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九十七章 光荣退休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明朝当小兵 ”查找最新章节!

赏功大会之上,俞谏一项项奖宣读下去。按照往年的经验来看,这一次平定山东王堂叛乱的封赏,要重不少,朝廷这是花了真金白银的。

凡参战者,就算寸功未立,也有二十两打底。当然,这二十两就不是白银了,有时候是纸钞,有时候则是布匹、粮食之类的折色。

真有立一点功劳的,才能得到真的银子。可一轮宣读下来,从头功到首功皆有封赏,可偏偏没听到杜修明和杜安边的名字。

张荣、杨弘二人,揣着沉甸甸的钱袋子,又各自扛着一大堆东西过来,脸上写满了高兴。杜修明、杜安边父子俩,坐在篝火旁边,食不知味,只见杜安边道:“这也太不对了,修明立了三个头功,怎么一文钱也没有?”

杜修明回到:“一个小小的兵丁,立了三个头功,朝廷兴许以为,这并不是真的,就把我给踢出去了吧?无妨,无妨,我那些功劳,有些投机取巧。张大哥、杨大哥得了如此厚重的封赏,才是应得的。”

张荣与杨弘对视了一眼,摇头道:“少东家,当兵吃粮,杀敌领赏,这自古以来就是天理。依我们看,杜旗总和少东家的封赏,应当还会更大。”

话音刚落,只听得俞谏从手中又取出一封文书,举杯请大家先敬一杯酒,然后才缓缓道:“方才本官念的,是朝廷的封赏,但只是兵部下的文书。本官这里还有一封封赏,乃是内阁拟文、大内批红的文。大家听好了!”

“夫布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杜安边、杜修明父子为朝廷效命,杀敌报国,颇有功劳。念其父子二人相依为命,特免杜安边之军役,以从六品忠武校尉、百户致仕,杜修明继父业为冠带总旗,准入京武举。赏银二百两!”

“什么?升百户,从六品忠武校尉致仕?”广武卫所这数千人,皆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接着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杜安边与杜修明这边。这一下,杜安边成为了全场目光聚焦之处,红扑扑的脸上,不知是火光还荣光。

到杜安边这个年纪,还能升百户赐忠武校尉致仕,真可算得上是享福了。看杜安边这个身板和年纪,至少还有三十年的清闲日子可过。说到这个,就连俞谏也是羡慕不来的。更何况,其子杜修明顺利成为了总旗,虽是带冠,但待遇可是一点不差。

在羡慕和嫉妒的情绪中度过之后,周围的人皆是缓过气来,纷纷对杜安边道喜,两轮三轮的酒喝下来,杜安边便醉得不省人事了。剩下赏的那些金银财宝,则只能让张荣、杨弘二人代为领了。

朝廷直接赏银二百两,这二百两是真真切切的到杜家手里。在此之外,还有兵部的赏、都督府的赏、卫所的赏,层层叠叠下来,这一大堆东西,足够杜修明和杜安边一辈子花费,是让杜修明能多娶几个勤俭持家媳妇的那种一辈子。

杜修明看着这一大笔钱,心中不由想到了一句话,“皇恩浩荡”。但仔细想来,这些是他们父子俩出生入死,杀敌换来的。只能说当今朝政,还算清明,至少不会亏待了底层那些真正杀敌之人。

一夜无话,次日,杜修明在卫所领了引试的凭证之后,又拿出来一部分钱,在卫所里买了两匹好马。这两匹马,比不得军马,可也仅次于军马,就是一些次等的官军里,这马也能充作军用的。

杜修明家里还有一匹小马,那是从崔明贵手里赢回来的。但那匹马还太小了,当不了坐骑。

这次比试,杜修明深知自己马术不足,将来在战场上,肯定会吃大亏。胜败乃兵家常事,他得保证自己在兵败的时候,能够骑上马赶紧走。骑着马的时候,还能用弓箭击退追击的敌人。

马术,可是保命的。由此可见,比那步射、体术要重要得多了。

清点好了东西,张荣、杨弘帮忙集好了杜安边原来总旗底下的人。朝廷虽然注重兵将分离,刻意让总旗与手底下的兵分居数地,但管得也不是太严。每每行军打仗的时候,一个总旗里的人基本是不变的。

这样一来,若有人阵亡了,也可方便收殓,照顾其家小。对杜安边手底下的人而言,杜安边就是他们十多年的老领导了。而今朝廷下了文书,让杜安边升为百户致仕,那下一次出征的时候,便不再是杜安边带着了。

杜安边对底下人十分好,若真换了别人,还真不好说。在回怀柔的途中,杜安边才从醉眠之中醒来,醒来之后,直呼头疼,受不了颠簸,叫众人停了下来歇息。

借此机会,便有人问道:“杜旗总,不,杜百户。眼下你不再是旗总,而少东家又是带冠总旗,若是又有战事,我等不知何去何从,为之奈何?”

杜安边叹了口气,叫张荣去路边的林中,找了几株草药,丢在嘴里嚼。这草药是能解酒,缓解头痛。杜安边一边嚼草药,一边思考,众人盯着他的嘴巴。

只见杜安边将嘴里草药吐掉,目光清明了不少,开口到:“你我兄弟行军打仗多年,应该都清楚,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就算没有这件事,杜某迟早有一天要离开。咱们旗里,有几个小旗,还是能办事的。我回去之后,写信给俞督军,让他选择一下,提拔其中一位,你们今后便跟着他吧。”

其实杜安边知道,自己手底下五个小旗,有三个小旗资历和年龄都足够了。如果压着他们,让他们继续听杜修明的话,那就是阻拦了他们,那无疑是给杜修明挖坑。杜修明的位子,已经到了总旗,本事也有了,只是手底下缺人。

也唯有这个,杜安边给不了杜修明,真兄弟,都是自己心换心交来的,谁都给不了。

接着,杜安边又道:“张荣、杨弘,你们二人与修明一同过了引试,要去朝廷参加武举,故而你们二人,暂时还跟着修明。等去了京师,夺得次第之后,你们三个人再自己去商量便是。”

只见张荣、杨弘拱手道:“杜旗总放心,我们的命是杜旗总救的,修明永远是我等的少东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