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陵阳

《风起陵阳》

第59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屈原淡然一笑:“锦衣玉食,过的是一天,粗茶淡饭,过的也是一天,在屈某看来,没什么区别。至于值与不值,在于个人的追求,看淡了,想开了,也就无所谓了。”

韩然听闻,瞪大眼珠子看着屈原,愤愤不平:“可你不同,你的出现,是老天的安排,注定是要改变历史进程的人。只可惜,楚怀王狂妄自大,盲目自信,竟然听信奸佞谗言,将你流放他乡。想不到,到了楚顷襄王继位,依然听信谗言,还是将你流放,他父子二人如此不重视先生,屈大夫还对楚国抱有希望何用呢?”

屈原又是淡淡一笑:“国君有所不知,屈原生为楚国人,当为楚国死,既然两位大王都不重视屈原,想必屈原还有不足之处,因此,这才将我流放,目的是让我好好反省反省。”

“那你反省得好了吗?结果如何?”

“呵呵,还在反省当中。”

韩然干脆单刀直入:“屈原乃是天下人的屈原,可不是楚国的屈原,我韩国虽不比楚国,但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人学士,也有不少,不知道屈大夫没有没兴趣到我韩国走一走,看看大好河山,顺便进行一下文学交流呢?”

屈原想了一下,呵呵一笑:“屈原何尝不想去各国走一走,看一看,只是现在屈原乃流放之人,没有我国大王旨意,不能随意走动,恐怕要辜负国君的美意了。”

“韩楚两国乃近邻,陵阳距离郢都较远,一切由本国君安排,屈大夫无需担心。”

“这——恐怕不妥。”

“要不本国君和楚王说说?”

“还是不要的为好,楚王身边有子兰等人在侧,弄不好,又是欲加之罪,到时候,楚国就没有屈原待的地方了。”

“那正好,你来我韩国,本国君拜你为丞相如何?”

“屈原乃一介书生,岂敢为相,再说,也没那个治国之才,国君高抬了。”

韩然有点不乐意了:“你这也不愿意,那也不愿意,难道你一身才华,甘愿就此埋没吗?你甘愿就这样一辈子待在这个莽荒之地陵阳?屈大夫,请恕本国君无礼,你今年已经六十了,人生能有几个六十啊,还请先生三思。”

韩然这话直接说到屈原心里去了,是啊,他整整六十岁了,人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他两次流放,浪费了他小半生时光,余下时间对他来说不多了。

屈原感觉自己不能再这样待下去了,那他的人生就无意义了。

一旁的韩然和陈筮相互看了看,见屈原深思良久,默默不语,韩然以为的话刺激到了屈原,为此感到不安起来。

“屈大夫,屈大夫!”韩然叫了两声,屈原这才恍然过来,微微一笑:“国君说的即是,想我屈原一生梦想着报效国家,为楚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可惜空有一身抱负,却无用武之地,屈原很感谢国君瞧得起我,只是屈原身为楚国人,当为楚国效忠,为楚国而死。”

“屈大夫不必马上推辞,也不要马上答复我,你好好想想。”

这时候,陈筮眼珠子一转,插了一句:“莫非屈大夫认为我韩国弱小,不值得相助?”

屈原当即解释:“陈大人说哪里话。我屈原现在乃是流放之人,戴罪之身,承蒙国君瞧得起屈原,屈原感激不尽,只是我现在行踪受到限制,实在不宜到处走动。”

陈筮又说道:“这有何难,你乘坐我国君的銮驾,看谁敢阻拦。”

屈原呵呵一笑:“如此兴师动众,不免引起楚王质疑,不妥不妥。”

韩然不再劝说了:“屈大夫!本国君还是那句话,你不必马上答应,也不必马上拒绝,好好想想,等你想好了,告诉本国君,如何?”

屈原不能再拒绝韩然了,毕竟人家是国君,总要给人家留些面子,当即点头:“好,请国君容屈原想一想。”

话题到此终止,也算是避免了尴尬,否则,韩然君臣也坐不住了。

陈筮靠近屈原旁边坐下,有点不好意思问屈原:“屈大夫,在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

屈原淡淡一笑,说道:“陈大人请说。”

“久闻屈大夫乃当今旷世奇才,文学大家,书法大家,能不能赐教一副墨宝,留作纪念?”陈筮看了看屈原,生怕他不同意了。

说着,屈原走向旁边的书案,问陈筮:“写什么呢?”

“只要是屈大夫的笔墨,写什么都成。”陈筮跟在后面回道。

韩然也好奇地站起来,看着陈筮将早已准备好的锦缎白布铺在书案上,屈原手执狼毫,提笔蘸墨,落下几个字后,是篆书,写完,然后将毛笔放下。

那字体工整,非常见功底,也非常漂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陈筮和韩然同时读了起来。

屈原谦虚地解释道:“这两句是屈某拙作《离骚》中的句子,意思是我们在追寻真理时,前方的道路无论艰难和漫长,我们要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赠与陈大人共勉。”

陈筮如获至宝。

韩然看了,笑着说道:“不错,非常不错,字好,诗句也妙,屈大夫不愧为当世旷世奇才,文学大家。”

听得这话,屈原顿时有些受宠若惊:“国君谬赞了。”

随后,屈原脑子一灵,眼珠子一转,提议道:“陈大人,今天机会难得,二位驾临寒舍,顿使寒舍蓬荜生辉,您可否也留下墨宝呢?”

陈筮的要求,屈原二话没说就办了,自然不好推辞,当下说道:“只要屈大夫不嫌弃,陈某那就献丑了。”

韩然为君王,他的墨宝为御制,一般留在名山大川,庭院楼阁等处,谁有了他的墨宝,如同圣旨,不能随便赠人,屈原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不会主动找韩然要墨宝,更不想让韩然为难。

不料韩然却说道:“看你们写,本国君手也痒痒了,我也来写一副。”

屈原和陈筮顿时惊喜万分,屈原求之不得,陈筮当即将毛笔递给韩然,屈原找来一块干净的白布,铺在桌上,韩然也不客气,当即落笔写下篆书:陵阳。

韩然将笔放在案上,随后解释道:“屈大夫流放陵阳,你我相聚陵阳,小小的陵阳,本是楚国莽荒之地,如今却因为屈大夫,各国重要人物纷至沓来,本国君相信千百年之后,陵阳因屈原而名扬天下,呵呵!”

屈原当即谢道:“多谢国君恩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