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465关于自由滑 它很不一样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在正赛场馆里的OP是要比在副馆那会儿, 直播效果更好的。

没办法,用的是官方正式的各种设备,都是最高规格。

从质量到数量再到操作人员,都倍杀副馆。

有冰迷从这里发现了华点, 在网上说道:“也就是我们冰协财大气粗了, 一个分站赛还搞这么两块冰, 要是狠一点直接一块只用赛场的,就没这么多事儿了。”

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员们喜欢来COC的另一个理由。

因为这里,冰面好,训练时长还多,不像是别的国家还要死死地排队, 有时候额外训练还要单独掏钱收费。

入坑晚的冰迷迷茫, 问这不是标配吗?

被回复,当然不是啊,你没看蓝莓以前出去参加比赛多憋屈嘛!还得协调去商冰训练。

音响设备很强, 尽管没办法做到现场场馆里的效果,也比这两天网上流传的那个手机拍摄的视频要强多了,不少直播间的观众都表示,非常洗耳朵。

而有幸来到现场观看OP的, 则表示, 你们太弱了,根本不懂得我们这群人在现场有多么震撼的感受!

【回溯:作为二月十刷了破球的人表示,绝了真的绝了, IMAX都没给我这感受,这次比赛场馆的音响到底是谁家的?太强了!三百六十度立体环绕,音效比电影院强好多!音浪直接具象化了,我感觉椅子都在晃!双厨狂喜!】

【有没有夸张了兄弟】

【姐妹你多说点我好想听, 下午的赛事门票,我根本没买到p的票!为什么只开半场的观众席啊根本抢不到单独的p!】

【我之前还说p单独卖票是不要脸,现在感觉官方赚这份钱依然不要脸,不过他们得跪谢澜神,好歹澜神挽尊了】

【很值,特别值,我只能说等着看吧,不管乐曲还是编排,这次fs一定比去年红磨坊强】

【茉莉花绝杀,茉莉花+科幻双倍绝杀】

OP视频在网上流传的时候,瞬间上了热搜,广场里的评论基本都是在问这是谁。

各类新闻媒体也尽情地宣告着丛澜自由滑的一切。

更有人在网上发言:你当永远相信丛澜,今赛季的fs能超越她过往的一切节目。

此条点赞两分钟过万,连冰协账号都来了凑了一脚。

也吸引了其他人,疑惑真就这么厉害吗?不就是个自由滑么……算了我还是不等比完赛再看,我现在就去找视频!

郁红叶抽空在刷夸自己女儿的内容。

她:“嘿嘿嘿!”

开心!

自由滑比赛还没开始,郁红叶见到已经有冰迷在说,这次丛澜的自由滑可以直接叫“科幻茉莉花”了。

名字取得太长也不是很合适,因为太长了,大家就会各种起昵称。

OP之后丛澜被媒体追着问,为什么要定这样一个自由滑名字。

丛澜老实地回答了她,内容与跟于谨说的一样。

视频发出以后,冰迷笑哈哈,纷纷表示你是丛澜你说得对。

原以为丛澜是在玩梗和偷懒,还有人说那这样的话应当叫“行星茉莉花”或者“茉莉花发动机”,看完了这个cut,就顺从地依着丛澜的说法去称呼了。

昵称小茉莉,大名还是《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对啊,提到澜澜的自由滑,当然要先夸一句才可以啦!

在这一点上,冰迷对丛澜就像是家长看隔壁家孩子,那是怎么样怎么样都好。

将科幻元素用在花滑赛场,丛澜不是第一个人。

ISU解禁了人声BGM以后,花滑曲目的流行性确实提高了不少,还出现了好些个出圈的赛场。

这也佐证了当年改革的正确性,成为了锐意进取者的成绩。

死水是会腐烂发臭的,不断地引入活泉进行调整,才是维持生命力的正确做法。

但选择权给了运动员,版权ISU却是不负责的,反正他们比赛的时候可以无视版权方,只不过后面会麻烦一些。

可是,无所谓啊,没有版权的曲目就消音呗,或者用其他曲子随便替换。

吃亏的是运动员,关ISU啥事?

丛澜这边早就熟练了,先约版权,签合同,都搞得一清二楚了再联系人来编曲。

《茉莉花》和《行星发动机》的两个曲子,前者还好弄,后者的话就得联系版权方要协议了。

好在对方也很爽快,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机会,也非常高兴能够让这首曲子走向另一个赛道。

都是自家人,聊起来非常和谐。

丛澜要是想用《环太平洋》或者别的电影衍生曲,可能还会稍微麻烦点。

商用权限和改编权限都拿到了,张简方二话不说,直接请来了国家队的民乐团来给丛澜演奏,规格一下子拔到了最高。

她跟于谨还唠呢:“张总这水平,怎么前两年不这么搞啊?以前好累的。”

给经费报销,但是运动员自己去找老师编曲编舞,虽然不用考虑费用了,可是这个过程也是繁琐辛苦的。

“甩手掌柜”嘛,给钱这个行为很帅是没错,实际执行者付出的时间精力也没少到哪儿去。

不像现在,只需要提供想法,那边自有专业人士分工合作,给你比对要怎么选曲,选哪个更合适,以前有谁在赛场用过,拟合数据是怎样的……

一边是运动员和教练的“我喜欢”,一边是科学的分析计算,后者尚未做到流程化规范化,但已经有了一点点这样的苗头。

而仅仅是这种初期的建立,就已经能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良多了!

于谨叹气:“张总真是给你们惯坏了啊!”

搁以前,别说这什么团队了,就连请大师来编排的费用都给不到位!一套节目滑两个赛季是基操,三个赛季和反复重启也不算什么。

丛澜:“嘿嘿嘿,这不是有机会了吗?要是没的话我还不抱怨呢!”

正是因为能“挑剔”了,所以丛澜才唠两句。

真到了于谨说的曾经,那她也不会说这样的话。

丛澜双掌合十:“许愿我们张总长命百岁,心想事成!”

最后四个字,一半儿都能落在自己身上。

毕竟,张简方现在满心满眼都是花样滑冰,他心想事成了,不就等同整个花滑心想事成吗?

于谨也同样衷心祝愿着。

别的不提,他这些年来执教真的超省心!根本不用去跟谁勾心斗角,爽歪歪。

但对丛澜而言,靠山团队有了,却并不代表她能什么都不管,只等着收最后的成果。

以前也会找很厉害的专业人合作,一些还是姜意出面联系的,论起能力来,对方不一定比现在的团队差。

再则,之前合作过的几个老师这次也参与到了编曲队伍里来,连演奏方面的各种乐团名单都有丛澜合作过的。

可那跟现在还是不一样。

类比的话,大概就是以前得要学生自己去找外面的培训班老师补课,而现今则是,学校直接空降了一大批国内都排得上名头的精英教师,要什么有什么,学科全部拉满。

一想到背后有这么多人支撑,丛澜就头皮发麻。

不是害怕,而是按捺不住了!

这种配置还用愁自由滑曲子不好吗?

他们都已经磨出来短节目的了!

一个《茉莉花》,别的不提,编曲老师们绝对个个都能来上一段,对它的改编说不准还是他们曾经的某个作业呢!

丛澜快乐地搜资料,与《茉莉花》有关的,与科幻有关的,一堆堆的资料文档视频图片。

毕竟,思绪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固然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但其实那是无数的积累在某一刻的爆发,所以才能有灵光一闪。

但只靠着这么一闪,走不远的。

丛澜很早之前就明白这个道理。

她不管做什么,都喜欢脚踏实地,安稳、牢靠,还能为以后垫底基础。

然后她就顺畅地,摸到了与《流浪地球》相关的航天产业。

幸运的是,2019年是星空灿烂的一年。

早在一月份,嫦娥四号探测器就成功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了。

丛澜不断补充资料的时候,还看到了关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新闻文稿。

空间站,这三个提起来就充满了科幻感的字,让丛澜很感兴趣。

六月份,海上航天发射成功。

好像航天这两年就没停下来过,也仿佛这六十多年来,从长征、东方红到神舟、天宫再到嫦娥,优雅别致的名字诉说着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一个个成就,铭刻的是人类对宇宙的向往。

科幻电影有什么用呢?

丛澜在网上看到了这类言论。

她也见到过,有人问花样滑冰有什么用呢?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带来什么?遇到危险了还能让这群运动员出战吗?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有人回答体育项目就是为了探究人体的极限,是一种拼搏精神的具象化。

被这个问题的提出者否定,说,没有意义,不如拿钱来给贫苦人民改善生活。

但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航天,国家力量的象征,未来征途的起点,划时代的意义,新征程的先行者。

不是所有的所有最后都要落在“不如拿钱来给贫苦者”。

正是一些被认为没有意义的,反而是有深远含义的。

丛澜没去纠结,她看到了,那就这样吧,滑过去就是了。

她没有时间与人争执,也没精力去与人探讨哲学,当一个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他极有可能就处于那样的环境里。

很难与一个饿得要死的人说,你得坚强,你得追求精神的独立。

他不需要,他就需要一碗饭。

因为处境不一样,否定对方并不能显得自己多么高大,但总有人会去帮助这样的人,也总有人会理解航天是有意义的,花滑是有意义的,体育项目也是有意义的。

意义,也是价值。

《茉莉花》的价值,在于民族,在于文化。

《行星发动机》的价值,在于文化,在于重工业。

丛澜喜欢这两者交织以后带来的震撼。

那是五千年的劳动人民流传下来的最真挚的表达,遇到了新时代的机械产物后,相互碰撞,与不断蔓延开来的难以形容的发人深省。

除夕之夜听到了《难忘今宵》,会让人们动容,因为这是长久以来的习惯造就的反应。

那是回忆,是时间刻下的脉络。

《茉莉花》就是这样。

它自民间走来,进入了家家户户,从南方到北方再到大西北,无数人听过它也学着唱它。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是历史透出来的文化价值。

大好河山,五千年的岁月,凝聚成为了这样一句简洁明了的坚韧不屈。

《茉莉花》的历史韵味太浓厚了,《行星发动机》的年岁又太小太小了。

可后者,是科幻,是未来,是新生活的展望之□□现出来的进步。

当民歌的温柔包容与坚硬浩大的科幻感碰撞在一起,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族文化自信的不断上升,它就是一种新的辉煌。

丛澜想要演绎这份辉煌。

衔接在去赛季的《皓月》之后,她觉得实在是太好了!

开探讨会的时候,丛澜摇头:“不是,不是这个。”

她要的不是一而再的激昂,止不住的科技震颤。

不是这么浅薄。

编曲师:“那是什么?”

丛澜要的是传统乐器加持之下,不丢失厚重历史感的《茉莉花》,也是融合了新时代的传承,向前不断迈进的《茉莉花》。

编曲师误以为落脚点是《行星发动机》,但丛澜告诉对方,不是,是《茉莉花》。

纵然没有明说,丛澜在演绎《皓月》时所挂念的是曾经那段伟人辈出的艰苦历史,而现今的自由滑又像是与其对话,一问一答,形成一整个回路。

不能听不到《茉莉花》,它要贯穿整个自由滑的旋律,也要让观众从曲子里就能听出来:

一个民族自古代一步步走来,经历了战争、分裂、统一,成为多民族国家,又一步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高楼大厦,并且飞向了太空,迈入了新的征程。

如果要给这首曲子定一个基调,那就是,历尽沧桑的民族,始终在矢志不渝地向前奔跑。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丛澜:“我还想让人们从中看到梦想被一个个实现的过程。”

直到曲子定下初稿,编舞团队接手后进行构思,那一刻,她们震惊到无法言语。

而最后的最后,于谨看着在跟学编排的丛澜,内心被一行大字直接刷了屏——《皓月》+《茉莉花》就是22冬奥的征战组!

他难掩激动,热泪盈眶。

时间来到COC正赛第二日。

“啊啊啊啊啊小沐也好强!”

“是啊是啊,第一第一第一!”

“沐修竹你最棒!”

快乐的沐修竹顺利拿下了属于他的金牌,也乐呵呵地预定了师姐给他的电脑。

连带着于谨的份儿。

KC区里,师徒俩握手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孙娅然不解,但尊重:“不知道是不是在感谢彼此?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生。”

时间一点点走着,很快就到了男单的末尾,也就预示着马上将会开启女单的自由滑。

COC的最后一个项目,压箱底的镇场之宝。

“不愧是花滑明珠,女单真的好亮眼!”

“第一组也好好看!宫融在这里哎!”

“小慕第一次升组参加大赛就能进最后一组,好强!”

“咦,两个小mu!”

旁边有观众在交谈中为发现的这个小插曲感到快乐,笑作一团。

慕清晖也是mu的发音,大家还没给她取昵称,习惯性按照姓氏喊的话,就跟沐修竹重复了。

但这不是一个讽刺,更像是一种期待。

沐修竹那么厉害,现在已经独当一面了,慕清晖呢?她是否也能如沐修竹一般,成为女单的接班人呢?

丛澜在后面找于谨调整自己的发型。

她刚才在做陆地动作,为了避让突然走过来的人,中途改变了自己的方向,导致头发蹭到了器材上。

有一缕被勾了下来。

女单现在还是盘发多,双人和冰舞里倒是有好修女伴都会半披发。

今年秦芷贺舒扬就是前者半披发,后者留了稍长一点的头发,贺舒扬微卷的长发做起造型来,帅气能增加两个度。

两人的表现特别棒。

第一场冰舞的比赛里,他们最后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加上短曲的分数,整体的得分是第四。

虽然没上领奖台,但也很好,因为秦芷伤病上场,两人的发挥确实是受到了限制。

能有这个分数已经很不错了。

于谨还在小心翼翼地用尖尾梳给丛澜调整发型。

丛澜没抹太多发胶,因为不太喜欢那个手感,等之后拆头发去洗的时候,发胶对了洗起来也很麻烦。

只要浅浅地喷几下就好了。

对比女单,男单用的发胶要更多一点。

所以丛澜现在都不单独买发胶了,都是蹭沐修竹的用。

小沐成长起来了以后,现在处于一整个孔雀开屏的状态,也很喜欢倒腾自己。

时间来不及了,要不然于谨就会拆了重新编。

考斯滕是白色的,但有着青色的几抹颜色,水钻依旧很满,又小又闪,三千水钻集一身。

丛澜低头,趁势调整自己手指上的小圈。

这件考斯滕是长袖,但小臂到手腕这里不是那种非常紧身的设计,而是微微有一点喇叭袖。

手腕内侧的位置开了缝,所以手臂舞动的时候会有一点飘逸的感觉。

茉莉花嘛,为了契合这个主题,丛澜的后脑勺有一朵很漂亮的茉莉花发卡。

这次不是真丝的,也不是绢布的,而是找人做的通草花。

通草花是一种传承下来的非遗文化,这两年来随着汉服的复兴,逐渐有更多普通人去尝试学习和制作。

无形之中也帮忙把这个濒危的非遗文化传承了开来。

在此之上,又有了新的创新。

它的制作过程很复杂,看上去像是真的,摸着又很脆弱。

丛澜为了保险,定了二十朵,因为担心损坏。

这东西随便一压就完犊子了。

大批量订单给手工匠人做得快吐血了,最后是分批寄来的。

人家还建议她,其实也可以试试绒花。

一副看不得做绒花的姐妹儿过得舒心的幸灾乐祸。

其实少少做几个,这位手作人也是很开心的,有订单就可以赚钱嘛!但是一口气做二十份,是真的有点烦。

丛澜觉得这个建议可以采纳。

辛抒怀见到了这个发饰,也觉得很不错,本身她也制作了薄纱的花花,但确实不如通草花更合适。

民间小调的茉莉花,民间传承的非遗文化,两者就像是从古代走来的姐妹,一起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钢铁森林中。

没有胆怯,没有惧怕,只是充满了好奇,去迎接着新的挑战。

无形之中反而更契合了自由滑的名字。

于谨小心拨动了一下那朵发饰,问她:“这个固定得紧吗?会掉吗?”

丛澜:“祈祷它不要掉吧。”

倒也没那么脆啦,正常使用没有关系的。

于谨:“呸呸呸!”

他让丛澜赶紧摸摸木头:“赛前不要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丛澜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分明是你先说的。”

于谨:“我有吗?我没有。”

他不承认,拉着丛澜转了一圈,多角度欣赏了发型。

“整理好了,没有任何问题!”于谨比了个OK。

丛澜晃晃脑袋:“好嘞!”

第一组的比赛还在进行中,丁教练带宫融从前场回来,两人的表情都不错。

看得出来这场自由滑,宫融表现得很好。

女单比赛的时候,短节目那会儿陪着慕清晖的是于谨,陪宫融的是丁教练。

这么安排是因为两人都被分到了第一组,恰好丁教练也来了现场,所以干脆就一人一个。

但现在,自由滑里慕清晖跟丛澜在一组了,宫融还是三人里第一个出去的,丁教练便还是那么带着她了。

就教练这个事情来说,最初,于谨提起新的教学模式,也是出于好意,可是等到实操时就出现了问题。

比如宫融。

她的敏感放在节目表达上,是格外有利的,能够弥补自己技术的缺憾。

然而,在现实中,这份敏感又总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丁教练和于谨商量谁带选手出场,这就是他俩随便一提,并不存在推脱和嫌弃,听在宫融耳朵里却误以为他们因为自己水平不高,所以不愿意陪自己出场。

丁教练都没想到孩子能这么敏感。

于谨更没料到了。

可能是第一次实施这种教练组团带六人的方案,导致如宫融这样的运动员,在迷茫之下,有了更深的不安。

为什么我没有主教练?

我就是一个试验品?

我随时会被抛弃吗?

特别是很多人15岁够格就升组了,她偏偏被压着,硬是等到了16才升的组别。

这些都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也许外人看来没必要思考这么多,可她只是一个远离父母、独自在外的小姑娘,内向,不与人交流,身处其中就会感知到宫融的为难。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如果无法设身处地与顾虑对方的性格经历,轻飘飘的一句劝慰简直毫无作用。

宫融总觉得自己或许下一个赛季就会被从国家队踢出去。

但实际上是不会的,因为她的技术实力不是顶尖,综合实力却不错。

比如这次的赛事,尽管短节目发挥的成绩靠后了一点,然而,自由滑的稳定和绝佳的艺术感染力,为她争取到了很大的优势差距。

目前,宫融排在自由滑第一的位置,综合起来也是第一。

之后当然会被超过,但总分已经到了170+的高度,这个分数在往年的GP分站赛里可以排在前六左右。

这样的发挥是很不错的。

精神纤弱,却能控住不倒下,这是一个很优秀的精神状态。

丁教练以为她只是害怕Sr的赛场,还没想过宫融的心态问题是出于没有主教练。

如果知道的话,怕是得一脑袋的问号吧!

宫融这样的心态,主要还是因为想留在国家队,想继续滑下去。

她家境一般,如果是自费学习滑冰,一年几十万到上百外的支出,根本就负担不了。

走专业压根没戏,若不是省队和国家队接了她进来,她现在应该是专注学习等着上高三准备高考。

可如今不一样了。

宫融想比赛,拿奖,得名次,有保送名额。

她偷偷看了一眼身侧的丁教练,见到他脸上的笑容时,自己也暗暗地高兴了起来。

那我应该,不会被送走吧?

朝着两个方向看去,慕清晖和丛澜都在做最后的陆地训练。

宫融松了一口气,想到了自己的成绩。

她有点羡慕慕清晖,跟自己差不多大,还遇到了那么多事情,慕清晖却还这么坚强。

真好啊!我也要向她学习!宫融对自己说道。

能坚持到现在不放弃,一方面是真的真的很想留在国家队里,一方面也是因为周边的队友们个个都优秀异常,她只要一沮丧了,抬头扫两眼就能获得无数的勇气。

也许这个勇气来得快散得也猛,但关节上起作用就足够了。

这已经能够帮助宫融在不知不觉间迈过一个又一个坎。

根本没意识到的好处,也是她潜意识里不愿意离开国家队的原因之一。

抛却了比赛的烦扰,宫融现在一身轻松。

她在混采区没得到什么热情,但也不在意,反而觉得庆幸。

快乐地离开,她本想找丁教练,结果问了随队的人才知道,丁教练跟慕清晖出比赛了。

这一组一起六练,于谨担心自己看不住两人,就让丁教练一块去。

丁教练:“你当我是一块砖是吗?”

于谨:“能者多劳。”

茱迪:“你是觉得我废物是吗?”

于谨看向冒出来的茱迪:“不,我废物,主要依靠你俩。”

很会说话,听到的两人都非常满意。

于谨惊险躲过一局。

慕清晖对换了一个教练来跟自己没有什么感觉,她素日里也是逮住哪个教练就问的。

心大,追求紧急,所以会抓住身边能抓住的一切。

她也担心被赶走,也害怕落后,更不想赶不上队内的大家。

但她与宫融不一样,她精神比较稳定,爱哭却脸皮厚,被教练训哭了都能抹着眼泪继续问继续练。

一开始大家还担心她哭,后来发现她就是纯粹泪点低,不是真的委屈到不行。

针对这个特质,茱迪给她选了今年的自由滑曲子。

《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烂大街,但很好演绎。

当坚强又满是泪痕的朱丽叶出现在赛场,时间过半,她给人带来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深刻。

算是合理利用了自己的特长吧,如果这能算的话。

反正,冰迷们都叹息着,说慕清晖的朱丽叶就像是脆弱又晶莹剔透的玻璃花,跟丛澜的版本截然不同,但也非常值得一看。

慕清晖最后的排名也一跃来到了第二的位置。

自由滑4T落冰质量不佳,但不摔不缺周,www.youxs.org。

不多。

却是一个认可。

慕清晖:“啊啊啊啊!”

猴子乱叫似的,又是蹦蹦跶跶下了KC台子。

丁教练:“!!!”

他被吓了一跳。

丁教练算是知道,为什么于谨说慕清晖情绪起伏大了,确实挺大的。

瓜队三朵花已经有两朵结束了本次COC,只余下一朵。

这是一朵茉莉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