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改造系统:太后带崽学种田

《极品改造系统:太后带崽学种田》

第139章 肖白莲成亲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萧望月被蒙在鼓里,是一无所知。

而肖白莲,此时已得知父亲肖老三,被清河县领收监的消息。

王氏哭天抹泪起来:“这是犯了哪门子的冲,他咋又进牢里蹲着啦?”

林三爷是一脸的无奈。

他掏空荷包,又足足卖了两处宅子,二十来亩好地,才把那一千两银子凑齐。

“那要关多久?”

肖白莲看一眼林三爷,有点烦躁。

她的婚事,也因为打官司给耽搁下来。

“说是要半年……只怕,半年还出不来。”

林三爷抿了抿嘴,捞人,只怕这会儿送银子也不好使。

清河县令和张大娘子,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人家摆明是杀鸡儆猴,县太爷自然不好开这个口子。

“打点一遍牢头,别让他死在里面就行,你什么时候娶我过门?”

肖白莲皱着眉头,已经做了决定。

肖老三不容易捞出来,那何必白白赔上银子和精力。

而当务之急,也是自己的婚事!

王氏眼睛瞪得圆圆的——“啊?不管你爹啦?真就让他在牢里蹲半年?”

肖白莲没理王氏。

正因为肖老三捞不出来,才更要抓紧嫁到林家!

作为“攀高枝”的一方,绝不能把婚事一拖再拖。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那……你们娘俩,挑个吉祥日子?”

林三爷犹豫着说道。

他又看看肖白莲,欲言又止。

老丈人还在牢里蹲着,他们在外头大办喜事,会不会不合适?

“我是不信什么怪力乱神的,择日不如撞日,定在后天!”

肖白莲语气有些冰冷。

她不信什么怪力乱神,可怕夜长梦多。

肖老三是指望不上了,王二舅舅未必能管她一辈子。

“既然如此,那后天我就派花桥上门。”

林三爷虽然觉得不妥。

可既然肖白莲要求,人家做闺女的都不介意,那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两人把细节敲定一番之后,当即定下后日肖白莲出嫁。

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林三爷虽然前不久,才往外掏了一千两银子,元气大伤。

可在宝河村这样的小地方,几十两银子就能把婚事,办得喜喜庆庆的。

后天一大早,媒婆花轿上门,肖白莲穿金戴银的上了花轿。

王氏按照惯例,大哭一通:“我的闺女啊,往后你就是林家的人啦,娘,娘实在舍不得你!”

面上虽然这样哭,可后头还有一顶小轿子,是专门给她备着的。

肖白莲早就和林三爷说好,嫁人归嫁人,要把亲娘也一块接过去。

林三爷爱肖白莲,爱的满眼冒花,也养得起这么一个闲,没有不答应的。

“啧啧啧,这回肖老三可风光啦!”

孟氏抱着孩子,她混在看热闹的人群当中,感叹道。

肖白莲的花轿,吹吹打打的出了村,在宝河村也算是一等一的热闹。

村里的丫头,多是几吊钱,囫囵个的卖出去,鲜少有肖白莲这样风光。

孟氏看完热闹,便抱着孩子回娘家。

幺娘此时已经将早饭做熟,干生生的大米饭,酸菜炖的白肉,还有一碟子晶莹剔透的肉皮冻。

她麻溜的盛出一碗饭,递给孟氏:“三嫂,外头好热闹啊!”

孟氏接过碗筷,撇嘴道:“幺娘,往后你也嫁到城里,挑个比林家还有钱的大户,气死肖老三!”

姜幺娘笑了笑:“三嫂,待会儿我就得去县城啦。”

大嫂昨天就派人,带了口信回来——清河县城的宅子和铺子,已经置办好,她得过去帮忙。

不过,她也知道三嫂是个炮仗脾气,有口无心。

“天冷,你记得多带两件厚衣裳,再给大嫂问个好!”

孟氏一点头,趁孩子睡了,赶紧去给姜幺娘收拾行李。

等到幺娘去了县城,萧望月和李氏才堪堪把那些山货给收拾出来。

银耳被收拾的干干净净,连里头的渣滓都用针一点一点的挑出去了。

松塔用火烧的炸裂,露出里面的松子来,再用麻袋装起。

洗干净的蘑菇,用大针穿了线,一串串地挂在房檐底下等晾干。

“忙活了好几天,总算把这好几百斤的山货收拾的像样子。”

李氏活动活动手腕,颇有些欣慰。

“只等日头,将蘑菇松子晒干,便可以摆到铺子里兜售。”

萧望月用一块布帛擦干净手上的水渍,淡淡的说道。

“大嫂,二嫂……”

姜幺娘这时候轻轻的推开院门,一颗小脑袋先探了进来。

“哎哟,幺娘,看我们俩忙的,都忘了去接你!”

李氏苦笑一声,赶紧上前去,把小姑子的的包袱接过来。

“大嫂,这收拾的可真干净!”

姜幺娘也好奇的打量着,这别有洞天的小院。

她刚照着口信上的地址找过来,看着前头的铺子,还有些不敢进来呢。

萧望月走了过来,问:“幺娘,你是一个人来的?你二哥三哥没送你?”

姜幺娘把头一点:“大嫂带着我来县城好几趟,我认识路。”

姜家哥俩,忙着给地里的柴胡堆肥,孟氏带着孩子,又要看着绢花,也忙不开。

她索性自己来了。

萧望月摸摸她的脑袋,和最初相比,幺娘胆子大了不少。

“大嫂,咱们家又开始做买卖了?”

姜幺娘指着那些,被收拾好的山货,又问道。

“对,大嫂说前头的铺子空着怪可惜的,干脆就拿来卖点山货。”

李氏一点头,她抓了把松子,塞到姜幺娘的手中。

姜幺娘嗑开一颗,尝了尝:“好甜!”

她欣喜的说道,这和以前吃过的干货,不太一样。

刚从松果当中剥出来的松子,还没有完全晾干,带着一点甜气和水分。

李氏见她喜欢,道:“咱还有银耳呢,晚上给你炖一碗吃!”

姜幺娘看看院子里晒着的那些干货,又好奇的问道:“大嫂,是不是山货要赚的比绢花多呀?”

萧望月没否认,也没有认同。

绢花,目前还能赚钱,无非是因为新鲜。

山货买卖,却是自古有之。

甚至宫里,还给山货一留分了三六九等。

论起细水长流来,山货买卖,自然要强过绢花。

“或许吧。”

萧望月笑了笑。

等她回京城,清河县的宅子也好,铺面也罢,都是要留给姜家人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