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是倭寇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倭寇?”

杜修明立马警惕起来了,到了海边可就怕这个,一个倭寇被抓住了,那在他身后,可能还有成群的倭寇。

若是这个时候倭寇上岸,那就有点棘手了。杜修明自己大不了一走了之,倭寇绝对抓不住他。可这个小渔村,就得遭受灭顶之灾了。

这个小渔村敢抓倭寇,很大程度上是绝对杜修明在身边。这种因果,杜修明承受不来。

杜修明命众护卫做好防备,火器都上膛。有这几十个护卫,再加上渔村的人,至少能抵御片刻。接着,他又派人去定海报信。

来到渔村,这里围了许多举着火把村民,火把是用鱼油点的,传出来很重的腥味。

杜修明走到跟前,只见众村民围着一人,那人抱膝坐在地上,浑身都湿透了,只露出两只眼睛看着周围的情况。

可看这一双眼睛也知道,这还是个少年郎。

但从服侍装扮来看,眼前这个少年不像倭寇。杜修明挥挥手,让渔民分开,走到跟前,仔细打量了一下,问道:“怎么没捆上?”

渔民们纷纷回到:“这小子的劲真大,愣是挣断了绳子,还咬人,比大鱼还要刺头,不过他没想跑,就没捆他了。想着给大人抓活的,也没打他。”

杜修明点点头道:“你们做得不错,但以后不许这样了。你们以后在附近多寻几个地方,将一部分粮食藏在里面,倭寇一来,千万不要想着和他们打,赶紧分散躲起来。其次,村里建个狼烟垛,向朝廷报警。玉香,取五十两现银给大家,让他们照着我的去办。”

渔民们接过沉甸甸的银子,脸上一下便有了许多希望。若真按照杜修明的这样,附近基本都是荒山野岭,找个藏身之所还不算难。

不用杜修明说,他们早就有了这种想法,可以没钱,只能打渔维持生活。又离城镇远,海货送过去基本不值什么钱了。

五十两银子,把藏身所和狼烟垛建好,还能剩下不少。到时候买些农具回来,找地方开荒,自己种下粮食,日子可就好过了。

几个护卫警惕地上前,将那少年团团围了起来,那少年抬起头看着杜修明,迟疑了一下,哆哆嗦嗦取出来了几张羊皮。

羊皮上,用烙铁刻出来了一些文字,护卫赶紧接了,递到杜修明手中。

杜修明拿过来仔细一看,深呼吸道:“先把他带过去吃东西,他不是倭寇,他说吕宋人。”

羊皮上的文字,记载着吕宋王苏定的话。说是吕宋离大宋远,遇到倭寇和洋夷威胁,要假扮朝贡劫掠沿岸。但吕宋受人监视,不好派使者过来通气,只能派小船远渡重洋来。吕宋王告诉大明,一定要多加防备,切不可放吕宋船只近岸。

兹事体大,杜修明一时间不敢断定真假。羊皮上的信息只有这么一些,也不知道全不全。剩下的消息,就只能从那个少年嘴里问了。

吕宋,杜修明知道是菲国。从菲国划着小船过来,那怎么可能呢?这是一个很大的疑点。若是倭寇、洋夷暗中派人挑拨离间,也不是不可能的。

半夜,确定没有倭寇上岸之后,杜修明找了个地方,准备开始审那个少年。

也不知道那个少年会不会说大明的话啊……

少年吃饱了饭,靠在角落,轻轻地打着鼾。也许是太紧张了,也许是太累了,少年刚一放松就睡着了。杜修明看着他古铜色的皮肤,叹了口气,又走了出来。

“主子,为何不把他叫醒。”

“这事暂时不急,先和许中丞说了在问他。关键是,万一他不会官话,我也没办法。倒是许中丞那里可以找到译官,兴许能和他说上话。”杜修明吩咐道:“都看紧了,不要让他出半点问题。”

次日,杜修明又在渔村里吩咐各位百姓,让他们一定要将藏身处和狼烟垛建好,一月以后来检查。

这个办法,也是杜修明的构想之一。大漠草原上,可以建长城,让敌人的马过不来。

可海边不行,总不能在海上建长城。海上可以有丝绸之路,却难有海上长城。

即便如此,也可以在海边建成堡垒。每一个小渔村,都建好狼烟垛和藏身处,让倭寇一出现,就被发现。官军及时支援,便能避免倭寇打进城镇。

倭寇远道而来,掠夺不到就是巨大的损失,他们绝对耗不下去。

杜修明赶紧回了定海,找到许庭光将羊皮给他。可没想到,许庭光却大惊,随即给了杜修明一封朝廷的公文。

“什么?蒋阁老要来江浙!”杜修明皱着眉头看完:“朝廷什么时候知道吕宋要遣使朝贡了?那这羊皮信……”

“杜贤弟,吕宋的事情,远不止这点麻烦。你可知道,吕宋朝贡的事情,本官不知道,底下官吏也无一知道。朝廷里,阁老、尚书全都是后面才知道的。你可知道,谁是先知道的?”

“不会是陛下吧!”

“正是如此,陛下远在京师,怎么知道的?”许庭光问道:“陛下知道这个,那陛下还知道哪些东西?你想想你那太湖水师吧!”

“嘶……怎么突然开窍了呢?要是他真什么都知道了,那就有些麻烦了。”杜修明揉了揉眉头,心里话道,这肯定是王阳明教导的结果。

而这就跟麻烦了。

如果是杨廷和是“虚君实相”的追求者,那王阳明就是“致君尧舜上”的拥趸。

杨廷和肯和杜修明一起骗骗朱厚熜,朱厚熜也和杜修明一起坑坑杨廷和。说不定,杨廷和与朱厚熜在背后算计杜修明。

都无妨,三足鼎立,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三人各干各的,能干出不少好事。

王阳明可不同,自己来江浙之前,向他请教了治理江浙的办法,也透了一些计划给他。

凭他的本事,肯定能料到杜修明在做什么。说不定,他和朱厚熜已经在前面等着杜修明了。

那蒋冕来江浙是为了什么?

杜修明心思一下就杂乱了起来,只能强行镇定下来,道:“许中丞,那些事情,不是我们能想的。这倭寇与洋夷联合劫掠的事情才是大事,要是真让他们得逞了,那咱们俩恐怕都无法立足于朝廷了。反过来,要是打了打胜仗,说不定也就没什么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