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起陇右,开局驱逐刘备!

《三国:风起陇右,开局驱逐刘备!》

第15章:新年伊始,汉中无战事!(求收藏鲜花!)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时光荏苒,时间来到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元月。

汉中至刘循收复以来,全境克服。

数月间再无战事,休养生息。纳入三辅之地的旧民近五万人口,充实当地因兵祸引起的人口损失。

狄仁杰主民政,一手揽起民生建设。

在刘循支持下铁腕施政,因地制宜颁布新政令。丈量土地、耕地,重新普查官籍、兵籍、民籍、贱籍等,登记在册。打压士族豪强,严查人口税。

恢复农商贸易,扶持农桑,大力推广百工作坊,增加赋税收入。

短短半年,汉中人口从不到六万户增至八万户、近五十万人口!恢复到顶峰时期的人口峰值。

当中,刘循大力收留、引入境外流民的惠民政策,起到决定作用。

有人口,就有兵源!

南郑囤积不少钱粮,外加蜀郡赠予不少,军饷与后备仓储倒是充足。

练兵半年,大有成效。

……

“砰砰砰!”

太守府邸门口,街道上三五一群孩童,纷纷在点燃爆竹,炸的劈啪作响。

张琪瑛也在玩爆竹,仆人拿了一筐出来,真的就是一节一节的竹子。

通过烧热膨胀,达到一定熔点就会爆裂,响起来的声音就像放鞭炮一样。

这也算是一种风俗。

这小妮子平时话不多,几个月的相处,谈不上融洽,却也没了先前倔犟的脾气。名义上已是刘循的妾侍,却一直还没同房。

这点,刘循倒是不急。

毕竟才十六。

重点是,五斗米教信徒在张广、张盛、张琪瑛三人的引导下,皆已改头换面,脱离军政与宗教合一的管理方式。

信徒不得参军,入伍必须无信仰离教。

多地的信徒们,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修缮道观法场专注修行,不再给官府捣乱。

张广被刘循举荐为‘汉中郡代太守’,一字之差,权力差之千里。却也让他成为名义上的封疆大员,在政事上有所施展。

狄仁杰为别驾司马,名义上为辅助官,官位不及张广,却握有实权。

刘循坐镇汉中,旧族势力翻不了天,等新政出了效益,民心归拢,时机一到,必将肃清这些毒瘤。

新年乍到,本就该开开心心。

但,蜀川之地,因为刘备的存在,而不得安宁。

战事已经胶着打了近一年,直至年关也未经停息。

蜀郡不断有战报传到刘循手里,他派遣出去的斥候,也无时无刻在盯着刘备的去向。

一切详情,尽了然于心。

局势,似乎并不太乐观,纵然刘备兵少,可全是百战之兵。战场的经验,绝非蜀兵可比。

单是刘备此人的军事才能,已经历练出来,又有庞统辅助……哎,老刘根本不是对手。只是汉中乃是益州的北境国门,仍需要时日来稳定他的统治力。

天空上飘落下唏唏的雪花,此刻竟下起了小雪。

“下雪了!”

张琪瑛张开手,在雪花中舞动身姿,极为欢悦。

“应该是秦岭下大雪,影响了汉中的气节。湿气加重了,就更不便于战事的开战。蜀中的战事,也能消停一些时日……”

“紫驹!”

刘循吆喝一声,紫金赤兔马随即飞驰而来。

他一把将张琪瑛抱了起来。

“你作甚子嘛!”

“别动!不想挨腚子,就乖乖的。串门也串了,兄长也见了,先祖也拜了,年饭也吃了,玩也玩够了。雪夹雨会很冷,你身子单薄,回府换厚衣去,你夫君我还有很多事要办。”

张琪瑛虽不乐意,可也习惯了刘循的霸道和无礼。

当然,这个长得俊俏心性却霸蛮的男子,有时候很令人讨厌,却比很多男子都懂得如何体贴女子,总能有许多新鲜奇事让人应接不暇,又爱又恨。

一物治一物,只能说这个可恶的长公子,完全就是自己的克星。

为了不让自己的小腚子挨揍,张琪瑛只能听之任之。

当初,她已经做好了被对方强上的准备,可并没有!

他说:要让自己倾心于他,心甘情愿的爬上他的床榻之上,将自己奉献出去。

啊呸!

张琪瑛,还真没见过如此自大,脸皮如磐石般厚实的男子!

刘循怀抱张琪瑛,跃上赤兔马,在一片雪花纷飞的美景中,绝尘而去。

元宵过后。

侯府,迎来年后的第一次虎堂议事。

刘循麾下文臣武将,尽皆汇聚一堂。

“长公子,此乃开年以来最新的战报。刘玄德所部,又有异动。怕是,不久后将再次对蜀郡用兵!”

张任将最新整理出来的战报,呈上。

刘循坐于主位上,神态有些慵懒,似笑非笑说道:“刘大耳贼以战养战,接连攻克梓潼、涪城等重地,击败蜀郡各大名将,竟无人能挡。

刘使君已多次催促本公子南下援救,怕且已是无计可施。诸位,要有心理准备,或许不久后,我军将挥兵南下,与刘玄德一战。”

已薛仁贵为首的武将们,纷纷表态,蠢蠢欲动。

渴望一战的心思,强烈无比。

“东州兵练兵进度如何?”

负责统兵的薛仁贵拱手称道:“已有小成,再给末将数月,必能练成精兵。”

“抓紧时间,加快特训的进度。新兵要注重实战,不要惧怕伤亡!扩军如何?”

自从刘循进驻汉中,大力清剿、招安匪盗,数月以来已罕见山贼踪迹,民间叛乱也得到遏制。

豪强士绅的自卫武装,也被强制压缩或收编,在铁腕革新下丝毫不敢抵制。

“第一期、第二期兵员征募已完成,第三期正在筹备。汉中各县,应征入伍的百姓十分踊跃,通过测试的青壮,也有不少好苗子。”

“很好,第四期的征兵也同时开展吧。开始动员全军,除了驻守关隘的守军与辅军,主力都陆续调回南郑大营。

各地特训、外派剿匪的部队,也陆续召集回来。大战在即,时不待我。蜀郡战事不乐观,急需我军支援。”

“喏!”

如今,东州兵扩军,已达四万之众,老兵主力占据一半。

其余,还有从汉中降兵中挑选出来的二万辅军,充当守备的力量,驻守关隘和边境防地。

另外,武都郡、广汉郡的氐族各部,也都听命于刘循,随时可以征召出上万蕃兵,这一支力量不可小觑。

六万的兵力,已是刘循全部的家当。

当然,背嵬营、虎贲营、玄甲营三千精锐才是他的核心力量。

“仁杰,军饷辎重方面,无后顾之忧吧?”

刘循转过脸,看向狄仁杰。

“当然!军资一应物资充足有余,可供大军三年之备!一旦汉中新政全面铺开,只需一年田耕、农桑的产出将翻一番,自足不成问题。

即使前线吃紧,一两年内,大后方也无后顾之忧!”

刘循大喜:“好!有你坐镇后方,本公子无忧!诸位,建功立业,封候拜将就在眼前。刘大耳贼的末日,就是我等踏平荆州兵之日!”

“我等,当追随长公子,誓死一战!”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