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1开始,收割全世界

《从1991开始,收割全世界》

第453章再次拒绝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群散沙连午饭都没吃,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确定了每个人的出资数目,并现场签署了合同。

这些大户委托陈金耀、林志立代管资金,用于操作阡山股份。

目前资金筹措了1000万,这点钱用来做庄一支股票明显是不够的,这些大户也同意,如果将来有需要,他们可以继续卖出自己已经套牢的股票。

指挥部就设在这个交易所,其他大户另有交易所的,平时电话联系,到时候共同行动。

这是这些大户第一次做庄操作一支股票,人人都很兴奋。

在他们眼中,一条用金砖铺成的大路已经徐徐展开了。

******

山城证券,顾问室。

“老板,阡山股份又升到32元以上了。”胡晶晶美滋滋的向韩小东汇报。

“小幅卖出,一旦股价超过35,就再给我砸下来。”韩小东翘着二郎腿,慢悠悠喝着茶。

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真好。

大哥大响了,是夏志远。

他的声音很无奈,“小东,我父亲来了,他非要见见你。你有时间吗?”

昨晚他将韩小东的意思和父亲说了。夏乐山有些吃惊。

他并不了解韩小东。

在他看来,以此时的内地工资水平来说,月薪5000+未来20%的股份足以打动任何人。偏偏这个年轻人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所以老爷子今天又到证券公司了,说什么都要再见韩小东一面。

两分钟后,韩小东在夏志远的办公室见到了夏乐山。

“夏老好!”韩小东主动上前和夏乐山握手。

夏乐山只字不提招揽韩小东的话,而是东一句西一句扯起了闲天,从米国的巴菲特说到港岛的曹仁超,从内地的改革开放说到前苏解体、东欧剧变。

夏乐山越聊越兴奋,他明显感觉出,对面这个年轻人知识存储量相当巨大,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不为过,虽然话不多,但他的观点往往能一针见血,直指事物本质。

这样的人确实符合顶级证券专家所需的资质,怪不得大儿子一再力荐他,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看来5000元的月薪开低了。

夏志远看看表,“爸,中午了,要不你就在我这儿吃午饭吧!我们食堂的伙食还是不错的。”

“好啊!”夏乐山谈兴正浓,舍不得离开。

三人下楼,去了食堂。

夏乐山挑了张餐桌坐下,夏志远和韩小东去打饭。

平时,韩小东都是和燕妮、胡晶晶、于得水人一起坐,今天夏乐山来了,只能去陪老人家。

他们三个占据了一张餐桌,其他员工都躲他们远远的。

夏乐山年纪大了,吃的很少,他吃了几口就饱了,端着汤碗慢慢喝着汤。

“小韩,依你看,内地的证券市场未来会如何?”

“夏老,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内地的经济越来越好,股市也会越来越好,也会越来越正规,但像前两年那种暴富的机会不会有了。”

“这么说,你是看好内地了?”

“当然。”

“如果给你一笔资金,你会用多长时间让它翻倍?”

“夏老,我会尽力不让本金亏损。”韩小东微笑着回答。

夏乐山叹了口气,“小韩,我向你道歉,之前对你了解不够,开出的条件有点可笑,这样,如果你能过来帮我,我给你月薪50000,人民币港币都可以,一年之后,公司经营得好,给你20%的股份。”夏志远大吃一惊,昨天的工资还是5000呢,一天时间,就涨了10倍。

看来父亲相当看好韩小东了,就因为和他聊了这几句话?

我怎么觉得刚才的聊天也没有太出奇的地方啊!

韩小东怔了一下,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多谢老先生抬爱,只是我在山城有事,实在是走不开,对不住了。”

这是韩小东第二次拒绝了。

夏乐山认认真真打量了韩小东一番,点点头,“是我冒昧了,让小韩为难了,该说对不起的是我。”

吃过午饭,夏志远亲自开车送父亲回宾馆休息。

车子一离开证券公司,夏志远就迫不及待问道:“爸,你怎么想着给小韩5万月薪了?这也太突然了,幸亏他没答应。”

夏乐山微微摇头,“他没答应,是新沪港的损失,志远啊!韩小东确实是个人才,就凭他那句尽力不让本金亏损。”

夏志远彻底糊涂了。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多难你知道吗?我刚到港岛时,港岛的证券交易所形同虚设,是我们这些沪市人参与其中,重订规则,这才让港岛的证券交易制度建立起来。六七十年代,港岛经济腾飞,证券交易空前繁荣,那时候有不少一飞冲天的股票经纪买别墅,开豪车,随随便便一顿工作餐都要四个菜,用鱼翅漱口,穷奢极欲……”夏乐山微闭双眼,陷入到回忆之中。

“1973年,港岛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李小龙去世,我记的很清楚,7月24日,是李小龙出殡的日子,九龙殡仪馆道路两侧,全部都是来给他送行的港岛市民,说是万人空巷也不为过。第二件事,就是恒指暴跌。”

“3月,恒指达到当时历史高位1774点,3月21日,跌到1192点,4月9日,跌破千点心理关口,等到8月时,恒指跌到了400多点。之前狂的都要飞上天的股票经纪卖车,卖房,中午也不四个菜了,全部从家带便当,最惨的,有好几个欠了高利贷还不起,从楼上跳下去了。”

夏乐山睁开双眼,“在股市里,不是看你某时期有多风光,而是能像我这样,80多了,吃得下饭,住得起大屋,晚上睡得安稳。”

虽然夏乐山说了很多,但夏志远却不以为然。

这种惨痛经历带来的感触,没有亲历,你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夏乐山回到宾馆后,老伴沈君娥告诉他,沪市的小陈给他来电话,让他有时间给回一个。

虽然夏乐山身家过亿,但还是老派人的做法,没有大哥大。

他按照陈金耀留下的号码回拨过去,和陈金耀聊了几句。

陈金耀还是力邀夏乐山能参与甚至带领他们操作阡山股份。

夏乐山像韩小东一样,第二次拒绝了他们。

别说他现在没有任何心思操作内地的股票,就算有,他也要严格挑选合作伙伴,陈金耀这样的土生的没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民间大户,还没入他的法眼。

再次被夏乐山拒绝,陈金耀也不气馁,“夏阿叔,既然这样,那我也不强求,我想和志远大弟聊几句啊!”

夏乐山把话筒交给夏志远,没说话,但是眼神已经很明白了,不要答应陈金耀的任何请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