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梦之汉阳余晖

《三国一梦之汉阳余晖》

第36章初场傜俗词上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曹某早已认负,在座诸位都是见证。委实无颜再比一场。”

平阳侯笑道,“孟德诗才名动洛阳,怎可轻易言负?在座诸位今日瞧不见孟德大作,只怕心中遗憾。”

曹操语气坚决道,“胜负乃公理,不在人言。曹某不会再比。”

平阳侯面色不再和蔼,反而用接近威胁的语气质问道,“若本侯一定要你比呢。”

曹操直面平阳侯威胁,一字一顿道,“曹某沛国谯县人,不归平阳管。”

二人怒目相对,谁也不愿退让。

此时平阳侯身后一黑衣老者走出队伍,悠悠道,“反正阿瞒你只懂些诗词皮毛,就全当抛砖引玉了。”

曹操侧头一看,说话者正是家中老父,当朝大司农,曹嵩曹巨高。心中震惊却又闪过一丝悲凉,这场文试竟如命中注定一般,自己有意放许临一马,却仿佛原地踏步,终究还要再比上一场。

不过见了《陋室铭》,曹操反而燃气斗志,心想如此人才,若死于宵小之徒,倒不如死在我曹孟德手中。

想到此处,曹操所有顾虑一扫而光,拱手对许临说道,“曹某慕江仙公子大才,只能再讨教了。”

许临无奈道,“单凭曹君吩咐。”

曹操正色道,“孟德素以文章为傲,见不得一日之内连输两次。许公子也当竭尽全力。”

许临自然知道曹操本领,也知道曹操的胜负心。此时见比试不能避免,只能如曹操所说,拼尽全力就是了。于是嘴上和曹操寒暄,心里却开始默背诗词,保持清醒。

背到《两京赋》时,忽然想起此时最流行的是汉赋,而历史上又没有曹操大赋流传,难不成曹操不擅作赋?

于是抢先开口道,“曹兄,这局我们便各作一赋如何?”

众人听罢深深点头,似乎极为赞同许临意见。

曹擦却摇头道,“文章大赋曹某认怂。”

这话让众人大失所望,曹操却只顾盘起双腿,席地而坐道,“我曹家素与乐府令交情甚厚,所以寻常孩子幼时学论语,我却以乐府诗开蒙。及冠以后虽然放荡不驯却是不敢荒废此道。曹某内心曾暗暗起誓,今生只作乐府诗,不作其他。幸有小成,被乐府令戏称为‘独成洛阳一小家。’所以这场我只比乐府诗。”

曹操叹口气,继续道,“我说这些非是自吹自擂,只是告诉公子,曹某精通此道。即便侥幸获胜,公子才学仍不输曹某。”

许临点点头,心道,“曹操成就又何止‘洛阳一小家’,毕竟在初中课本上就选录了曹操的《龟虽寿》。《嵩里行》《薤露行》等篇在这个年代就引发了极大轰动,甚至乌桓,高句丽等外族也争相传颂。在战乱年代还能促使建安文学蓬勃发展,足见其才华。”

如今和曹操对敌,许临没有把握,不过只能一搏,于是开口问道,“曹兄,既是乐府诗,我们以何为题?”

曹操笑道,“体裁上我已占了便宜,题目便由许公子来定。”

许临心想乐府诗关键在于配乐歌唱,所以文字需要更加通俗。后世乐府诗以白居易最为出名,比较孟德,就算不胜也绝不会败,由我来出题那更是胜率大增。

许临心中正默背白居易名篇,准备挑好诗文,再定题目。却被平阳侯打断道,“蔡中郎在,何必用你一竖子出题?”

蔡邕苦笑,心道这平阳侯无事唤我大名,有事便叫蔡中郎。

平阳侯又道,“蔡中郎公允,必不会有所偏颇。大家觉得如何?”

在座众人虽觉平阳侯咄咄逼人,但蔡邕人品才学举世公认,出题也无不可。于是齐声称好。

蔡邕见自己断然无法抽身,只感今天一波三折,祸水却总引到自己身上。又想起这些日子大雪不止,若再不停,雪灾已成定局。眼前这些人身居庙堂却只图享乐,内心更是积郁难当,便灰心道,“便以百姓为题。”

在场众人皆知蔡邕博学,必不会落入俗套。可却无一人未想到会以“百姓”为题。细思,虽不切题亦不偏题,甚妙!

当下便有人奉承道,“蔡郎中别出心裁,不愧大家手笔!”

蔡扈内心更是惭愧,“百姓都算别出心裁了么?”

许临闭目沉思,蔡邕以百姓为题,自己占了不小便宜。毕竟白居易乐府诗中,几乎篇篇都在歌颂百姓,怜悯百姓。但只有一个问题,

要和自己比试的人可是曹操!

以后世眼光来看,白居易自在曹操之上,可现在是汉代啊。

说不定汉代和唐朝音律已大不相同。

也说不定此时审美会更偏好曹操。

曹操!?

忽然许临猛一睁眼,心下有了办法,虽然卑鄙,不过生死相关,却也只能如此了。

刚想动笔,却感觉手指尖上传来一阵沁人的触感。抬眼看去,只见岚嫣半跪在自己身旁,温柔道,“奴家仍替公子研墨。”

许临见岚嫣面色决绝,心知她害怕自己落败,想最后一次为自己研墨。不过既然想出了办法,许临有了自信,起码这次绝不是最后一次!

于是在岚嫣耳边安慰道,“姑娘情谊令人动容,只是我已有必胜之法,麻烦姑娘今日还得替我再研六次。”

曹操见许临和岚嫣谈笑,心中感慨,处事不惊,临危不惧,这才是真男人!若不是此刻生死相逼,除了鲍信之外,自己和许临应该也能成为朋友。

曹操笑容玩味地看向平阳侯,心道,许兄安心去吧,等我日后掌权,必杀此人为你报仇。

平阳侯被看得浑身不自在,可忽然曹操却又俯首案间,开始动笔了。只是刚写到颈联,就听许临大声道,“蔡中郎,我已成文。”

曹操感慨,单是这份急智便令人赞叹。只可惜今天曹操也文思如泉涌,于是加快速度,蔡邕等了片刻,曹操也已成文。

蔡邕见许临先成稿,便先拿起许临一文,向众人念道,“

《傜俗词》

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众人听罢,齐喝一声好,蔡邕也不住捻须,心想片刻便能做出此等佳作,当真后生可畏。要不要将许临举荐给自己恩师胡广,算了,若能活过今日再做打算吧。

想再看曹操所作,却发现一直没有递来。再看曹操本人面如死灰,神情呆滞。蔡邕暗喜道,你阿瞒也知道害怕,也知道天外有天。

虽然心中窃喜,不过蔡邕怕曹操耍手段又坑自己一把。干脆直接起身,走到曹操案前,准备将曹操所作念与众人。

只是拎起一看,蔡邕也傻了眼,两篇文章竟然丝毫不差,连题目都一样叫《傜俗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