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往事

《东坡往事》

第一零零章 黄州的“鱼美”与“笋香”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元丰三年。

正月初一。

苏轼离开京师,动身前往黄州。

后来,黄州有位叫潘丙的进士告诉苏轼说,真怪!苏公刚接到任命要来黄州时,黄州人并不知道这一消息。可有位自称神仙下凡的乡野村妇,当时身披茅草与树皮,手拿一根筷子,由两个小童搀扶着她,下降到州中侨民郭氏家中,和人交谈时声音极为洪亮,且很会作诗。

她说,“苏公”马上就要来到这里了,很遗憾,我却来不及见他。

果然,在一个月后,苏轼到达黄州的当天,这位神仙恰好有事事先离去了!

这是苏轼在自己所作的《子姑神记》里的记载,当然,这些传闻在当今都是子虚乌有的东西。我们需要来说一下,苏轼一行在从京师到黄州路上的一些情况。

从京师开封府东南要走水路三百一十里,便到了陈州。

到了陈州,大表哥已经于上年的正月二十日作古,迎接苏轼一行的是文与可四子文务光(字逸民),小文按辈分该叫苏轼表叔的,但同时他又是苏辙的女婿,所以更是亲上加亲。

正月十一,子由从南都(今商丘)来到陈州来与哥哥相见。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当时的南都在陈州东南二百八十里,苏轼罢徐州任赴阙时,曾与子由相会于陈州,如今不到一年,已是物是人非。

看到风尘仆仆的弟弟,苏轼知道子由不放心自己,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吸取血的教训。“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在陈州的相会的短短三天时间里,作为兄长,苏轼还得要作诗宽慰一下自己的弟弟。

苏轼在陈州所作的长诗《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中,在后世毕生研究苏轼的清人王文浩看来,通篇流露出的兄弟之情,“移作他人兄弟不得”。

十四日,苏辙返回南都,他还要回南都收拾一下家当,将要赴筠州任。

小文则带着酒后将要离开的表叔苏轼来到陈州城外的河堤上,“醉行堤上散吾愁”,此时的苏轼尚未从“乌台诗案”的阴影中走出来,所以,二人一边走,一边回忆着文与可的生前往事。

小文还带苏轼看了他父亲的飞白书,看后苏轼很是吃惊。

他说,以前见过表哥的诗歌与散文,后来还见到过他的行书、草书与篆书,认为他的技能就这么多了。谁知,大表哥竟还会写飞白书,而且还写得如此工秀,至今才算是领教了!

正月十八,苏轼一行在蔡州(今驻马店汝南县)道上遇雪。苏轼下马次子由的旧作之韵,当场作雪诗二首。

而后一路向南,过息县时,拜访了自己的老乡,眉山人任伋(字师中),并作诗送之。

任伋,此人从小善学,颇能通其大义,读书不治章句(不求甚解之意)。任伋与其兄任孜,相继举进士中第,知名于当时,眉州人皆敬之,号之“二任”。苏轼的老父亲苏洵在世时,尤其与二人相厚善,因此二人的关系也算是世交了。

特别有缘的是,当苏轼还在凤翔任上,任伋将去赴黄州通判任,当时的苏轼还作诗为其送行。

任伋因为做过息县县令,因其爱民如子,百姓皆敬爱之,遂在此地买田卜居。

宋时,淮河自南阳平氏县东北处,过桐柏山,东过江夏平春县之北,又向东径流至息县之南五里。

“回头梁楚郊,永与中原隔。黄州在何许,想像云梦泽。”所以说,过了息县,苏轼一行就要渡淮了。

关于渡淮诗,除了苏轼,目前还有南宋文天祥的一个版本。只不过,文天祥的过淮,体现的是忠君爱国对的无私感情。

这次赴黄州,苏轼只带了长子苏迈前来,把家眷暂时都留在了南都的子由家里。

到了光、黄二州之间的加禄镇南二十五里的大许店时,见旅店壁上有死于熙宁十年、享年一百三十岁的清戒和尚的诗。苏轼听人说此僧异事甚多,就在其诗后令题了一首以识之。

在光山县,苏轼顺便游览了此地的净居寺。

进入湖北的麻城县境内,在翻越关山春风岭时,苏轼作七绝《梅花》诗两首。

当见到治平年间的县令张毅在道旁曾种植松树上万株,希望长大后能为行人遮风挡雨,但如今已被砍伐的只剩不及十之三四的事情时,苏轼作了一首诗,用来劝诫后人。

有感于这件事,苏轼联想到自己幼年时曾在家乡的东岗上种满了松树,自己还希望自己能“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呢。

在麻城县故县镇,苏轼曾遇到一位奇人,此人本姓卢,为张氏所养,不知其名,人称“张憨子”。

此人阳狂垢污,寒暑不能侵,经常一个人在市井中独来独往,夜间则不知所踪。无冬历夏均着一件单衣,三十年没有换洗过,但一旦走进他,则不觉有一丝的垢秽之气。好多人想见他,还不能如愿。

苏轼试着差人去请他,他却欣然而来。到了之后,站立在原地不说话。问他话,也不应声,让他坐下也充耳不闻。只是上下左右把苏轼的传舍俯仰打量了许久,然后默然而去。

苏轼极为惊骇,甚至觉得他不像凡人。于是,就把他的事迹作首诗寄给了子由来听,子由也觉得奇怪,觉得这个“张憨子”是“道人闭口意全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