵读不断,自学讨论,能够深入知晓兵法战策之根本,使得王栩显得轻松一些。因此便时常到客店厅堂闲坐,听闻些住客述说各国战事频发,了解到民间悲惨之情,心生怜悯悲同之念,并突发奇思,欲培养几个口利敏辩之才,到各国游说国君。为的是稳定乱局,以安民众生计,是想做个试验,便留意找寻合宜人选,却巧遇洛阳人苏秦,实具口辩之长,便有意收其为弟子。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经过一番说辞巧辩,苏秦深服王栩大能,听说可教多项奇术,便有意拜师学艺,却不知如何选择,思索一番后,苏秦便站起施礼说道:“听尊师所讲,简直是通天彻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我深信高辈奇能!只是我资质不佳,武艺平平,因多年从商为贾,要靠口舌吃饭,奔走各地,略知些奇闻轶事,其实浮浅。今在众人面前显摆,却让师尊见笑!其它别无长项。也不知学何道术为宜,只得靠尊师指点迷津,当奉遵择定,不敢有违!”王栩便笑道:“如此说话,实出心胸,不作遮瞒,无欲狡辩,看来孺子可教也!吾看汝才思敏捷,口齿灵便,不惧人众面前讲话,具有登厅入室之胆魄,阔谈纵论之才华。只是未经高堂磨炼,欠缺内在涵养。若饱读史卷,苦学充盈,观世解情,审势析断,成为一个雄辩能才,前途会不可限量!其实人应扬长避短,只精一术即成!”说的苏秦频频点头。

随后王栩说道:“你若真心拜师,便要专心从学,不可三心二意,又怎能舍弃经商生计?当如何向家中交代?”苏秦便道:“我是与人共来,家中并无牵挂,若入师门,定会专心致志从学,决无旁顾!今日要是定下,可让同来者告知家中,无须师尊担忧。只是我所带资费有限,不好交够束脩,还得向他人借欠,倒是个难办之事!”王栩一听,即忙说道:“只要汝肯从学,其它生计之事无须费心,自有为师筹措,只管跟随吾身边即可。不过要到深山谷中隐居,方可造就成才,在这闹市之中,影响精力集中,岂有学好之理!也不知你能否吃得了苦?”苏秦便道:“只要能学成本事,再苦再累也值得,本来这经商也是受罪之事,我自小便东走西行,什么苦都吃过,若是待在一地,稳定不移,那便是享福之事。吃穿好赖,更无所谓,不吃苦哪会有成功?此理我懂。”苏秦说的很坦诚实在。

王栩听了很是高兴,便说道:“那咱就同到屋内细谈,我还要详细了解汝的内情,才能最后确定!你看如何?”苏秦表示愿意,于是苏秦就随王栩到了住处,却见两个年轻壮汉,正在屋内握卷诵读,不禁心中显些纳闷,可也不敢动问王栩,只管呆呆站立在门前。王栩早已看出端倪,于是笑说道:“今日是你们师兄弟聚会,这不我已收了两个徒弟,你算是第三个,还不知姓甚名谁,家乡何地,正好当面说清,也便互相了解,今后还要一道处学哩!”说完,摆手让苏秦进屋坐下。庞涓孙宾见来了新人,也忙放下手中书卷,赶快站起施礼道:“见过新来同窗,兄弟孙宾庞涓有礼了!”苏秦也忙还礼道:“不知两位学兄临堂,苏秦在此拜礼!还望今后关照,共奉聆听师尊教诲!”说的言辞维妙。

王栩自是坐于上座道:“我这两徒,一个叫孙宾,另一个叫庞涓,都是前时所收,在此跟随学武,兼学兵法战策!今日所收苏秦,却是大相径庭,将要随我学文,兼学雄辩之术,或叫游说学问。别看各不相同,均为旷世绝学,常言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国之要务,缺一不可!’可别互相轻视,由此产生隔阂,我便该生气喽!”三人忙说不敢。王栩便让苏秦,先说明国籍家事,而后再互相介绍,以便很快熟识。苏秦便遵命说道:“吾名叫苏秦,家为周国都洛阳人,年庚二十六岁,已成有家室,平日以经商为业,却方到此路过,而遇风雪逗留。今日在店中闲谈自诩,恰遭尊师训诫教诲,方知幸遇高贤大才,决心拜师学艺,不避艰难困苦,会同俩师兄同窗一道,紧随师尊身边。直到学成出道为止!绝不反悔退缩,否则甘愿受罚!”说的是简明扼要,倒也痛快爽直,孙宾庞涓却不知详情。

随后孙宾庞涓也自我介绍,见苏秦长得一表人才,可谓之美男子形象,大有富贵之容貌,且口齿伶俐,言辞美妙,也觉师尊选择不错,定是有所谋划。孙宾知其为洛阳人,自己也是在那里被师尊收下,自然是有些亲近感,对苏秦并无抵触之念,反而越觉同窗学子,当一视同仁相待。而庞涓却有些心思搅动,觉得此人虽然相貌不凡,年龄也与自己相仿,家境还算富裕门户,但却是个摇唇鼓舌之辈,别无其它本事。而觉得自己学成兵法,俨然可做将军,到时建功立业,弄的好还可出将入相,显然是高其一等!只是师尊曾明白告诫,不可相互轻视,否则要遭惩戒!他表面不敢不遵。只好是敷衍行事,表面装作与孙宾之言,并无有不同,心底里却是大相径庭。而王栩却能察言观色,知道每个人的内心想法,难于瞒过他的眼睛,自对其各有评断,只是不便明说,也是做师傅的当矜持。

这正是:为师一念收徒情,或让学子定终生。虽为试验多奇想,亦是幸运道术通。同窗一脉相共举,内涵张弛分路行。成就高低凭能为,竟令君王掂重轻。

且说王栩等在店中暂住,便让三徒闲暇时,继续削刮竹木板条,苏秦毕竟聪灵,听师尊宣布门规,也曾见过两位师兄读书,便是此物做成,心中已有底数。知道师尊要为徒弟们,辛苦立说著书,以备教读之用,心中实为感激,在去完成此事时,做的格外积极主动,削刮的非常细腻仔细,两位师兄都有所不如。王栩将这些细微之事,均看在眼里,不由心生好感,却也不露声色,还是每日继坐在客店堂厅中,闲听各地住客聊天,以获得近期见闻消息。三位高徒均有所不解,想这师傅已新收弟子,当准备著写教材用书才对,可却不以为意,却我行我素,照常闲坐,以为是师尊习以为常,自可不足为怪。其实王栩心中另有思谋,他深知若教授苏秦,师生面对,高下拘束,难有学而习练对辩之机,会对学言辩之能不利。为此原因,须再收一位高徒,才可形成互学帮促,相辅相成之利,否则苏秦孤单无伴,学速则会大打折扣,此思徒弟岂知。

也是老天眷顾,王栩的良苦用心,果然没有白费,竟让他等来了一位中意弟子,此人名叫“张仪”,也是魏国人,却是个贫家子弟,王栩并不嫌弃,却更加器重。张仪是外出探亲,只因战乱之情突发,却已全家搬走躲难,使他着实扑了个空,心中烦闷不已,回家的路费又所剩无几,归途住食没了着落,真是雪上加霜,困顿难耐。因为琐事与人发生口角,却口若利剑,辩术压雄,言辞犀利,夺占上风,那对辩之人,被他驳的张口结舌,腮鼓目瞪,只气的就差闷倒在地的份了。那对手外客,见众人大看笑话,面子上实在撑不过去,便恼羞成怒,顿时举拳撸袖,就要狠揍张仪,武斗上扳面。看那人长得比较胖大粗壮,张仪显然是要落败,却腿脚躲闪灵活,嘴上还是不吃亏,实具好斗性格。王栩在旁观看凑趣,还真佩服这个穿着朴素的年轻人,于是便走上前去解劝,说是出门在外不易,打架斗殴要吃官司,进一步万丈深渊,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互相谦让一步,何事不能了结?说的情理相合。

那人见是位老者,便也不敢再放肆耍泼,以防惹得众怒,自己更下不来台。便也赶快就坡下驴,嘴里还是气哼哼的,说要揍瘪张仪,腿上却移动了脚步,逐渐走开了事。张仪见是位老者,好意出面解劝,才使自己免了挨揍,不禁心生感激,于是忙向王栩施礼道:“多谢前辈好心助解,晚生在此叩礼了!”表现得彬彬有礼,看也是个受过礼仪熏陶的人。王栩不禁心中一动,便想到自己的急盼之事,观此人虽有贫寒景象,却具口辩之才,懂礼仪,善巧论,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是口不饶人,显些招打,却能躲闪自如,嘴上仍不吃亏,颇有倔强不屈性格,却也能灵活应对敌手,乃可造之才也!若教授得法,假之时日,定具非凡之能。于是摆手说:“后生不必多礼!也不知为何与此人发生龃龉?却仗口舌之利,轻易击败对手,不愧善辩巧语之人也!实令老夫钦佩。听语音好似是魏地人,能否告知姓氏名字?也好加深记忆。”说完和蔼微笑。

张仪一听,这老汉如此看重自己,言语中颇具好感,问话多含善意,让人亲切难拒。于是便坦诚说道;“我叫张仪,年庚二十五岁,的确是魏国人,距此地本不算远,是到邺城乡下探亲,却遭赵魏开战,到处兵荒马乱,那亲家已外出躲难,便扑空回返。这不到此处方住下,这人看我穿戴贫陋,孤单无助,便想仗着身有钱财,出言不逊,显是故意相欺!我虽贫寡,却也有骨气,哪能受其欺辱?于是反唇相讥。说他不过酒囊饭袋,胸无点墨,目不识丁,白披了张象样点的人皮,其实蛇蝎之心,歹毒恶意,欺软怕硬,不足为人!那厮恼怒难当,又说不出反驳之辞,憋屈难堪,竟要挥拳与我相斗。我看其着实凶狠,哪能吃这眼前亏?只好躲闪周旋,与其辩理,赢得大家同情,以抗暴孼非理。幸遇前辈解围,内心感激不尽,无甚礼物相送,只好行礼答谢,还望多谅为是!”说话却现窘态。王栩听了这番言辞,连连叫好,称赞道:“人穷志不短,贫贱骨不软,寒门出奇才,当在魏国选!”显为赞赏。

这正是:收徒自当配成双,单难对练迅增光。谁解其中深切意,只有教者悟忧肠。今朝恰逢善辩客,借机揽入弟子帮。衣朴家贫无妨事,只挑口才一技长。

且说王栩称赞张仪一番,使张仪受宠若惊,也意识到这老者言辞高超,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绝非凡辈,或是遇到大贤,也未可知!便连忙谦虚道:“高辈赞誉,实不敢当!自愧才浅,有负嘉许!其实晚辈少小时,也曾拜师就学,只是时日短暂,因贫辍学。后来交友跟随外出闯荡,也曾见过世面,因此敢于藐视那人,实叫长辈见笑!不敢自诩口才何如,但却不惧任何场合,便敢与人争辩,还从未落过下风!”说完自笑。王栩点头道:“我就是看上你这个专长,正欲招收个新弟子,可与原有一人,合配成双,才好对练,将教会你们雄辩游说之术。将来可登朝堂面见国君,陈述策谋,以获大用,前程似锦,不可限量!不知你愿意否?”张仪一听,不觉瞪大了眼睛,细观这老者,还真是有些鹤发童颜之貌,两目蕴光,眼露慧澈,心中实很愿意。却好似有些嗫嚅难言,竟不敢痛快答应。

王栩看出其面有难色,便爽快说道:“我收徒有个规矩,就是从不让弟子们孝敬何物,若是家中有困难,还可给予适当资助,保你们吃住不愁,花费我自筹措,无须你们费心。但要能吃苦耐劳,不惧艰辛枯燥,专心致志奋学,最终能完成学业,利用所具才华,出去施展本事,建功立业,一举成名,便是为师之愿也!”张仪听完,心说还有这等好事?看这高师尊贵之态,所论不似虚言,却也无缘由说假话骗人,于是就此相信为真。便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也正是囊中羞涩,早就缺少回家的路费,正在愁困之际,哪还有余资孝敬师尊呐?所以不好说出。其实我很愿意拜您为师,就此跟随身边学艺,本就是穷苦人,能在师尊身边,再苦再累也甘心。只是我孤身出来探亲,家中不知路途之情,恐是担心挂念,这当如何是好呢?”显得有些犹豫不决。王栩自是理解,于是说道:“若是我赠与钱币,让你回家安顿好家事,还会回来否?”等其回答。

张仪忙道:“若如此,我张仪实受大恩,岂能不报!定当急速赶回,来到师尊身边苦读,学以致用,为您争光,以报恩师授教之恩!人格所系,决不食言!”王栩便道:“我知汝有骨气,当可成为大才!就是因家中事紧,难于返回见面,我也不会怪你,也助你返回家中,不必多想回报之事。我这里依然会等你,但若半月之后,我们师徒四人,将会到西面云蒙山深谷中,去隐居修学,冬日方回这里,你若找来,恐怕就要到那里会面喽!”张仪便坚定说道:“师尊请放心!我在半月中一定赶到此处,不管遇到何等难事,也决不会错失良机的!”王栩见张仪坚决情态,深信其所言为实,于是说道:“那好!就一言为定!请随我到屋中,好见过那三位师兄弟,顺便送给你三十钱路资,也好算结店饭钱,再买一两身好衣裳,其余可留作家用。可否?”张仪大喜过望,深表谢意,便跟随王栩进入客房中。

当见过孙宾庞涓苏秦三人,王栩说明收徒情由,全都让叙礼自介,便按规排定顺序,张仪做了最小师弟,四位高徒自是亲热一番,也为使师尊看后高兴。随后王栩便让孙宾,到包裹内取出三十钱,交到张仪手中,说是其还要回乡告知亲眷,等安置好家事后,才能赶回来相会,大家便在此暂且等待,然后再进山安居。这三位徒弟见张仪衣帽简朴,定知为贫家子弟,还算礼数到位,却口舌伶俐,出言不俗,属于巧思善辩之人。孙宾即唯师是从,并无多思之念,觉得人多无妨,同窗之谊更宽泛。苏秦觉得师尊为己找伴,自有内中道理,不敢说三道四,就怕师尊不悦!何况见张仪与己科目类同,今后共学对练,当会非常有趣,定可快速提高技艺,总算是件好事,也便欣然接受。

只有庞涓心中,却大不以为然,虽然表面也算热忱相待,可私下却对孙宾说道:“师傅也真是操劳过度,又给咱们找了个学友,我以为是武伴同仁,却又是个摇唇鼓舌之辈,有何大用哩!我看其油嘴滑舌的样,便不很欣赏,哪有只靠嘴皮子抹油,便能干成大事的呀?说是回去告知家亲,安顿后返再回来,别不是骗了师傅的钱,便一去不回头吧?”孙宾即忙道:“我看你还是少说点,小心师傅知道,会对你不利!叫我看这位小师弟,还是个能有作为的人,要么师傅会轻易看上?要说去而不返,我想更不可能,凭师傅的观人判定,当会准确无误,要么还能给人算卦看相哇!”庞涓一听,不觉一愣,知师傅确实高深莫测,真是不敢胡猜!于是说自己不该瞎想,让孙宾不可说出,谨防师傅知道印象受损,孙宾自是答应,却因友情渐深。

其实每人所思,王栩自有判定,只是不轻易透露,也是在不断观察每人脾性德行,以此决定如何对待,就连教授所学,也是有所侧重,采取区分不同之策。表面还是一视同仁,不分彼此,暗中也有自己的打算,这也是因人施教之道,旁人无可非议。再说张仪返家,将探亲之事由结果,详细告知家人,又说要外出学艺,已拜高师,无成不回,家人见其志坚意决,不便阻拦,在安置好家事后,张仪便急速返到朝歌城中,面见师尊同窗,用时不过十日。王栩很是高兴,其他三徒见张仪诚实可信,也觉师尊看人之准,竟非同一般,尽都不敢再言,庞涓虽不以为意,却也不好再对孙宾嚼舌根,就此都相安无事。此后于春暖花开之时,王栩师徒五人整好行装,便一同进山入谷,回到隐居之地,几人齐心协力,在此著书教学不缀,竟是按部就班。

这正是:依仗利口善雄辩,

却令高师刮目看。

本为欺人反被欺,

何奈唇枪与舌剑!

气急败坏举拳打,

巧遇躲闪难逞现。

喜有贵贤收爱徒,

救困扶危力解劝。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