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天启帝

《暴君天启帝》

第二十三章 “幼儿体”统帅部参谋本部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朱由校看着王安激动的神情,心里微微笑笑。心说你要真搞出大明及至世界上首个国家级标准商业规则和配套的商业法,多了不说,我保你三百年不朽。

然后敲了敲案台,唤醒沉进去的王安:

“大伴!大伴!”

王安慢慢转过头来,看到朱由校冲他憨憨而笑,知道自己失神。

不过这会儿王安已经被“不朽”捶打得有点晕乎,没请罪也没啥,只是冲朱由校回了一个更憨的笑容,然后自顾自一点点回神儿。

朱由校看他这个样子,知道还得等他缓一会儿。

微笑着起身,走到门口开门,冲远远候着的宫女招招手,叫了一声:

“看茶!”

然后缓步走回案台坐下。

王安赶紧起身,低头躬身以示谦意。

他们君臣奏对,太监宫女远离。茶具除了杯中水之外,一应茶壶茶水都是留在茶台上的。这个时候添茶添水这种活儿,就是他王安干的。

现在朱由校自己起身到门外去叫宫女,这是他做得不到位。所以赶紧起身致谦。但也没开口多说什么。

君臣这几天相处下来,他也有点摸到皇帝的习惯了。皇帝不太在乎礼节上的细节,但礼的大份还是划得很清楚的。

此即所谓不逾矩。

皇帝想着茶水,并不自己动手添茶。更不会动手给王安添茶,他王安无故吃这份圣眷,迟早出事儿。

所以皇帝吩咐下人进来做。

大份不离,则大家各安其位。

宫女进了门,走向茶壶,拎了下。发现里面还很多,摸了摸,也还热。就有点迟疑。

皇帝叫看茶,而不是王公公叫,她本就有点吃不准。

现在茶水都好,这里到底透着个啥意思?

搞不清楚,转身向外行去准备换一壶新的。反正换一壶,不会错的。

朱由校叫道:

“去哪里?给王公公添茶!”

宫女忙转身行福礼答是,转向王安,给他添上茶水。

王安则冲朱由校拱手。

宫女大眼睛看着这情形,眨巴了几下。转过身来,走到皇帝案前,轻轻给皇帝添上了茶。然后一抬眼,看了皇帝一眼。

朱由校看她如此大胆,不由一笑。

那宫女小脸一红,然后婀婀袅袅一福,转身,扭着腰肢走到茶台放下茶壶,踩着小碎步走向外面。

朱由校没当回事,转头正准备跟王安讲话。结果看这位正一木板脸瞪着眼看着走出阁的宫女。

朱由校不由一愣神,王安在朱由校面前木板脸,就代表着情况严重。

这不应该啊。

然后猛然醒悟。抬手拍了下自己前额,开始自嘲。

刚还跟王安交待宫内切割的安保要求呢,结果自己转眼间就被这个乾清宫的小宫女给引直了眼。

果然男人都是大猪蹄子,不认都不行。

王安正因为皇帝要求的安保事务,警醒了20年守护警惕,看着正走出宫门的宫女,合计着晚上在哪儿埋了她。听到皇帝拍额的声音,转回头。朱由校发话了:

“大伴,不要为难女孩子。反正今天就换掉了。随她去吧!”

王安也知道宫廷中这种事没啥可较真的。

皇帝跟宫女那些事儿,他这个太监只能表示呵呵。要不是皇帝专门提出乾清宫一应人等要清理,一个宫女的小动作,他只会装看不见。

现在皇帝提醒了,那也就算了。

不过,王安也在心里一乐,心说小皇帝这是长大了,开始想女人了。这选妃的事,也是要准备了。

呵呵,怎么有点家有儿女初长成的感觉呢。

朱由校当然不管他这些,接着看折子。

马车事项奏报:承诺可做出来的人较多。优选3人。

鲁大木木匠御马监匠户负责象房

李如铁铁匠兵仗局匠户负责制铳

马奔挽具匠御马监匠户负责挽具鞍辔

朱由校开口问道:

“大伴,马车事项三人组朕已知。其他怎么安排的?”

王安答道:

“三人随时候旨。宫内临时工房安排在乾清门西耳房内。”

朱由校想了想,吩咐道:

“大伴,乾清门周边房子安排一下。一间安排朝堂政务临时办公,朕要召见朝堂大臣等就在那边。一间安排给参谋司。

西耳房升格为皇家产业办公,以后朕要召见皇家产业相关人等,就安排在那边。”

王安回想了想,回道:

“陛下,南书房规格稍高于耳房,安排朝堂;西耳房安排产业,东耳房安排参谋司。妥否?”

“妥!临时食宿如何安排?”

“食由尚膳监负责,茶点为主。晚上宫内宵禁,所有外人要出宫的。住就不安排了。”

朱由校想着自己创业时虽然热血上头连轴转的事没少干,但到产业大了,就被家人以及下属严厉限制。

现在他肯定是没这个可能搞什么连轴转了,他要敢搞王安就敢死谏。

犹豫了下,点了点头,没再提这茬儿。

接着跟王安交待:

“大伴,马车三人组召见安排在骆思恭之后。

骆思恭今天多晚都得见。

马车三人组,今天可能来不及了。就安排明天下午或者晚上吧。看明天事务多少往后排就是了。”

王安点头。

朱由校继续看奏折。

萨尔浒战事研究太监班底:

曹化淳御马监掌印太监

魏朝司礼监总管太监

魏进忠尚食局典膳太监

黄得功四卫营守备曹化淳推荐

行走小太监10余人。

魏进忠,就是未来的魏忠贤,朱由校可是有很多期待的,所以问了声为什么选了个尚食局太监?

王安解释,魏进忠进宫前姓魏,进宫后改名李进忠,后来在伺候朱由校亲生母亲王才人时,获王才人恩典,改回原姓魏。

魏进忠因是对王才人很是感激。

王安调查后觉得这层主仆关系可信赖,所以选他。

朱由校点点头。继续看奏折。

兵事参赞机构:

徐光启詹事府少詹事

只有一位

詹事府属官数量有限,又多为文官,徐光启如果不是先帝安排练新兵可以说知兵,王安按朱由校命令在原东宫属官中找“知兵”的人,都未必找得到。

朱由校看到徐光启已经捞到了,就直接下令:

“大伴,萨尔浒之战研究参赞机构和参谋司职能上重叠,二者合署办公。名称仍是参谋司。

因里面涉及文臣与太监共组,名义上直接归在朕名下,大伴具体负责。对外不做宣传。

徐光启暂挂参赞之名。

一应棒待遇,仍按詹事府少詹事给予。

大伴知道朕对太监,对文武大臣,都以臣待之。

但世情自有人情在,世人心中的成见,不是一日二日能转变的。

所以二班底太监文臣能否直接融合在一起合并为参谋司,还是一套班子二块牌子分隔纷争以做事为主,大伴自行选择自行决定,到时报朕即可。

朕只要将来参谋司拧成一股绳做事。”

王安想了想,回道:

“参谋司统属关系,对内部的影响最大。如果归属司礼监,文官就会不愿进来。如果归属内阁,太监就不能进来。

现在陛下直接统领,又只是临时参赞事宜,太监文臣合署办公短期内问题不大。

但时间长了,归属不定,必然疑惑蔓延。

这个,还是得请陛下圣裁。”

朱由校点点头。

参谋司虽然是临时机构,但权责架构直接归属皇帝。管理层级上,是与内阁,内廷平级的。严格说,以其幕僚团天然离皇帝近的优势,级别还要比内阁、内廷更高一点。所以参谋司归属短期没问题,时间长了必是众目睽睽。

这个问题,朱由校当然有考虑。

事实上他不但要面对,还要解决得更深层一些。

这可是他未来的统帅部参谋总部的“幼儿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