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三十八章 虚张声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明朝当小兵 ”查找最新章节!

余家书房之中,刘汇和师爷面面相觑,他们不懂兵法,但这几句话还是懂的。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这几句话的意思简单说来,善战者总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而不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余水成捻须思忖,而刘汇则是为难道:“小兄弟的意思,本官不是很清楚。富户粮商,其据良田百千顷而囊佃户百千户,又聚以成团,官府一旦动他,他便一力撺掇手底下的佃户闹事,给官府添堵。想要动他们,何其难也?”

杜修明微微点头,但心里在想,那些粮商再怎么闹事,也只敢和官府闹,不敢和军户闹。只要官府和卫所配合得当,就能演上一出双簧,杜修明回到:“在下有一驱虎吞狼之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余水成、刘汇俱是点头,杜修明笑道:“在我原来的家乡,有一种人教炒家,先买下一堆烂货,用这些烂货虚张声势,巧立名目,将这些烂货包装得很完美。再拉拢官府,蒙蔽视听,勾结大户来回买卖,将这些烂货炒得天价,吸引游资进入。”

“等价格炒得足够高了,炒家便立即卖出换现,而那些跟风买的人这时才发现,这东西根本是不值一文,但为时已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唔……”余水成问道:“修明,你家乡是哪里的,老夫这辈子南征北战,怎么就没听说过这些事呢?”

“这,这不重要。”杜修明遮掩了过去,道:“重要的是,现在官府和卫所,就能当这个炒家。咱们先拿出一块寸草不生的盐碱地,造册在县衙的名下,然后放出话来,说要卖出去换粮食,值五千石,这是第一步,虚张声势。”

“不不不,本官知道你的意思,但虚张声势,是需要时间的,眼下的时间根本不足了。”刘汇摇头道。

“别急啊,你听我说完。虚张声势之后,县尊大人摆出一副痛恨那些粮商,就算贱卖也不卖给他们的样子,吊着他们的胃口。然后联系卫所,运两千石粮食入城,县尊可尽快拿着这些粮食,押送前线。他们见到了,定不会有疑。记住了,一定要让他们知道,县尊的田地,被卫所压价压得狠。”

“再让卫所放出话来,他们愿意将这些田地倒卖出去,起价四千石。卫所和那些粮商之间虽有怨隙,但生意还是做得下去的。那些粮商,定然趋之若鹜,为了这一片田地,还要起内讧,互相抬价。等到价抬得足够高了,卫所将那土地卖出去就行了。但事先不将地契拿出去,让他们先交两千石以上的定金就行。”

众人听了,逐渐明白了,杜修明这就是用一块破地方,换回来了两千石粮食。而且官府、卫所都没亏,卫所那边定金交得高一些,还有可能赚到一笔。

要说这破地,都是石头山和盐碱地,刘县令手里一大堆,白给出去都不心疼,何况还解了燃眉之急。

这个计策有两个优势,一是那些粮商,绝对想不到官府和卫所勾搭在了一起。二来是,粮商的交易是和军户发生的,就算他们再大的怒火,也不敢让手底下的佃户,冲击卫所。那可是夷三族的谋反罪,这些粮商只能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吞。

刘汇想清楚了其中的利弊,道:“小兄弟这个法子不错,只是,这恐怕要让卫所的弟兄们背一个骂名了。而且,卫所凭什么配合本官呢?”

杜修明摆摆手道:“骂一骂而已,又不掉块肉。有我师父在这里写信,卫所又能借机赚一笔粮食,怎么会不愿意。县尊要是实在觉得过意不去,可以卖点上等的田地给卫所嘛。当然了,这一切都得我师父答应。”

这时大家都看向余水成,余水成的脸色,可不是很好看,他这一辈子,最讨厌这种阴谋诡计和撒谎了,杜修明两条都犯了。但余水成算是君子,十分念百姓的苦楚,又加之这是对付那些奸商,一时不知如何抉择了。

想了半天,余水成点了点头道:“刘县令,就依此计而行吧,老夫可以为你写这一封信,但别人答不答应,老夫就管不了了。”

刘汇站起身来,千恩万谢,这个燃眉之急要是解了,他刘汇便是死里逃生。大灾之年,有他的赈灾,别的县的难民都到了这里,在他治下,人口定是增加不少。这样一来,刘县令的政绩就好看许多了。

取了信,走到门口,刘汇看向杜修明,道:“小兄弟,你这个计策,解了刘某的困难。他日若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你就来县衙找本官。不过,本官不到一年,又要走了,一年之内,本官定会报答你这次的恩。”

“岂敢岂敢,在下出这个计策,非为县令,也非为自己,而是为了怀柔县的百姓。”

“告辞!”

杜修明转过身来,只见余水成脸色铁青,沉声道:“修明,你可知老夫最讨厌的两件事,是什么吗?”

一见这阵势,杜修明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不过,他不是别人眼前年少单纯的少年,在他心里,可是住着一个在职场上勾心斗角多年的腹黑男。杜修明已经料到了,余水成对他早晚会有这一问,故而他已经想过了说辞。

杜修明慨然回到:“我知道,马前辈跟我说过,师父这辈子痛恨撒谎和耍阴谋诡计的两种人。”

余水成点点头,语气之中带着一丝责备,更多的则是苦口婆心的劝告,道:“不错,行军打仗,不是靠一个人多厉害,而是众志成城。一点谎言都有可能导致吃败仗。双方交战靠实力,阴谋诡计是剑走偏锋,不能长久,修明,你要慎记啊!”

杜修明心中暗自叹惜,余水成虽然经验丰富,本事不小,但爬的位子稍微低了一点,只到百户。故而他的经验,都在百户以下的,说的也没错。

但杜修明来自知识爆炸的年代,对毛氏兵法可是有所钻研,既刚且柔,阴阳并举,这就比余水成的眼界高了不少。

便大胆子回到:“我确实觉得师父说错了。孙子兵法上的第一句就说了,兵者,诡道也。我以为,撒谎也好、阴谋诡计也好,都不算十足的坏。重要的是,分清楚敌友。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师父,修明不是忤逆您,这是我的心里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