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二百零三章 这个担子我担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唐胜啊,你这些日子在寺庙里念佛,悟到了些什么?”杜修明还不知道唐胜将徐家给灭门了,开口问道。

“主子,这些日子,我没在庙里。主子刚进考场没几天,我就明白了。主子是慈眉善目的菩萨,我是怒目的金刚。我这辈子,只有跟着主子才能活得像个人,离开了主子,就成了没根的树,会死的。”

唐胜十分诚恳地说道,递上了杜修明给他的佛珠,那佛珠可不是地摊货,是杜修明迎接太后回京之时,那些沿途官员送的。但这佛珠,杜修明也不大想要,便开口道:“这佛珠你就留着,时常念念佛,杀杀心中的暴虐,多点仁心。”

这些鬼话,对杜修明没用,可这个时代的人,还是相信神佛的。但唐胜带好了佛珠,拍了拍衣服,站起来道:“主子,我心里也没什么暴虐了,主子不在的时候,我正好去报了仇,正要跟主子说这件事情。”

杜修明心里咯噔一下,唐胜用这种语气说出来,那还能有什么好事?在武举科场之中待了这么多天,本想着去趟宫里,就能回家了,现在一看,似乎还有大事。街上自然不是说话的地方,三人找来了酒楼,先好好吃了一顿,才让唐胜说事。

唐胜将事情前因都说了一遍,听得杜修明也眉头紧皱,仿佛也和那人有深仇大恨似的。看到杜修明脸色如此,唐胜才道出了事情的后果:“这件事一直在心里憋着,不好受,这次我去兴济县,就将仇报了,还顺带着除了当地一个恶霸。”

杜修明越听越觉得玄乎,问道:“恶霸?那倒也是为民除害的好事,兴济县,这个名字,我挺熟悉的,那恶霸叫什么?”

张荣也跟着道:“不会是姓徐吧?”

唐胜点头道:“对,就是姓徐。那个姓徐的,在当地可是个大户,不仅赶走了县令自己当,还欺男霸女,将一县赋税,都收入自己囊中。我那仇人在他家里当教头,我过去报仇,被徐家的人拦住了,一路杀了出来,还点了徐家的宅子。那徐家活该,火烧了一整夜,愣是没有人过去救火。”

说起了这事,唐胜还有些起劲。报仇回来之后,他又去庙里装模作样,还不知道自己捅了天大的娄子。可杜修明的脸色,可就黑了下来。若说生气,杜修明似乎又不生气。

兴济县那里,杜修明吃了闷亏,唐胜这件事,还算给他出了口恶气。更何况这件事情,还间接地牵绊了张家,让杜修明在武举之中,大获全胜。若论及功劳,削弱张家,这便是最大的功劳。只不过,可不能给唐胜谈功劳。

杜修明看着还不知事情轻重一脸无辜的唐胜,叹了口气道:“你可知道,你灭的那徐家,乃是张家的亲家。张家要是追究下来,别说是你了,就是我也顶不住。”

唐胜这才后知后觉,惊出了一身冷汗:“张家?可是张太后一家?哎呦呦,这可算是毁了,京城四霸之中北霸天安禄荣,在张家面前,也不过是蝼蚁而已,那我……主子,我没留下多少痕迹,应该不要紧的。”

张荣和杜修明对视了一眼,皆是笑了起来,杜修明这时又道:“这件事情,你不用放在心上了,你既是去报仇,合乎情理,灭了徐家,对百姓倒是做了点好事。既然如此,我把这个担子担起来了,但这件事情,绝对不可再告诉别人,若是传出去了,你的命,可就没人保得住了。”

唐胜不敢多说什么,只是点头应承。杜修明抹了抹嘴,一看天色,道:“张荣、唐胜,你们先回酒楼,唐胜去找杨弘,让他给你派活儿便是,我还得进宫一趟。”

吩咐完之后,张荣、唐胜转身离开,杜修明则是只身前往宫中。武举考完了之后,杜修明便换上了以前的行头。穿着这身行头,他出入宫廷禁苑,都不用出示什么令牌了。大内之中,早已是传开了杜修明认了蒋太后为干娘的消息。

张太后还没有完全失势,杜修明和天子这干兄弟的身份,含金量还不大。即便如此,内廷之人见了杜修明,也都称一个“小千岁”。杜修明轻车熟路,来到了武阁,照常来说,朱厚熜若不在太后宫里,一般就在这里。

杜修明一进门,别的没看见,只见着门口跪着一个太监,嘴唇发白、双眼紧闭,满脸像极了脱水的茄子,身上还裹着一件厚厚的棉袄。杜修明抬头一看,好家伙,这人顶着太阳穿着棉袄晒到了这个时候,还能活着吗?

此时的杜修明,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良知,下意识解开了腰间的水囊,递到了那人的嘴边,灌了一口。那人好像是回了一丝气,眼睛微张。可在这个时候,武阁之中匆匆跑来了几个太监,叱喝道:“谁在这里多管闲事啊?”

杜修明望了过去,看对方的衣着,不过是普通太监罢了,便冷冷地道:“我是杜修明,过来找陛下说点事情。这人犯了什么规矩,让他受这等折磨?这武阁可是陛下常来的地方,若是他死在这里,怨气不散咒了陛下,你们担得起吗?”

那几个太监一听,吓了一跳,回到:“原来是小千岁,这人瞒着老祖宗将武举名次报给了陛下,弄得陛下没吃好饭。老祖宗便罚他跪在这里,要消消他的气焰。小千岁,我等这就将他挪到别的地方跪着。”

葛景?杜修明仔细看了看眼前这太监,仍旧于心不忍让他晒成人干,便挥挥手道:“算了,这若是让陛下知道了,谁都没好果子吃。告诉葛景,就说是我求情了,你们把这人抬下去,请个会医的人看看,千万别让他死了。”

那几个太监不敢违拗,低声遵了,将吕参带了下去。而在武阁之上,葛景看到了这一幕,疲惫的眼神之中,露出了一丝轻松:“吕参的命,多亏了这位小千岁……来人,去告诉吕参,他死过了一次,让他改名吕芳,要知恩图报。不要在宫里待着了,就遣到楚王府安禄荣手底下办差去吧。”

杜修明当然不知,自己随口救了一个人,乃是后来的司礼监掌印,堪称宫内宰相的吕芳。朱厚熜不在武阁之中,杜修明打听了之后,才知道朱厚熜既不在武阁,也不在太后宫中,而是御花园。

朱厚熜在这里,也不是赏花的,只见他抓着一群太监,挖开了一座院子,在这里大兴土木。朱厚熜对那群太监,破口大骂道:“再给你们一天,要是再建不好这能冲水的茅房,朕就让你们都到浣衣局去!”

众太监瑟瑟发抖,却满脸无奈道:“主子爷,奴婢等实在是建不出来,要不这样,奴婢等挑水,亲自给陛下冲茅房。”

朱厚熜摇头道:“那怎么成,要是让你们冲水,朕还建这茅房做什么?朕不是让你们去杜家酒楼打探了嘛,你们都打探到哪里去了?朕要的是那种,转一下开关,就能冲水的那种。再说了,杜家酒楼的水,都是挑上去的嘛?他们哪来那么多伙计?”

底下的太监赶忙解释道:“陛下,也许是他们晚上偷偷挑上去的,奴婢听说那杜家半夜常常传来鸡叫,他们东家就催着伙计上工了,一定是这样!”

杜扒皮?杜修明总算是听不下去了,走到那花园里,笑道:“皇上,你要建那种能冲水的茅房,何必找他们?”

在场之人,皆是惊讶地看了过来,朱厚熜半是惊喜,半是不好意思,道:“原来是修明来了,你武举刚结束,怎么不回家里去看看。”

杜修明道:“武举科场上,出了些事情,臣想尽快告诉皇上。更何况,臣也找到了几个可用之才,特来将名册给皇上。”

朱厚熜听了这话,心里暖暖的,便吩咐道:“修明,在这里,你用不着开口臣闭口皇上的,没外人。这院子里原来的亭子,被朕给推了,朕想仿造你家酒楼那个茅房在这里再造一个。”

“你那茅房,新鲜着呢,用不完的水,干净得很,现在京城里不知多少人,为了去瞅瞅你那茅房,专门在酒楼定席。可不论是工部的,还是宫里造办的,都琢磨不透,你那茅房冲水,到底从哪里来?”

“井里,从井里抽水。”杜修明回到,可朱厚熜和那些造办的太监,全都一脸蒙蔽。

啥叫抽水?没听说抽水的啊,只听说抽孩子的嘛!拿什么抽?抽刀断水水更流?拿竹子?棍子?鸡毛掸子?往死里抽水,就能让水自己跑到天山去?不合理,这完全不合理,四书五经里没这样的话!

杜修明知道他们不懂,也不会懂,便道:“过些日子,我带几个人到宫里来,让他们建造就行,简单得很。”

朱厚熜点了点头,道:“修明来了,那咱们就到一边去谈正事。这次武举,内阁拟定你为状元,朕的意思,授你为正三品昭勇将军,任五城兵马司都督。如此一来,京中治安、警卫全由你负责,除四霸,还百姓太平的时候,就到了。”

杜修明略一诧异,回到:“我此次前来,正是为了此事。但除掉四霸之前,还得先稳住朝局。我听说张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