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极品公子

《寒门极品公子》

第1004章 写兵法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安冉对李丰年是有所思念的!

而且那一刻,思念更如泉涌,无法克制,也不需要克制。

这一夜,在这深宫内院。空气冰凉,两人却是热火朝天。毕竟,李安冉已经有好几年时间,都未曾碰过李丰年了啊!

同样在这深宫之中,未曾碰过李丰年的,还有一个女人。

沈书音!

在大景之时,沈书音便是惊艳了一个时代的美女。而今她依旧是沈贵妃,只不过,皇帝变成了李丰年。

而且,前朝皇帝并没有碰过她的身体。她把所有美好的一切,都给了李丰年。

夜深!

沈书音睡不着,她让侍女点亮了四周的蜡烛,静静的抬头看着月光。

她想念李丰年了!

格外的想念!

她知道李丰年已经回宫了,今日她也命人送去牌子。可惜,李丰年并没有翻她的牌。

唉~

他什么时候才会来呢?

沈书音又想起,当初初见之时,她不着寸缕,坐在澡桶里面。那时候,他是多么的青涩,害羞。这个大男孩,当时还会脸红呢!

而今过去多年,大男孩,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想必,应该是比当初要成熟,要厉害很多的。

如她这般思念的女子,还是很多的。

一处寝宫中,一名黑衣女子,盘膝而坐。她的身边放着一柄唐刀,银光闪闪。

她用一块黑色的布,蒙住了双眼。虽然蒙眼,却让人更想要看清楚她的面容,变得更迷人了几分。

金琳!

数年前在川蜀之时,便是被敌人刺瞎了双眼。然而,这并不影响她的容貌,也不影响她的武道修为。反而,她还因祸得福,武功日益精进。

“谁?”

旁边轻飘飘的落下一人,这人身形娇小,拿着一串糖葫芦。

正是苏苏!

“金琳,是我!”

“苏苏,你怎么回来了?他呢?他也回来了吗?”金琳神色一喜。

“嗯,他回来了,不过此刻正在深宫,长公主寝宫呢!”

他去寻长公主了!

金琳神色有些落寞,当初若不是他,恐怕在眼睛失明那一刻起,她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所以她特别依赖他!

可是,这几年他太忙了,忙到根本没有时间,来看一看这个瞎眼的小妹妹。

她是多么希望他来啊~

“金琳,怎么了?”

“苏苏,我想他了~”

洛阳城,大夏十月秋闱。

武举第一场,第二场,已然比完。而文举,也到了最后会试。会试,会选出前十名,进皇宫面圣,进行最后的殿试。不过,一般会试能上榜的人,就已经是进士的身份。进士出身,就能入朝为官了。

不过,以往很多人考到了进士,还得等朝廷有职位空缺。有合适的职位,才会外放,才能真正的做官。

一场会试,考生们聚精会神,从太阳升起,便是写到中午时分。

“会试共计选出三百名进士,而考试的学子,有将近三千个。陛下,这三千人的文章,要不要您亲自过目?”

稷下学宫,李书海对李丰年说道。

会试的题目,就是他所出的,早已公布的,论大夏之百年发展。

“拿来看一看吧!”李丰年说道。

片刻,数十名稷下学宫的老师,便是和李丰年一起,整理这将近三千份考卷。一些写的比较好的,便会呈上给李丰年过目。

他不需要每一张考卷都去看,他只需要找出一些比较~另类的。

“满纸荒唐!”

“简直是胡说八道!”

当下,就有一名老师,看卷子看的吹胡子瞪眼。

“何事?”李书海问道。

“院长,此人竟说,大夏之未来在于海上。这海上,能有个什么未来?”

“虽说咱们在海上,掠夺了几次资源,但终究是有限的~此人,竟要大肆造船,去更远的地方,去开拓更旷阔的世界。”

李丰年听此,眼前一亮。当下,接过了那张卷子,细细察看。

“今,大夏看似繁荣,然此乃表象。大夏的资源本身有限,然而百姓却日益增多。粮食十石,十个人分,每人可得一石。可若百个,千个人分,便是不足。

大夏之资源,实则也是一个道理。故,小人认为,理应到大夏以外的地方,掠夺更多的资源。

海的那边,兴许是更广阔的世界,兴许有着金山银山等着大夏前去掠夺。

小人以为,大夏之百年发展,务必要将海上力量发展起来~”

“大夏之发展,跟黎民百姓息息相关。小人认为,唯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唯有百姓强大,富足,大夏方才会走向强盛。

何以让百姓强大,富足?

小人认为,朝堂之政策,理应由百姓的方方面面入手。比如,衣,食,住,行。

大夏之发展目标,百年之后,务必要做到没有一个百姓因为无粮食而饿死。没有一个百姓,因为没有衣服穿而冷死。没有一个百姓,因为没有居所而颠沛流离~”

“小人以为,大夏之强盛,理应强军~”

“陛下,小人认为大夏之百年发展,应当农商并举,不落一处~”

“小人以为,应当变法改革~”

时至傍晚!

李丰年和一众稷下学宫的老师,敲定了三百名上榜进士的考卷。

只不过,有些考卷,在李书海等人看来,简直是离谱。可,李丰年还是让他们进了!

比如,有人竟然说要成立观星司,大夏之未来就在天上的星星的运行规律之中。

甚是离谱!

但这是陛下敲定的人选,他们也没办法去反驳。

“重新再筛选一遍,明日张榜!”李书海说道。

明日,武科也进行到最后一项科目了!

而李丰年,却是在承天大殿上,在准备着什么,他的身边站着丞相余淮安。

“陛下,您这是?”

李丰年停了笔,道:“朕不是说过,要成立大夏第一所军事学院吗?这往后,朝廷军职官员,都要从这间军事学院中出来。”

“先今那些将军们,也得去军事学院进修!”

“朕,给他们编一份教材!”

余淮安心中一惊,他偷瞄了一眼,只见那四个大字,尤为刺眼。

“《孙子兵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