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北宋大丈夫》

第1232章狼狈的唐仁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赵曙面无表情的看着沈安,心中不知道在转动着什么念头。

“那个……”

沈安觉得自己作死的能力不亚于苏轼了。

“王郎君来了。”

关键时刻,王竟然来了,一下就分散了赵曙的注意力,让沈安得以解脱。

果然是好兄弟啊!

沈安和赵顼相对一视,都觉得今天好险。

若是被赵曙借题发挥,比如说给赵顼加些功课,让沈安去北方多待些时日……

王并非第一次见到赵曙,但他的一家子却是少见,就低头行礼。

“王安石家的大郎。”

赵曙指指王,“不学好,气得爹娘动手打人,还学会了跑……”

他还算是比较厚道,没说王娶了个二婚的。

高滔滔捂嘴轻笑道“以前常听果果说什么她的元泽哥哥是天下第一天才……果果。”

果果走出来,大眼睛骨碌碌转动着,看着分外的古灵精怪。

高滔滔的眼中多了些慈祥,问道“果果来说说,你元泽哥哥是天下第一天才,那你哥哥呢?他是什么?”

呃!

这个问题很考验小孩子的情商啊!

沈安觉得妹妹会苦恼。

王苦笑,赵顼无奈,觉得自家老娘真的是童心未泯。

果果却胸有成竹的道“圣人,元泽哥哥是天下第一天才……”

王本以为果果会把自己撇下,反口说自家哥哥是第一天才,可没想到她竟然还坚持这个看法,不禁为之感动了。

好个果果啊!

你且好好的,等以后元泽哥哥出人头地了,定然护得你周全。

只是对不住安北兄了啊!

赵曙和高滔滔相对一笑,都很想知道果果会怎么评价自家哥哥。

“我哥哥……”果果看了哥哥一眼,很认真的道“我哥哥常说若论作诗词,遵道哥哥不如他。若论厮杀,子瞻哥哥和元泽哥哥都不如他。若论教书育人,谁都不如他……”

这个……这么一个以己之长,击彼之短的比较法,那他沈安就是天下无敌了。

赵曙想笑,却忍住了。

果果最后很认真的道“我哥哥是天下最好、最厉害的哥哥,嗯,无人能及。”

沈安没想到她竟然会说出这番话来,不禁就笑了,只觉得心中暖洋洋的。

这便是我的妹妹啊!

在场的人想起他们兄妹的经历,不禁都微微点头,气氛温馨。

赵曙想起了自己年幼时,不禁微微叹息,然后打消了惩罚沈安的主意,不过王却不能不收拾。

这个小子是个狠辣的,从沈安那里弄了调查民意的法子,旋即就发动书院的学生们去做,然后赵顼拿着这份民意调查来找他老子的麻烦……

归根结底还是王这小子的错啊!

所以不惩罚他,赵曙觉得心中不安,极其不爽。

所以他淡淡的道“王最近在忙什么?”

王最近在期待婚事,闻言说道“书院放假了,臣在家歇息。”

婚事是私事,他也不想和旁人共享。

“哦,这般悠闲吗?”

赵曙看着他,沈安和赵顼,包括王都有一种不好的感觉涌上心头。

官家要出招了……

“朕听闻你自小聪慧,可你爹爹当年曾经提过那个谁……方仲永,少年天才,只是父母不知培育,长大就泯然众人矣。朕不希望你也如此,所以……沈安。”

“臣在。”沈安苦着脸,觉得哥俩不会是要倒霉了吧。

赵曙吩咐道“你此次北上,就带了王去,让他也见识一番北国风光,想来以后教书育人会有的放矢。”

卧槽!

王过不了多久就要成亲了啊!

这要是去北方的话,这门婚事还得推迟,王要疯了吧?

他看了王一眼,见他神色平静,不禁觉得诧异。

“是,臣领命。”

王的身上带着散官的职位,所以要自称臣。

赵曙见他平静,就满意了几分,说道“过几日再出发吧。”

他带着一家子走了,留下沈安和王在发呆。

“左珍那边你去解释一下吧,不好说某去。”沈安觉得自己作为女方的人,出面应当有用。

“不必了,某去。”王说道“官家这是知晓了某在废除岁币里的作用,觉着某下手太狠,所以要教训一番。不过教训是好事,过了就过了,就怕记仇的那种。至于亲事,左珍那边很通情达理。”

呃!

这个小子!

沈安摇摇头,“女人通情达理在许多时候都是假的,她心中恼怒却不会告诉你,所以……你小心些吧。”

“好!”

王聪明绝顶,但对于人情世故却远远比不过沈安。

等他走后,杨卓雪走了过来,说道“官人,左珍不会恼怒呢。”

“为何?”

“这是官家之令,元泽没有选择的余地。”

……

王一路去了小店,左珍见他来了,就笑道“我这边明日就去看衣裳呢。”

这是杨卓雪和她越好的,会给她挑选出嫁时穿的衣裳。

王点头,进来后坐在后面,左珍就在前面忙碌。

等人少些后,王说道“那个……官家刚才下令,让某过几日北上……”

“啊!”

左珍一惊,猛地回身,正好王想起身来解释,于是左珍一巴掌就甩在了他的眉间。

“哎呀!”

……

几日后的凌晨,沈安告别家人,嘱咐果果要乖,然后抱着芋头亲了又亲,至于杨卓雪,昨晚两口子就说了无数的话,现在只是脉脉相对。

“官人一路平安。”

“哥哥早些回来。”

芋头瞌睡来,继续打盹。

沈安一路到了王安石家门外,就听到里面有妇人在哭。

“我的儿,为何要让哥去北方?老身也不想活了,来人,备车,老身今日就跟着哥一起去……”

“娘,娘……”王安石的声音显得很无奈,“这是官家的令,咱们哪里能违背?再说连大王都去厮杀过数次,大郎去了也没什么……”

“厮杀?”

老吴氏扶着吴氏的肩头,突然冷着脸道“那就多带人手去,护住哥。前几日哥不知道在外面惹了谁,被人打了个乌青眼回家。老身让你去查你不肯,果然是嫌弃老身了。”

王在边上再也忍不住了,说道“婆婆,安北兄在呢,他带着的邙山军以一当百,有他们在,孙儿哪会有事。”

“沈安?”老吴氏说道“他的邙山军有多厉害?”

外面的沈安干咳一声。

“沈安在此。”

房门打开,王安石当先出来,苦笑道“家里疼惜孩子,倒是让安北笑话了。”

沈安说道“都是一样的。”

他并无长辈,一言一行随心所欲,所取得的成就在王安石看来是极其难得的。

老吴氏走了出来,先看看沈安,再看看他的身后。

此刻天色未亮,十余名乡兵披着黑甲站在沈安的身后,幸而面甲没有拉下来,否则在这个时辰能吓死人。

老吴氏倒退一步,只觉得身上发寒,急忙说道“果然是好兵。如此老身便拜托了。”

她福身,沈安赶紧避开,说道“某和元泽情同兄弟,您多礼了。”

老吴氏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突然抱着王就哭。

“哥切记要小心……”

人老了就和小孩一般,这种事儿沈安知道,见王安石尴尬,就说道“真情流露罢了。”

王也有些难过,低声叮嘱祖母在家好生休养,自己过几个月就回来云云。

最后两人上马,在王安石一家子的目送下出了巷子。

巷子口站着一个女子,沈安不用看就越了过去。

女子是左珍,她冲着沈安福身,“还请沈县公多多照看。”

沈安是名将,王是菜鸟,左珍拜托的理所当然,可王却觉得她看低了自己,下马后就说道“某练了许久。”

“嗯。”左珍低声道“你要学聪明些,还有,这里还疼吗?”

她摸摸王的眼睛,王尴尬的道“早就不疼了,只是乌青一团。”

“我却是太不小心了。”

左珍准备道歉,王却觉得她不是故意的,就想去握住她的手。

左珍想到沈安就在边上,不禁大羞,就挣扎了一下。

她是经年做事的,里外都是一个人,重活累活也是自己,力气比王大多了。

于是她奋力一挣扎,就挣脱了,可却用力过猛,手在王的鼻子上重重的擦过。

“流血了!”

“快,我有手绢。”

“我不是有意的。”

“嗯嗯,某知道。”

“你低着头,我帮你拍拍脖颈。”

“嗷!轻点!”

于是再次出发时,王的右边鼻孔里就塞了一团手绢,看着分外的古怪。

他们在城外汇集了骑兵和邙山军大部,随即消失在北方。

……

开春了,但越往北方走,却越难看到绿色。

等看到大名府时,沈安就遇到了一队人马。

“那是谁?”

沈安觉得当先那人很眼熟。

等那人冲过来时,沈安问道“你是谁?”

来人拉掉遮脸的布,热泪盈眶的道“沈县公,某唐仁啊!”

“唐仁?”

沈安看着这张饱经风霜的脸,觉得不应该啊!

“这是怎么了?”

沈安猛地想起了废除岁币的事儿,不禁拍了一下脑门,“你在辽国逃出来了?”

废除岁币的消息传到中京城后,耶律洪基必然会恼羞成怒,唐仁若是还留在那里,弄不好就会成为阶下囚。

“看到你逃出来,某心中真是欢喜啊!”

沈安觉得自己竟然没想到出使辽国的唐仁,真的很是内疚。

“是啊!”唐仁激动的道“某从中京出来的第二天就遇到了信使,幸好听到了他的话,才知道大宋废除了岁币,然后某就带着使团拼命的逃……后来才知道,使团刚过白沟河没多久,追兵就到了。”

“你辛苦了。放心,某带来了骑兵,就算是耶律洪基南下某也不怕。”沈安真的很内疚。

唐仁想起这一路的艰辛,真的落泪了。

“见到您某才安心。”

他一直紧绷着情绪,此刻见到沈安后陡然放松,竟然就靠着战马睡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