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上朝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真是开眼了,竟然在这里遇上了你!”何孟春板着脸道:“不错,本官就是何孟春,就是本官参的你十大罪状!”

嚯,有趣有趣。本来困意绵绵的众官员,一听这个,可算是来了精神。一个是京官之中第一嘴炮,一个是京城里名声大噪的兵武状元。这俩人都在一起,定会斗出意思来。

只见杜修明先是惊诧,随后一脸坏笑道:“呵呵,想不到何大人还有这种经历,更没想到何大人的眼是小刀拉出来的,谁给你屁股开的眼?”

何孟春意识到自己的话有问题,脸色更加沉了,一副教师爷的古板,道:“巧言令色之徒鲜仁矣,本官不与你作这些无用之辨!”

杜修明转头向众官员道:“诸位都看见了吧?本官问何大人屁股是谁开的眼,何大人故意不答,顾左右而言他。”

这下众人笑了,这武状元倒也还读过孟子。何孟春瞪了一眼其他人,众人皆是低下头去,何孟春接着道:“你尽管在此胡说八道,等到了朝堂之上,本官要用煌煌之言,骂你一个狗血淋头!”

杜修明装模作样在脸上擦了擦口水,一脸惊讶地道:“何大人,原来你嘴里的口水,竟然是狗血?哎呀呀,和在下争辩,还用不着这么吐血吧!”

何孟春被杜修明的市井辩论,弄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他是侍读学士,自然精通经义,平时与人辩论,何尝落过下风,故而何孟春十分好辨,和杜修明之前教训的那个顾静夫一样,不论对错他都要辩论,黑白颠倒也不管,弄得这些个京官见他都怕了,面上尊敬,心底厌恶。

可说白了何孟春这种人,就是好胜而已。侍读学士,可是作为阁臣培养的。可要往上爬,这头一遭要压住的,就是心底的好胜之心,要锋芒内敛。况且要当阁臣,是要团结人的,不是四处得罪人,不少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这何孟春前途也就在这里了。

好在这个时候,门外有太监过来传话,说开始入朝觐见了。何孟春趁机走开,丢下一句朝堂上见真章,转身不见了。其余众官全都过来揶揄,道:“杜大人好舌辨,能将我大明第一雄辩之人说得哑口无言,我等佩服。不过,待会儿朝堂之上,这些市井之言恐怕不能说了,否则礼部堂官可要抓你的把柄。”

这里面就有礼部郎中,其余官员揶揄杜修明,实则是在指桑骂槐,暗讽礼部平时管朝会礼节太过于严苛。杜修明不清楚这些文官之间的弯弯绕,却对刚才的提醒上了心,拱手回到:“多谢提醒,杜某一定慎言。朝堂之上,他有他的高头讲章,我也有我的正大之论。”

众人不言语,皆是低着头往宫里走去。鸣鞭之后,文班靠左,五班靠右,另外有勋贵班居于右,而稍前于武班。在这里要行诸多礼节,上御道要一拜三叩,进大殿之前要五拜三叩,然而杜修明却有“免跪”的殊荣,故而一路只是步行而已。

毕竟杜修明认了太后为干娘,乃是当今天子的干哥哥,见了满朝文武,都只需拱手,行一个寻常礼节而已。只有见了内阁几位阁老,方才要以师礼待之。这就相当于杜修明在这宫里,只需要正常的尊老爱幼就行了。

杜修明这等举动,自然让周围的官吏十分诧异。但大家都不敢说法,从待漏房到大殿,都不准咳嗽、吐痰,要目不斜视,垂首碎步急走而入。有殊荣的阁老、大臣、勋贵、亲王,外加一个杜修明,则另说了。

上朝时,如边关有急报,则先议边关的事情,当然主要还是打了胜仗之类的事情,用来“张国威而昭武功”。杜修明在人群里听着,边关打了几场小胜仗,但自己的损失也十分大。特别是北边的长城,亟需修缮,不然可挡不住这鞑靼人连年进攻。

听到这里,杜修明真想提兵前往北边,和鞑靼人较劲一番。但理智一想,大明和鞑靼其实势均力敌,如此旷日持久的大战,需要的国内支持,至少是京城里支持。杜修明在京城布局这么多,就是为了将来有一个能源源不断输出粮草和兵源的大本营。

议了兵事之后,就是六部、五寺开始议事。谁要发言,就轻轻的咳嗽一声,这称之为“打扫”,然后出列奏事。有的时候,还要额外挑选声色好、声音洪亮的人唱读奏章,以达到“美观瞻”的目的。

这一堆议事,杜修明听得那叫一个昏昏欲睡。一件十分小的事情,非要用四六骈文八写成一篇拗口难懂的八股文。杜修明在孙祖寿那里学了几天,能读得懂四书五经了,可要听这八股文,那还远远不足。

等了许久,总算在一声轻咳之后,听到有人大声道:“臣侍读学士何孟春上《请罢杜修明以安天下疏》,臣以为杜修明有十大不可恕之罪!”

说罢,御座之上,忽然听得一金杯掉落,朱厚熜开口道:“弹劾杜修明?十大罪状?何学士,你为何要弹劾杜修明?”

听了天子的声音,群臣竟顾不得礼仪,小声议论起来。平日里,朱厚熜可是一语不发,只在御座上安心听政。今日忽然说话了,却是为了杜修明来的。杨廷和从班中走出,拱手道:“陛下,明君善听。大臣奏事,都请陛下听他说完,再辩真假是非,广而议之,而定夺结果。”

底下的太监,将金杯捡起来,叫人撤换。朱厚熜沉默了片刻,开口道:“那好,何学士,你说吧……”

这个时候,大臣都低着脑袋,掌管礼仪的人,也只能盯着大臣。能环顾全场,看到杨廷和、何孟春以及天子脸色的,便只有立于阶下的太监。那太监察言观色是十分有经验的,扫了一眼,心底便猜了个大概。

向杜修明发难的戏码,估计是这何孟春下的赌注。天子眼前的红人,杜修明算一个,其次就是这个侍读学士何孟春了。

何孟春通今博古,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给朱厚熜解读经典。再加上何孟春本身年轻,在“大礼议”事情上比较灵活,故而得到了朱厚熜的好感。故而朱厚熜经常拿一些政务出来,向何孟春讨论。

可一山不容二虎,朱厚熜讨论政务时,却经常提起杜修明来,还说出了许多杜修明的“歪门邪道”,可关键的是,这些歪门邪道,竟然还与现实吻合。这对何孟春来说,不论是地位还是传统儒学理念都受到了极大挑战。

发难杜修明,正是何孟春的险棋。将杜修明逐出朱厚熜的视野,将来能在朱厚熜眼前忽悠的,就只剩下他了。可何孟春并不知道,杜修明如今还是杨廷和要用的人,更不知道,杨廷和早就想收拾他了。

何孟春搞什么另起帝庙,与历代先帝分开祭祀朱厚熜亲生父亲的事情,杨廷和早就清楚了。“大礼议”,绝对是杨廷和与朱厚熜都不会让步的事。何孟春给朱厚熜出这个主意,那就是犯了杨廷和的大忌。

这一大早,杨廷和在路上遇见了何孟春,敲打了一下他,希望他能迷途知返,将奏折撤回去,不要把事情闹大。可何孟春一大早跑到待漏房,十分神气地吹自己在路上和阁老交谈了几句,显然是没能意会到杨廷和的敲打之意。

加上在待漏房,被杜修明那么一刺激,何孟春毅然决然将奏章拿了出来,何孟春将杜修明的罪状,一条条念了出来:“大逆不道之罪三,其一,杜修明私养仆人数百人,藏兵器禁物,图谋不轨;其二,目无天子,蔑视朝廷礼法;其三,里通洋夷,崇洋媚外,引入奇淫巧技,动摇国本和京师风水。”

“专擅之罪三,其一,擅授官职于恶匪,以至于京中盗贼猖獗;其二,擅将兵马司吏员裁撤,以至于兵马司政务怠废,民怨沸腾;其三,擅募民役,不问出身,目不识丁者充于官衙,鸡鸣狗盗之徒溢于府堂。”

“欺罔之罪二,其一,截留京师税银,不知去向;其二,为脱干系,与顺天府知府万镗联手,将鬼怪之案情压下,强说为谣言,至今百姓仍惶恐不安。”

“狂悖之罪二,其一,曲解圣贤之言,巧言令色,辱骂举人,攻讦文章治国之国策;其二,成婚之日,逼迫京师官员贺喜送礼,几同受贿。”

阶下立着的太监,看了看朱厚熜,越听脸越黑。太监心里暗笑,一个讲故事的侍读也敢和天子认的干兄弟争宠,真不知自己几斤几两。又看了看杨廷和,此刻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放手让何孟春去作死。

而杜修明呢?十分认真的数着手指,大逆不道之罪三,专擅之罪三,欺罔之罪二,狂悖之罪二,正好是十大罪状。唔……这何孟春,还真能搜集啊。只不过,这里面有些东西,他一个清流,不可能关注得到啊。

杜修明颇为好奇,看向了勋贵班那边,难道是张家又玩了阴的?料他们也不敢,毛纪去兴济县查案还没回来,张家估计不会跳出来找打。朱厚熜听完之后,并不说话,而是杨廷和转过身来,道:“杜修明何在,出班回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