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解密:从发现亚特兰蒂斯开始

《直播解密:从发现亚特兰蒂斯开始》

第五十二章:补天计划,最关键的步骤!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我们认知中的大气层其实是大气圈。”

“大气圈没有明显的上界,做为蓝星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裹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

“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直播间屏幕上的林墨,双眸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整个人的表情很是严肃,口中吐出的话让人有种自然而然的信服感。

像大气层这种知识在初中地理学上是最基础不过的知识了。

别说是直播间的观众,就算是那些12岁的初中生都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出。

紧接着。

林墨继续介绍道:

“大气层最里层,紧贴着蓝星表面的对流层是变化最大的一个层。”

“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

“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

“紊乱的北极圈和稳定的南极圈的偏差就在于双方的对流层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对流层上面是平流层,空气稳定,水蒸气和尘埃很少。”

“再往上的中间层空气极为稀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中间层上面的暖层是整个蓝星对于抵御太阳辐射最重要的一层。”

“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

“蓝星最外面的散逸层则是由带电粒子组成。”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殊的层,即臭氧层和电离层。”

“臭氧层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电离层是高空中的气体,被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电离成带电荷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及部分自由电子形成的。”

随着声音的响起。

直播间屏幕上出现了一副明显的蓝星大气层结构图。

所有观众都清楚的看见五个层级呈现高低不同的分布态势,就像是在蓝星身上穿了一层又一层的衣服。

唯有代表臭氧层的那一件衣服损耗极其严重,只剩下南半球那半件了。

就连这半件都在不断的消耗,有些地方变得越来越稀薄。

若是让蓝星的现状延续下去,情况必然会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更加恶劣。

此时,直播间的氛围变得异常凝重,没有一条弹幕横空杀出,彷佛所有人都沉浸在了林墨的讲解中。

思绪同第四太阳纪,至少百万年前的那段蓝星‘黑暗时期’交织在一起。

“要想通过融化南极冰盖,从而诞生大量的氧气,转化为臭氧,修补北半球。”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改变南极上空对流层的稳定态势。”

“仅仅靠着南极供血,这是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让北半球能够自行诞生臭氧。”

“臭氧的分子不稳定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做到有计划的稳定牵引。”

“只有水蒸气上升之后的分解物氧气,最适合做为牵引物品。”

“而且,我们都知道北极同样存在极光,北极的极光条件下一样可以把大量氧气转化为臭氧。”

林墨微微侧首。

直播间的画面再度切换。

大气层结构图变成了水蒸气上升至对流层,分解为氧气,再上升转化为臭氧的示意图。

蓝星最里面的对流层、臭氧层、平流层就像夹心三明治一样。

“亚特兰蒂斯文明和利莫里亚文明选择的方案,最终是从对流层中牵引氧气。”

“在极光最为壮观之前,把最大数量的南极上空的氧气输送到北极。”

“我们都知道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也是太阳风暴期间在地面唯一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日地空间现象,极光越壮观,往往标志着太阳爆发越剧烈。”

“也就是说,极光发生最壮观的时候,恰恰是蓝星遭受到太阳光辐射最强的时候。”

“那些氧气至少的臭氧很有可能被强烈的太阳光辐射分解。”

“于是,输送氧气和削弱太阳辐射变成了必须要结合到一起的步骤。”

“这是亚特兰蒂斯人和利莫里亚人面对的最后难题。”

咯噔!

说到这,林墨停顿了下。

整个补天计划进行到现在,差的就是最后一丁点东西。

只要做到补齐那点东西,那么补天计划就会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圆满完成。

“嘶!”

“主播确定是水木大学历史系毕业,而不是地理系毕业的?这么专业的知识就连地理系研究生都未必能够讲的出来。”

“最后一步?燃起来了,所以到底怎么样才能把输送氧气和削弱太阳辐射结合?”

“.........”

林墨提出的观点不断在观众们脑海中蹦跳。

这种看似在原理上没有丁点漏洞,实际操作起来比登天还难的推测着实吊人胃口。

....

东夏国,中科院会堂。

众多院士们听到林墨的话语,也都愣住了。

“输送氧气和削弱太阳辐射变成了必须要结合到一起的步骤。”

“这是亚特兰蒂斯人和利莫里亚人面对的最后难题。”

尤其是最后的这番话,让他们万分震惊。

地学部负责人张鬴院士是地理科学方面的专家,同样也露出了不敢相信的神色。

从对流层着手牵引氧气,从外大气层着手,削弱太阳辐射,这个建议实在是太大胆了。

实际上。

林墨的推测到现在已经把‘女娲补天’完整的勾勒了出来。

后世流传的神话故事和现在的蓝星充分证明了两大文明的计划是成功的。

那么,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完成这个不可思议的工程的?

一时间,这个疑问号浮现在每个院士的脑门上。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