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500抽一个幸运 开个直播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九月, 夏日炎炎。

与温度一起升高的是各大赛事的遍地开花。

夏季项目的冠军赛在这个月份里接连补办,跳水、体操、游泳等热度颇高,频频上了热搜。

特别是游泳, 因为里面有这两年出名的好几个运动员,受到的关注度也不低,去采访的媒体也特别多。

六月份的体测, 终于在此刻成功进入了大众眼中。

全国冠军今年过了预赛没办法参加决赛, 又或者预赛前几止步决赛门槛, 在这几个项目里都有出现。

“我今天游得还不错,我觉得不错的, 不我参加不了待会儿的决赛,我没资格。”

“体测没过, 所以一会儿我就走了,决赛没我。对, 我第一, 但我没办法参加。”

“前三都不在, 我到时候是第一个出场?”

令人发笑的一幕,在人们指责赛制的同时, 也让项目解说员尴尬提起体测。

【第一不能进决赛???】

【你们疯了还是我疯了,前十只有三个能比决赛?】

【现场的观众麻烦替我扔一下垃圾, 注意瞄准了那群看上去就很脑残的人,谢谢】

体操这边,进决赛的小姑娘本就紧张, 看来看去,加上教练的要求,最后选了很基础的技术动作。

一个几乎不会在决赛前几名里见到的那种。

在场的观众有些还是懂得技术的,当时就沉默了。

解说:“……额, 一个求稳的安排。”

本来是因为年初疫情耽搁,现在有时间有机会了就补办一下赛事,没想到闹出来了一堆笑话。

休赛季的时候只有运动员和体育粉们在笑,现在扩展到了大众。

姜意找人操刀给张简方写稿子,为了把这个有病的体测搞掉,拿着这堆现成的例子就写进去了。

——操纵比赛成绩。

很显然,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因体测形成的准入门槛,就是极易见的操纵比赛的手段。

俗称,打假赛。

这一个角度非常犀利,打假赛背后有着贪污,查处惩治就在之后跟着了。

体测的初衷是为了运动员的基础体能,但施行过程里太容易滋生腐败了。

迫使其更改内容,才是张简方想做的。

他不反对体测,他要求内容由各项目主管负责教练制定,甚至不能是负责人,因为领导层面不一定懂基础训练。

北京有一站Jr的分站赛,在赛前三天,就有直播平台放出了链接。

【柿子直播:新的比赛即将出现!怎么能够停滞不前!柿子联合花样滑冰国家队对北京站比赛进行直播,周二晚上会有神秘人物提前带大家游览赛场哦!猜猜她是谁!预约链接如下】附一张剪影图

【等等,这个图看着怎么那么像是我们蓝莓】

【L神是你吗L神】

【2019wc自由滑剪影,就2018赛季那场!不会错!】

何止能从剪影里看出来是谁,这群人能认出究竟是哪一场拍到的图。

丛澜确实接到了这个合作。

瓜队和秦柠一起协商下来的,因为Jr的赛事关注度不太够,加上这次都是国内赛,还没安排观众进场,直接找的都是封闭性训练场地,所以只能在直播方面努力了。

北京站是第三站,前面两站的反应平平,选手们倒是热情高涨,直播观看数据却不太好。

恰好这一站丛澜可以去,就戴着口罩背起小书包,跑赛场溜达了。

选的是一个体育馆的冰面,原是打算找块商冰,后来发现现在演唱会不能开了,体育赛事都减少了,体育馆也都空着的,最后还是选了这么熟悉的地方。

场馆地方大,后场也能给足了空间让大家四散着热身,不像是商冰那样拥挤。

丛澜打开了直播,她还戴着口罩。

【呜呜呜好久不见给我好好瞧瞧】

【为什么不脱口罩】

【戴着!给我戴着!】

丛澜的声音倒不是很小,拾音器就在她衣领上面夹着。

她解释:“这边人多不方便,而且进入场地都得戴口罩,我们现在在外面训练都得戴口罩。”

之前钻石赛的时候,商冰赛场就是戴着口罩的,轮到个人出场才摘下,跳完回来立刻戴上。

丛澜她们因为一直在一起,园区里也每天都有检测,加上人员流动不高,所以才没戴。

现在到了外面,于谨千叮咛万嘱咐你安危为先。

“对,我拿着手机在直播,”丛澜笑了笑,“啊,身边也跟着人的,但因为说要我带你们去看赛场嘛,就我拿着镜头更方便一些。”

有摄像的人跟着她,一是拍花絮,二是拍另外的角度。

丛澜手里是一个手机,因为这次赞助商就是这个手机牌子,说开直播,刚好打个广告。

还送了丛澜好几台,新品颜色都四五个呢。

队里的孩子又可以有新手机了。

丛澜:“你们看着画面可能有点晃。”

【没事,我开了俩,一个是摄像师拍你,一个是你的】

【赞助商是不是有云台】

【那这个云台好像不太好用】

为了稳定画面,丛澜手里是有一个小支架的,上面就是云台,可问题是,再好用的云台也不防她这么无规则地随意颠。

丛澜:“我小心一点,不晃了。”

她动作正常一些,不跟走路似的手臂摆动,就会好特别多。

“好啦,欢迎新进来的朋友们!”

丛澜又挥挥手,跟大家打招呼。

“自我介绍一下,今天是带大家云游赛场的小丛!小葱?好像有点别扭,行吧,那就今天是带大家一起云游比赛场地的蓝莓!”

她跟着飘过去的弹幕纠正自己的措辞。

丛澜:“三天后就是正式比赛啦,这次主要是青少年组的赛事,本来打算把两个、哦三个年龄组的比赛放一起,但因为人太多,而且我们的大奖赛系列暂时还没说要取消,所以最后就分开办了。”

【所以你这次不参加啊】

【我还以为有你呢】

丛澜:“我的年龄已经超过能参加青少年组的上限了,有心无力啊!”

她跟大家开开玩笑,把赛事规则顺便说一下。

稿子之前写了大纲,具体的由她自己发挥。

“WINGS也在,正规赛事都在,它现在厉害的啊,带着它的分·身们全国上下地跑。”丛澜又说了一下WINGS,主要是有的人可能不懂。

说完之后想到了一点,她又补充:“哦对,今年大翅膀多了一个功能,会在赛后出分的时候直接将分析资料打包好,交给参赛选手。”

【细说一下】

【又进化了啊】

【原来你也喊它大翅膀】

张简方之前就想做这件事。

WINGS出数据很快,但上传到公开这个阶段要花费一点时间,不利于赛后教练的及时复盘。

无损高清视频,从热身到正式比赛,涉及到的时长比较多,U盘存储勉强够用,但是传输速度太慢了,数据也容易损坏,最后就敲定了用硬盘。

性能好的U盘也差不多能用,还便捷,只是硬盘价格跌得好惨,国内厂家起飞了,国外什么硬盘仓库失火啦所以我们库存不够啦马上涨价啦这种事情,再不敢发生了,可能火灾也挺看市场起伏的吧。

移动硬盘搞起来挺费事的,用的时候也麻烦,但本来这次比赛也是想要为之后做这种安排进行试验,所以势必会有些取舍。

参赛者的报名费并不是赛事赚钱的渠道,这是一个小小的门槛,避免有人乱报名不参赛,浪费资源。

实际上,对参赛者的交通、住宿补贴,加上两日赛程的硬盘支出,远远超过报名费。

要是省队和国家队的运动员,这些都有队里补贴。

自费滑冰就是方方面面都要钱,每年的开销都很大。

丛澜:“应该是两个盘,短节目一天的,自由滑一天的。”

赛前训练环节,可以申请WINGS的数据分析名额,这个有限制,人数不太多。

比赛正常的流程里,OP、正赛,长短曲都是参赛就给分析资料的,里面会有WINGS的详细分析报告。

Nvice也有,数据库都有补充,小孩子们的标准与教学指导方向,WINGS都单独有一套规则。

【那岂不是还要带充电器啥的】

【u盘多方便为什么不用这个】

【那还得带充电器和电脑去,不然盘给了也读不出来】

赛场还有机器可以租用,不会用的也有志愿者来教,规则里塞了使用方式。

反正,只要想看WINGS的报告,就一定可以看到。

丛澜:“大翅膀很好用的,也建议大家能参赛的就来参赛,它出的报告非常厚,今年的传感器也做得更灵敏了。”

小芯片比最初出现在赛场的性能更好了。

【好爽啊,听着就感觉有一群人在忙忙碌碌】

【而我在躺平】

【别骂了别骂了】

丛澜估计后面几站参赛的人数会变多,一部分来自前面没参加成的,一部分则是为了体验一下WINGS也得来的。

WINGS,西妮娅·库里科娃体验了都说真棒我不要走的好帮手!

这两年本就应该陆续有冬奥场馆的测试赛,但现在不太能确定会有了,张简方就把所有的比赛都拿来测一下想放进冬奥里的东西。

Jr的人挺多的,加上Nvice以后,更多了。

女单和双人、冰舞这三个项目,会有女生发育关的门槛,后者也是有的,虽然不一定有女单那么凶险。

组合里的女伴和男伴因为发育关导致拆组,也不是多罕见。

许多孩子也都在这两个年龄段出难度。

Nvice又有一个最大的特殊性: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多做尝试。

不一定走竞技路线,你先试试。

练冰的人数一多,这个年龄段借由比赛看看成绩,再决定要不要走专业的家长,也就更多了。

丛澜:“看,我拿到了参赛的名单,还没来报到,所以不知道都有谁会在,不过,肯定大半都会有的。这么多——”

【好厚一签到本】

【我花滑终于富起来了】

丛澜边看边点头:“真好,梯队建设不愁了。”

直播观看人数一直在增加,宣传跟上以后,这个数字几乎是一秒六位数变动。

丛澜原地转了一圈。

【别转,我头晕】

【眼花了】

丛澜:“我们去那里吧,我看见有人在检查冰面。”

她边走边看飘过去的弹幕,还互动:“清冰?我会开清冰车啊,我们训练完太晚的话也会帮着收拾冰面的,有时候想玩了,也得收拾残局。”

比如什么冰上拔河,呲冰碴子,把人当冰尜(ga)去抽,一堆乱七八糟的玩法。

“我上次看他们短道,那个刀不是很长吗,这么——长!”她比划了一下,手都要出屏幕了,“转弯的时候整个人飘出去了,又是那种原地两周半的旋转以后才停下,冰面呲起来的冰渣渣得有一人高。”

刀横着磨了两圈冰,冰碴子蹦跶得都超过了运动员的帽子。

丛澜:“我觉得好厉害,然后我就在那里学。”

结果沐修竹看见了也要学,桑莹瞧见了也跟着来。

最后这冰面都快秃了。

【冰面做错了什么】

【好惨一冰面】

【有点像滑雪时候的呲雪墙】

丛澜:“一人高哎!”

她们起跳的时候那零碎的冰也就到腰部左右,比人的脑袋都高的冰花,还那么大一束,谁不想试试啊!

平时训练累了蹲场边,还有人会过来铲一刀,看着冰碴呲人家脸上。

这种玩法都废冰面。

丛澜:“小玉原来说,她的梦想就是退役后去开清冰车。”

沈韫玉,这次也会参加北京站的Jr组别。

她才12岁,其实也算13了,因为是07年11月的生日,得耽搁半年多。

去年她就参加了国内赛的Jr赛事,反正可以跨组,规定没那么严格。

【小玉这梦想还挺别致】

【怎么跟我的梦想一样】

【玉玉今年上难度吗】

沈韫玉十岁出了一个三周跳,这个难度放在国际上看可能不是最优秀的,当时也有人问,怎么这都能被破格进于谨名下。

但她的两周跳完成得都特别好,2A也做得漂亮,质量远超同龄人,放在Jr组别里都没什么扣分点,GOE甚至都能加到不错的高度。

三周跳能出一个就能出很多个,事实上,她进队后一年就出了五种三周。

今年还出了4Lz,就是有点不好看,蒙出来的。

问题是这孩子才不到13岁,而且她不是玻璃人,不容易受伤。

丛澜每次在场边看于谨教她四周,就在一边讨嫌,说些什么“我当时要练,某人还说不给练,断我运动生涯”,翻一些久远的旧账。

最后被于谨恼羞成怒地赶跑。

但于谨也没给沈韫玉多加四周跳的训练量,他还是打磨技术为主,对三周跳投入的精力更多。

“小玉很争气的,今年出难度了,你们到时候看就行。”丛澜没多说什么。

她也想说,我们小玉13岁站上国际赛场的话,就会带着四周跳去。

可是,没有人能确定明年会发生什么,丛澜敢这样说自己,却不想给师妹这么大压力。

Jr可以跨组比,是岁数下限能被突破,上限则不能。

升组的也不被允许来比,尽管有的人可能年龄还在19之内。

升组本就是一个慎重的决定,早先可以JGP和GP双线作战,但那大概率是因为Sr没人,现在又不需要孩子们这么做,升组了又回去比Jr,那干嘛升组?

丛澜:“很多人,单人得有三十多个,双人冰舞也十四五个。”

都赶上一场全锦赛了。

【好好好,人越多我越喜欢】

【放在十几年前哪儿敢想】

【别说十几年前了,七八年前都不敢想】

只有项目凑不齐人数的,没有超过得分流的。

丛澜:“对,北京人数就是很多。”

人数多不代表都是高难度,可能有的人就会两周跳。

没办法,谁让WINGS在,还给出报告。

对冰娃家长来说,这就是明晃晃的新教练!

丛澜:“南方也有分站赛的,上海、南京、厦门,就是有点分散,想参加的可能得从别的地方过去了。如果有涉及到隔离的,一定记得提前联系赛事方,会给你们安排隔离酒店以及期间的训练。”

会定时定点拉人去场地里练冰,要不关屋子里待两周,啥都别有了。

【还好,我家这里不需要隔离】

【夏天好热,病毒都退散了】

【可是赛季只有冬天才有】

丛澜来冰场这边,蹲地上凑近了给大家拍冰面。

她:“看看,多漂亮!”

跟着她的摄像师没想到她动作这么果断,镜头里空白了一瞬。

然后才迅速下移。

【hhhh好慌的摄影师】

【我人呢,我那么大一个人呢】

【哦原来在这里啊】

丛澜:“啊?”

她这才意识到,扭头跟人道歉:“不好意思啊。”

摄像师默默地拍着她。

黑洞洞的镜头是沉默的语言。

丛澜继续跟人说冰面:“现在铺的冰质量都很高,赛场是提前来铺的,原来这就是一片空地。我们自己的制冰技术!国际一流!”

她跟人絮叨:“我跟你说,首钢那块冰科技含量最高,哦,忘记了,现在应该是河北那块冰。”

坝上基地,最炫技的黑科技集成基地。

丛澜:“不重要,都是黑科技!打破了国外顶尖技术垄断后,我们的冰现在是世界第一,跟我一样,都是第一。”

【对对对,你说得都对】

【世界第一就要上世界第一的冰!】

【你这么平平淡淡一说,我听着显摆又好理所应当】

旁人说都没这个效果,还得是丛澜。

她还拿着手机开清冰车,带大家转了一圈。

【看得出来,是真会开】

【很好,我老婆带我上车了】

【这里怎么姐姐妹妹老婆老公都有,你们关系好混乱】

【看着蓝莓从12到22的人,五味杂陈】

养成系崽崽也到了被人喊老婆的时候!

好复杂!

有人悄悄说了句话,丛澜第一次没听清,还问了一句“啊?”,对方重复了以后她才想起来,有抽奖。

丛澜:“东西很多,滑冰券、国家队周边、手机、冰鞋冰刀什么都有,你们记得参与一下。”

她说先点这个再关注那个,等一会儿后台自动抽,一次抽十个人。

互动这种事情,当然是抽奖热度来得快。

丛澜:“我也想抽,我能拿自己的账号来抽一个吗?”

被问到的工作人员:“额……”

她耳麦里的导演:“给她抽!给她!给她!”

工作人员:“……”

导演你就是为了丛澜才来的吧!

丛澜恳求:“求求了。”

【给她抽!!!!】

【我抽到了都给你!】

工作人员点头:“可以可以!”

丛澜满足了,从运动衣的裤兜里掏出来她自己的手机,撇开了镜头点app去注册抽奖。

不为了奖品,就是想凑凑热闹。

丛澜:“再说了,我要能在几百万人里抽到,岂不是运气爆棚!”

直播人数有水分,不是看实时在线,显示的是“已观看”,出去再进来就是2,所以她的页面标识很多人。

导演那边看到的是全部的数据,在线有几十万人。

丛澜也没去翻后台数据,只是能看见右上角显示的多少人看过。

她参加完也没管,继续奔赴下一个地方。

“机房?哦你们想看设备室?这边的不太好看,下次我给你们拍首钢的,那地方跟科幻世界的机械城似的,特酷炫。”她说。

【说好了啊】

【我记下了,你别想赖账】

【带上你的16宫格自拍谢谢】

丛澜:“记住了记住了,不赖账,我带你们去瞅瞅热身区,还有大巴车进出的地方。”

后者有消毒检测的流程,这些她会演示一遍。

现在做的基本后续比赛都会有,防疫流程也在不断地细化,都是做了以后被挑刺,再把出现问题的地方给堵上。

计划到落地肯定有不足,一点点改了,张简方才好拿着方案去申请冬奥的测试赛。

到时候得牵扯到国际运动员,比这麻烦得多。

丛澜来讲解的话还有一个优势:别的国家的人会看。

运动员、教练、冰迷,这群人都会因为丛澜而去主动翻找相关内容,对此也可以展示一番种花家的防疫安排。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都可以灵活应变,做得这么妥当,说明我们举办赛事的实力很强。

张简方真的好想好想多在家里搞几场国际赛,虽然现在不是办比赛的好时机,但能做得好的话,后续申办新赛事也会更有优势。

况且,他现在已经是副主席了!

这次肯定不会像夏日杯那样,那么的麻烦和拖沓。

博弈嘛,民意不可或缺。

丛澜:“我会看这场比赛,但应该不解说,今天结束后我就回去训练了。”

她来这里是工作的,不是好奇所以溜达溜达。

尽管也确实好奇。

有人问到了丛澜的赛季安排,她回答不太确定。

至于长短曲,她则是说“保密”。

“我是一个非常会吊你们胃口的人,”丛澜说道,“所以我不说,但肯定好看。”

收获了一众人的“那肯定”。

她短节目暂时还没排好,GP在10月下旬陆续开始,时间上勉强还够。

丛澜自由滑就确定继续用小茉莉了,编排得重新搞一下,所以编舞师的难度可以减半。

表演滑就确定是“Yu”了,这个更没难度,她自己编的,也对精准度没那么高要求,大不了到时候自己临场发挥。

“比赛很难得的,希望大家对待比赛一定要拿出百分之百的实力!”丛澜叮嘱,“每一场都很重要,领先了不要骄傲,落后了不要放弃,WINGS在这里,你发挥多少它就给你多少,公平的赛场是这个世界上难得的东西。”

她们争取了好久好久,无数人为之呕心沥血,才达到的公平局面。

不是12岁时国内赛的压分,13岁时惨不忍睹的P分。

丛澜如果放到现在参加Jr赛事,参加冬运会,她的分数会更高。

冰迷们从运动员的GOE和PCS,能看到大家的技术进步,也能看到张简方等人在争求赛场公平的过程里付出的所有。

“中奖啦!”丛澜超开心地看着自己后台,“中奖啦中奖啦今年的比赛一定顺顺利利!”

【恭喜!!!】

【怎么你中奖比我自己中了都开心】

【太幸运了吧,这份幸运一定要延续下去嗷】

丛澜:“传递幸运,我自己单开一个抽奖,快去!”

她超开心!

不是为了奖品,是为了这个被抽到的概率。

丛澜稍后直接拿到了对方给自己的东西,很巧,是一双冰刀。

“那我签个名,到时候抽这个给大家。”她说。

可能冰刀就不会被用,而是塞到亚克力盒子里留存纪念了。

丛澜:“三天后的比赛一定要来看啊!”

【一定一定】

【蓝莓新赛季加油!】

受她的影响,这一场分站赛是众多场次里观看人数最多,被讨论度最高的,也令许多人认认真真看到了Jr阶段的群体梯队建设。

也许这个比赛难度不如JWC、JGPF,但它在这个紧张的时间段里,透出来的勃勃生机,足以穿透沉沉的死气,给大家的生活注入一丝新鲜空气。

尤其是这次赛前有宣誓环节,偌大的冰面上间隔一米散开,上百人齐齐背诵《少年中国说》的节选,荡气回肠。

昂扬的生气,直入云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