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三百一十一章 欺君罔上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下官等伏请阁老千万不要弃朝廷而去!百姓盼着阁老,朝廷依靠阁老,天子仗着阁老!”

杨府门前,跪满了文武官员大臣,此刻无不慌张恐惧,甚至痛哭流涕。

这一切只因一件事,那就是杨廷和递交了辞呈!

按照别人的看法,辞就辞呗,朝廷上这么多能人,难道还选不出一个首辅么?况且天子也亲政了,其余三位阁老共同辅政,也不怕荒废了政务。

可若是朝廷里的人敢这么想,那他就别想看到第二天京师天上的太阳了。

此刻,外面跪着留杨廷和的,有真心留他的,也有假情假意的。真心留他的,自不必说,都是他的门生故吏,要是杨廷和走了,莫过于天塌地陷。

而那些虚情假意的,多半希望换个首辅,可他们也在这里求杨廷和留下。原因无他,那就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当今朝廷,唯有杨廷和能顶得住这个局面!

若说执政水平,蒋冕、毛纪等人与杨廷和其实不相上下。可若是当首辅,这点本事还不够。

两京十三省,哪个督抚的喜好、忌讳、一件事交代下去是该激将,还是该捧一捧,或是该骂一骂,人家才会老实去办,谁是谁的恩人谁与谁有仇,这些事情,杨廷和一清二楚。

换了另外一个人,谁也不能心细如发的处理清楚。

还有就是,朝廷的局面虽然改善了一些,那些可都是杨廷和的功劳。杨廷和一旦走了,这些改革谁能举重若轻的继续下去?万一没玩好,那就是新上任的首辅背锅。

于是,再讨厌杨廷和的人,也不免离不开杨廷和。这时候杨廷和提出辞呈,真可谓是朝野震动。

不止朝廷震动,就连宫里也乱成了一锅粥。葛景、秦福、吕芳,这群得宠的太监,全都被朱厚熜骂了个狗血淋头,宫里还不知道砸了多少价值连城的宝物。

朱厚熜看着眼前这些个太监,他们只会让朱厚熜去杨府请杨廷和留下来稳住朝局,可朱厚熜心底却并不愿意。

杨廷和权倾朝野,满朝文武没有能和他对抗的,潜在的敌人,也被杨廷和清除了不少。不得不说,杨廷和大获全胜,根本不必折腾朝廷。而他却提交了辞呈,这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朝着朱厚熜来的!

陛下,你不是要亲政么?老夫告老还乡,将朝政大权交还与你如何?呵呵,你拿不起来吧!

随着朱厚熜的权势增大,朝野议论纷纷,说杨廷和把持朝政,欺负这位少年天子。杨廷和这下递交辞呈,就是为了让朱厚熜服软,让朱厚熜用行动告诉天下人,不是他这个首辅把持朝政,而是天子将朝政托付与他!

要朱厚熜承认,朕不行。要朱厚熜承认,是朕求着杨阁老留下来的,只有杨阁老才是大明朝的顶梁柱!

这才是朱厚熜生气的理由,这群太监猜不到,在底下磕头求道:“主子消消气,不管什么时候,您都要以龙体为重,千万不要气坏了龙体。要是主子有半点差池,我们这些人没法下去见先帝爷了。”

葛景稍微猜到了些,可也不敢直言,只能旁敲侧击道:“主子,您是九州万方的真龙天子,您事事可都要想着九州万方的黎民百姓,要以祖宗的江山社稷为重,万万不可意气用事啊……”

朱厚熜仰天长叹道:“要是杜修明在这里,朕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杨太傅也离开朕了,朕是真的孤家寡人了。”

底下太监又是磕头,呼陛下息怒之类的话。但他们不知,朱厚熜绝不会“江山为重、百姓为重”的,若是这次与杨廷和妥协了,那就会有下一次,下下次,那他何时才能亲政?

朱厚熜眼中闪过固执,吩咐道:“传旨,着杜修明即日进京,官复原职,不,升他的官,连升三级,任礼部尚书,进内阁。”

底下的太监,都知道朱厚熜这是在胡言乱语了,全都低着头不敢说话,就是最老成的太监也不敢应答。或许他们知道,朱厚熜撒了气之后,也就会冷静下来了。

却在这时,从太监里面爬出来了一个人,众人一看竟是吕芳,那吕芳抬起头来道:

“主子,奴婢想起杜大人临走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主子尽管将杨阁老捧得高高的,万不可跟杨阁老争功,杜大人还说揽功就是揽过,杨阁老已然是老朽了,再大的功劳给他,他也只是老朽。”

“可杨阁老秉持朝政这么多年,定有许多陈疴积弊,如今已是功过各半了。他持政越久,这些病就越深。等到杨阁老老到处理不了这些病的时候,自会玩火**。到那时主子再任用贤辅,天下就都称颂陛下了。”

“杜修明?你,你不是吕芳嘛?杜修明怎么会跟你说这些话?”朱厚熜狐疑地问道。

“杜大人对奴婢有救命之恩,再除楚王世子的事情上,杜大人也用奴婢作为内应。故而杜大人离京的时候,跟奴婢多说了几句。”吕芳见朱厚熜听进去了些话,继续劝道:“杜大人的意思,大约是请主子暂不与杨阁老争权,去争一些别的。”

“什么别的?”

“杨阁老犯错之处,主子可去匡正,杨阁老错办的人,主子可去护着。主子照样像以前那样,给朝廷传话。今日主子没亲政,明日就能亲政了,他们不敢不听。杨阁老要的不过是面子,让主子去请他回来。”

“主子何必执拗这个,去杨府说上几句好话。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朝政是主子托付给杨阁老的。”吕芳加重语气说后面几句话:“让天下人都知道是主子,给,杨阁老的……”

“哦?朕明白了。”朱厚熜看向葛景道:“葛景,你这些个干儿子里就这个吕芳还机灵些。你们不用劝了,速速去备些礼,朕现在就去杨府。”

朱厚熜吩咐完,拂袖而去。底下一众太监全都哗然,全都看向吕芳,一副艳羡的眼神:“啧啧啧,吕公公,你这次可出风头了,早知道,我等也和杜大人走得近些,听他一两句真言,关键时刻也能保命了。”

倒是葛景的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瞪着吕芳。待众人散去之后,吕芳才扑通跪下:“干爹,儿子有罪,不该欺瞒主子。可那个时候,儿子是真的怕主子气出个好歹,而主子那时又只听得进杜大人的话,才冒死想了这个办法!”

葛景看他承认了,气就消了一大半,摆摆手道:“你那点小心思,以为瞒得过主子?主子虽然年纪不大,可却是有一双天目,什么都看得清楚。主子没发落你,自是不怪罪你了,我想主子也是找个台阶下来。只不过,此事不可再与第三人说了,你这几日都不要在京城待着了。杜修明去了关外,我怕他惹出祸来,你去辽东看看,照顾一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