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爹不是曹操啊

《谁爹不是曹操啊》

第131章孙策之子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一个在建安五年就有这等眼光的人,普天之下都是凤毛麟角。只是可惜,鲁肃没有遇到一位明主。若是跟在曹操身边,曹操可以提供足够的画卷供鲁肃去涂抹,让他尽情施展才华。若是跟在刘备身边,那恰恰是补全了刘备最大的一块短板,足以让刘备看清天下大势,早个那么几年朝着复兴汉室的正确方向前进。可偏偏鲁肃摊上了孙权。还是一个暂时没有雄心的孙权。鲁肃每在江东待一天,那就是浪费鲁肃一天的光阴,属实是委屈他了。“慎侯,可否只让吕蒙和那陆逊带兵前去庐江?”周瑜还是不希望鲁肃前往北方。即便他知道鲁肃留在江东是浪费了这位好友的才华,但周瑜还是不愿!“行!”没想到何晏居然同意了!这让周瑜心中一松,不过何晏下一句话让他几乎是忍不住爆出粗口。“既然将军舍不得鲁子敬,那让张昭张子步跟我走也行。”……鲁肃给不得,张昭就给得了?“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留下的这话,可绝对不是一句戏言。张昭与周瑜,一内一外,宛如两根柱石,为孙权撑起了这江东的一片天。和张昭比起来,鲁肃对于如今的江东来说用一句“无举轻重”形容也不为过。周瑜听到何晏所要张昭,也知道这只是在表明何晏所要鲁肃的决心。“此事……还要询问子敬的意思。”周瑜自己无法拒绝何晏,只能是让鲁肃自己来拒绝何晏了。对鲁肃的人品,周瑜还是相信的,这位好友绝对不会让自己失望!“好啊!”何晏一如既往的畅快。不过说话间,何晏却是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交给周瑜:“还请公瑾询问鲁子敬的时候,将这封信也一并交给他。”周瑜接过书信,才发现这封面上居然是写着《成德刘子扬与鲁子敬书》。“刘子扬?”“刘晔!”周瑜在看到这个名字时,方才的笃信顿时消散了大半。鲁肃和周瑜是好友不假,但刘晔与鲁肃的关系更亲近!早在刘晔之前还在庐江的时候,刘晔就写信劝过鲁肃,说以他的才能极为适合在乱世之中发挥,想要邀请他来到庐江一同图谋大事。鲁肃本来都打算去庐江郡了,结果周瑜这个老六提前将鲁肃的老母接回吴县,导致鲁肃不得不先前往吴县。问题是来的时候好好的,结果转身却发现回不去了!原来鲁肃一到江东,周瑜就各种pua鲁肃,疯狂劝他不要回去,说什么投奔不熟悉的人风险极大一类的话。pua完,周瑜又开始朝着鲁肃推销起孙权,直言孙权你别看他年纪小,但绝对是个明主!什么曹操、袁绍在他面前都是渣渣!你跟着我们好好干,不愁以后不能走上人生巅峰……鲁肃这个小萌新不懂世道险恶,纠结一番后也就决定留在江东了。所以说,周瑜其实是个阴险的老渣男,刘晔才是鲁肃的白月光。现在白月光跟着何晏气势汹汹的杀回来了,就问你周瑜慌不慌?周瑜握着手中的信,只觉的这信件似乎是有千斤重,直压的人手疼。“如此,就静候公瑾佳音了。”何晏的条件已经提出,也没有继续待在孙氏大营的必要,直接就在一众孙氏武将充满怨气的眼神中乘上快航,悠哉悠哉的回到皖县。————————————————何晏回去了,但是谈判还在继续。孙权与周瑜一商议,决定先将鲁肃之事搁置,选择攻略吕蒙和陆逊。吕蒙倒是好办。他早年依附姐夫邓当跟随孙策征战。在邓当死后,吕蒙就继承了邓当的位置,统领其部众,被孙权拜为别部司马。像吕蒙这样有着自己部曲,且还没有世家大族背景的将领自由度极高,孙权只要一道军令就可以让吕蒙乐乐呵呵的前往北方。可到了陆逊时,孙权就有些棘手了。他本以为陆逊只是什么无名之辈,却没想到他居然是陆康的侄孙。而陆康,与孙氏之间则是有着血海深仇。东汉兴平元年,占据淮南的袁术与当时的庐江太守陆康不和,便命孙策领兵攻打庐江郡的治所舒县。这一打,双方就打了整整两年。在这两年中,陆氏家族百余人足足死了一半,尽数成为孙策手上的亡魂。虽然陆康提前将当时还是少年的陆逊送回吴郡,但这仇恨却不可能因为陆逊没有亲眼看见而化解。孙权敢肯定陆逊心中必然还恨着孙氏,这个时候去征用陆逊,无疑是不可能成功的。【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安装最新版。】就连周瑜知道这其中的恩怨后也是有些头疼,不得已去找了会稽郡丞顾雍帮忙。吴郡四姓,朱陆顾张。这四大世家不说同气连枝,那也是有着共同进退的心思。顾雍得知此事后,也是动用家族的关系,托人找到陆逊还健在的叔伯,向陆逊道明轻重。在家族长辈的说动下,陆逊也是欣然前往庐江。这最后,就是何晏最想要,同时也是周瑜舍不得的鲁肃了。为了鲁肃,周瑜甚至亲自乘轻舟赶往了作为孙权腹地的吴县,面见鲁肃。“慎侯要我?”鲁肃在刚听到周瑜的话时同样感到了意外。“慎侯竟知子敬?”“不止是慎侯。”尽管周瑜犹豫过,但他还是将刘晔写的信件交给了鲁肃。“子扬兄?”鲁肃没想到连刘晔都已经重回庐江,也不顾及周瑜在场,直接就将信件撕开查阅起来。“子扬居然是亲自手刃了李术!着实快哉!”鲁肃能与周瑜、刘晔这般的豪杰相交,本身就是有直爽的性子,看到痛快之事当即抚掌大笑起来。只是看着看着,鲁肃的笑容就逐渐收敛,化为严肃。“若非我认得这是子扬兄的笔迹,恐怕还以为是那慎侯亲自写的呢。”信中刘晔只向鲁肃说了三件事。第一件,是何晏密谋除掉李术一事。第二件,是何晏对待孙氏的看法。第三件,是何晏与新学的关系。三件事,桩桩件件都与何晏有关,这也难怪鲁肃会以为这是何晏亲自写的。“有趣!有趣!”刘晔显身为白月光显然知道如何才能骚动鲁肃的心,这三件事看似与鲁肃毫无关系,但却桩桩件件都挠在了鲁肃的痒痒处。第一件事表明是在说李术被刺死,实则是在告诉鲁肃中原已经无忧。如今曹操击败袁绍,势力北至大河,南抵长江,让这中原一带彻底安定下来。鲁肃的老家东城以后也不会再受到什么战火的威胁,足以使鲁肃安心。第二件事刘晔直接接何晏之口点名了孙权没有进取之心,鲁肃留在江东就是虚度光阴。而且刘晔还直接在信中告诉鲁肃“本来这扬州之地就不大,如今孙氏还丢掉了北面的庐江、九江二郡,他们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第三件事,则是刘晔自信最能打动鲁肃的地方!鲁肃与刘晔一样,都是野心勃勃之辈。这种野心勃勃,不是指他们不甘居于人下,而是指他们都有做出一番大业的野心!且问世间,还有什么比新学“改天换地”的事业还要大?鲁肃若是一直留在江东,又岂会得到这样的机会?除了这三件事外,刘晔在信件的最后还留下了一点小心机——他在最后署名的时候,往名字前面加上了【庐江太守】四个大字。写上【庐江太守】不够,刘晔还得瑟的将自己的太守大印盖在了自己名字上,着实有些丧心病狂。遥想一年前,刘晔和鲁肃都还在同一起点。可如今刘晔从北方回来后,都已经是成为两千石的太守了,他鲁子敬却还只是一介白身,这差距简直不要太大!简简单单的四个大字,就已经提醒了鲁肃,告诉他还是北方机会多多。在刘晔这封书信前,鲁肃也是动摇了。周瑜不忍好友犯难,当即直言道:“若子敬想去北方建功立业,我是绝对不会阻拦的。”鲁肃见状周瑜这般大度,心中反倒是起了踌躇。但最后,鲁肃还是下定决心,朝着周瑜拱手制歉:“孙氏确实不凡,但并非我鲁子敬的明主。还望公瑾替我向讨虏将军说明。”“自然。”周瑜也并非矫情之人,虽然对鲁肃的离开有些伤感,但这却并不影响他与鲁肃的关系。拉着鲁肃酩酊大醉一场后,周瑜便从吴郡带上鲁肃和陆逊一同赶往皖县。等再次见到何晏时,孙权和周瑜已经将何晏所需的一切制备齐全。十万石粮草已经运入皖县。一千士卒则是吕蒙的部下。鲁肃、陆逊,也被周瑜带来,等着被何晏临走。在得知结果后,就连何晏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就对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即刻启程吧!”“启程?”周瑜有些不解:“慎侯要往何处去?”何晏嘴角勾起毫无节操的弧度,假装惊讶道:“自然是去见上任吴侯的子嗣孙绍咯!”“子承父爵,二位……对此没有意见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