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顺治皇帝的咸鱼皇后

《穿越顺治皇帝的咸鱼皇后》

第十五章、白丁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

吴良辅看着皇上铁青的脸色,心中不得不赞叹一句:皇后娘娘,您有胆啊。

不过有一件事,他确定了,皇后不喜欢皇上。

孟古青意识到这是现实的时候,她则故作镇定道:“皇上表哥,这深更半夜的,您不在美人儿窝里,跑来这里吓人做什么?”

“若非朕来,朕还不能听见表妹的心里话呢。”皇上将表妹二字咬得甚重。

“我说了什么吗?谁听见了?谁能作证?”

孟古青白了安其尔一眼,安其尔领回道:“奴婢什么都没听见。”

孟古青赞赏的点头,“表哥,听说你要废除我啊,什么时候下旨啊,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您可别光说说啊。”

“朕说了吗?朕怎么不记得?吴良辅,你听见了吗?”

吴良辅气不喘脸不红回道:“奴才日日跟着万岁爷,不曾听万岁爷说过此话。”

孟古青气得脸蛋都鼓起来了。

皇上似乎很高兴。

“吴良辅,咱们走,朕今日可没来坤宁宫。”

皇上走后,孟古青则笑了。

“小屁孩,想跟我斗,你还嫩了点。”江南是个好地方,可是在古代,一个被废除的皇后,还真不会被接受。

而她也没想过被废除,这一切不过是她刻意为之。

隔日

孟古青是听着音乐起床的,皇上将八音盒留下来了。

“娘娘,这东西果真神奇,竟然能发出这般美妙的声音。”

孟古青看着那老古董,也就一般吧。

她起来吃过早膳,众位妃子就来了。

今日不是众位妃嫔请安的时候呢。

“臣妾恭喜皇后娘娘,贺喜皇后娘娘。”

这喜从何来啊?

端顺妃道:“皇后娘娘,昨夜皇上夜宿坤宁宫,凌晨才走的呢。”

“......”

你们一个个都长了一双千里眼吗?

恭靖妃道:“这宫里即便新进了妃子,皇上对娘娘的宠爱也是独一份的。”

这人,真会睁着眼睛说瞎话。

不过对着眼前密密麻麻的美人,孟古青却有些烦恼,这宫里的女人,日日只盼着皇上一个人,被宠幸一次,便能激起这般豪情?

有些可悲。

打发了她们回去后,孟古青看着屋内的八音盒,做了一个决定。

她将八音盒全部拆除,随后让小春子将这些零件全部送往内务府,命他们尽快做出来全部。

午后,慈宁宫来传话,让她过去吃午膳,且下午要上课。

孟古青进入慈宁宫就瞧见苏麻喇姑笑得好不遮掩。

“娘娘今日这一身,可真好看,整个人瞧着温柔了许多。”

孟古青低头看了看,浅蓝色的,胸前还绣着玫瑰花样,自己之前就是这么穿着的。

唯一不同的是,今日阳光正好,又是中午,阳光洒下,光彩耀眼,闪闪发亮。

“苏麻喇姑,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啊?瞧您,这嘴巴都咧到耳朵后面了。”

“皇后娘娘的喜事便是奴婢的喜事,奴婢为皇后娘娘欢喜呢。”

这效应?

孟古青有些无语了。

等孟古青进去的时候,就听见太后与皇上对话。

“皇上能想通,额娘心中很欣慰,额娘这辈子也没有所求,只求你们平平安安,求大清千秋万年。”

“皇额娘,以前都是儿子不懂事,今后不会了。”

孟古青望了望天,心头有些慌。

皇太后一抬头,瞧见了皇后,则暖暖招呼道:“皇后,快进来。”

“给姑母请安。皇上表哥万安。”

请完安,孟古青便战在皇太后身边。

皇太后看了一眼孟古青神色不是很好。

“皇后,昨夜是没睡好吗?”

孟古青摇了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

“做了一晚上梦,确实没睡好。”

“都梦见什么了?”

“梦见鬼了。”

咳咳

皇上轻咳一声,随后则道:“皇后今日这身衣服不错。”

丫的,不会说话就别说。我是衣服好看吗?

不过在太后面前,孟古青不会这么不着掉,她笑着道:“多谢皇上夸耀,能得皇上赞一句,是这身衣服的荣幸。”

太后不知两人之间的猫腻,便道:“尚可喜要回京了,回京之前,咱们要尽快选一个孩子入宫。”

“皇额娘,此事便由皇额娘和皇后操心了,这孩子入宫,也要入皇后名下。”

“是该这样,嫡女的身份,才是对尚家功绩的认可。”

凭白多一个孩子?还要她养吗?

“姑母,这孩子入我名下不好吧,这万一我被废了,不是害了孩子吗?”

皇上:这一事能不提吗?

“皇后,话不能乱说,谁若说要废你,哀家和蒙古四十九部第一个不同意。”皇太后说这话的时候,目光确是看着皇上的,今日皇上突然间示好,认错,可见是对皇后的认可。

皇上观察着皇后,如今的她确实不似之前的飞扬跋扈,说话做事都小心谨慎了。

是因为无宠所以才不敢跋扈了吗?

皇上突然间觉得好玩了。

“皇额娘,儿臣心中从未想过废后。”

得到这句话的皇太后很欣慰,而孟古青,心中也稍安定。

午休的时候,皇上走了,但是下午孟古青上课的时候,皇上又来了。

皇太后没管这事,只是让人看着这两孩子,别又闹别扭。

济世今日也没做别的,只是出了一张卷子,想测测皇后的深浅。

孟古青看了眼卷子‘写出历史朝代顺序’。

孟古青有些怀疑,低头瞧见济世正翻阅什么,孟古青心中盘算着,自己是写还是不写呢。

最后决定写几个吧。

孟古青写完后交给济世,济世随便看了那,字有些不成形,但可以练。

“娘娘可有喜欢的朝代。”

“明朝吧。”

“娘娘可以说说吗?”

“明朝嘛,他的建国者,出身民间,知晓民间疾苦,所以朱元璋以及他的子孙可注重农业,番薯、南瓜、蚕豆、土豆、玉米、棉花等美洲高产作物,都是明朝引进的。明朝农业发展的好,百姓生活也就好。百姓生活好,也就带动了经济,据说明朝经济发展,是最繁华的。是之前任何一个朝代都追赶不上的。”

“那娘娘觉得咱们大清能否追赶上吗?”

“济师傅想听实话?”

“娘娘请讲?”

孟古青摇了摇头。

“咱们大清是以打猎为生,对农业不够重视,也意识不到农业发展对百姓的重要。任何一个朝代想要发展,农业是首选。”

济世觉得皇后见识独到,且一针见血,大清现状,便是如此。

八旗子弟们,反感种地,他们认为,这天下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不是靠种地。

门口站着的皇上,已经认定,她的皇后,不简单啊。能随口念出江南好诗句的人,又岂能是个白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