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三百零六章 江南图景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太湖附近的芦苇荡中,唐胜拎着两只湖鸭一提酒,咣当咣当走过来,对着杨弘道:“兄弟,你是杜大人被罢了官,还能到江南来吗?他要是来不了了,这万把根好木料,可没处用啊。”

杨弘接过鸭子,丢到热水里头开始拔毛,一边还道:“少东家是天子钦点的武状元,还是天子的左膀右臂,只要天子还在,他早晚能重新启用。咱们在这里,有吃有喝有钱花,等着就行了。”

唐胜闻言,脸上有一丝不快之色。唐胜在京城刚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就被杜修明派来了江南。本以为在这里干一票之后,再回到京师之后,就能出人头地,不用再与鼠辈为伍了。

可千等万等,没等到杜修明到来,反而是等到了杜修明罢官的消息。

唐胜一开始跟着杜修明,一是畏惧,二是赌徒心态。如今杜修明被罢官之后,唐胜的心思就有些动摇了。杜修明若是就这样起不来了,那他唐胜可得早做打算。

没有杜修明罩着,唐胜仇家过多,而且得罪过朝廷,一旦身份和行迹暴露,盯上他这条命的人,绝对不再少数。其次,没了杜修明之后,他再回到京师,可就无法在三教九流中呼风唤雨当大哥了。

唐胜现在还不知道出路是什么,但一想到这些事情,他就开始不安。这时候,有两个小弟走了过来,拱手道:“二当家,三当家,外头黑龙寨的人过来下帖子,约定冬至那天,在黑龙寨给他们大当家贺寿。”

杨弘往鸭肚子里塞着果脯,直接回绝道:“去告诉他们,就说咱们水寨做的都是正经生意,而且大当家不在,不方便过去。”

倒是唐胜连忙阻止道:“别别别,杨大哥,去贺一贺寿无妨的。咱们水寨在这十里八乡,也算是崭露头角了,周围那些寨子,都知道咱们。要是不去,得罪了人,今后就做不好生意了。”

杨弘迟疑了片刻道:“少东家有嘱咐,我们在这边可以拉起一股势力,可事事要有底线,更不能骚扰百姓、与官府作对。那些水寨,都是恶霸水匪起家,平日都染了打家劫舍的事,和他们有勾连,我怕官府误会。”

可杨弘一看唐胜和前来报信的小弟,再看四周其他听到声音的小弟,他们脸上无不透露着想去的心思。其实,既然都落草起水寨了,离成为真正的贼寇,也就不太远了。

当初杨弘和唐胜打下这座水寨,其中一部分就是水匪,到后来慢慢招揽人手,可新进来的人,从身份上也认为自己是水匪,只是和其他水匪不同,他们是“义匪”。

义匪也是匪,黑龙寨是本地水匪诸寨中的龙头,他请大家过去做寿,岂能不去?不去就是不给面子,到时候黑白两道都不讨好,就麻烦了。

唐胜隐隐觉得大家支持自己,而他也想到。万一杜修明来不成了,那自己占据这一方水寨,还有杜修明给的大笔钱财,照样能够混得风生水起。到时候改名换姓,倒也不怕京师的人真追杀到这里来。

于是唐胜劝道:“杨大哥,大当家的一时半会,也到不了这里,我看权且先答应下来,看看情况再说。若到时候真不方便出席,就送礼过去。人不到就算了,礼不到就不太合适了。”

杨弘权衡利弊,点了点头,继续烤着自己的鸭子了。唐胜笑呵呵去外面招待黑龙寨的人,可杨弘心里却嘀咕起来,暗中写了密信,派人送杜修明去了。

杜修明让他们先过来筹集木料,是为了打造战船。一艘战船,就要四千根上好的木料,上万根木料,也只够两三艘船的。

若是海战,动辄几十艘战船,那还差得远着。杨弘心里也担心,万一杜修明起不来了,他可压不住这边的人,更要忌惮黑龙寨。黑龙寨在这太湖边上是个奇怪的存在,不仅在官府有人,更是有门道买到火器。

水匪有了火器,在同行里就成了出类拔萃的存在。相互火并起来,胜算是十拿九稳的。

故而这太湖边号称七七四十九水寨,都给黑龙寨一个面子。杨弘打下来的这个,排在四十九号水寨外面,本引起不了谁注意的。可新近杨弘和唐胜招兵买马,运货的时候和其他水匪打赢了几次,才变得有名起来。

这都司俞谏,也已然到任浙江了。浙江、福建临近澎湖、琉球,历来都是倭患最重的地方,抗倭也就是本地军民最重要的大事。俞谏到任,头一件大事便是捋清楚本地的权力网。

浙江巡抚乃是一把手,全称巡视浙江等处沿海地方兼清理浙闽盐法,暂时无权管辖军务。现在是右佥都御史许庭光,且又加提督漕运一职。故而虽未掌握军权,可说句话下来,俞谏是不敢不听的。

其次是布政司赵鉴、按察司王凤云,按说这几位,全都无权真正管住俞谏,但谁发话下来,俞谏都得听着。但在这几个人上面,还有一个存在,可以长臂管辖,那就是应天总督张经,可远程管辖。

故而俞谏到浙江来,先去应天府南京拜访张经,然后才是许庭光、赵鉴、王凤云。

可拜了一圈上司,俞谏才发现,最让他头疼的还是下面人。这边将领一个个位崇心骄,而且插手盐业,一个个早就不是打仗的人了。只不过,倭寇骚扰,经常让他们的盐业受损,他们才有气无力打一打倭寇。

在他们看来,倭寇上岸,不过是掠夺些百姓罢了,又不可能上岸占据州县,无须担心。留着倭寇在,朝廷就不敢动他们的蛋糕,如此一来,他们不仅可以年年杀倭寇赚取军功,安排子孙进来,还能继续用贩运私盐赚大钱。

比起他们,河南都司裘盛赚的那点钱,才是真的辛苦钱。俞谏到任都司之后,这些将领,只是阳奉阴违、面和心不和罢了。

俞谏更头疼的是,朝廷有密旨,让他过来这边,别的先不急着做,最要紧的事情,是想办法给杜修明找个合适的位子。既要能练水师抗倭,还要能整顿盐业,帮朝廷发财。可眼下这种情况,哪里找得到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