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506等待 还可以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西妮娅·库里科娃在时差下追丛澜的比赛。

她现在在莫斯科, 与北京有四个小时的时差。

再过半个月左右,俄罗斯就会调整为冬令时,到时候便是五个小时的时差了。

因为是慢四个小时, 所以她那边的时间还挺好的,北京七点莫斯科才点。

这会儿, 居住在同一个俱乐部宿舍套间里的阿格妮塔·萨默尔吉娜, 正跟西妮娅一起等比赛。

阿格妮塔:“她会跳4A吗?”

西妮娅笃定:“会的。”

第一日比赛的采访视频里, 丛澜说自由滑有4A,那今天就一定会跳。

阿格妮塔还没接触过丛澜, 她好奇询问:“她可以跳出来吗?”

钻石赛里的跳跃, 与成套赛用节目的跳跃,后者的难度显而易见非常高。

正规比赛的气氛也会更紧张, 这些对于丛澜都是新的挑战。

谁都会紧张的, 丛澜也是。

这种感受她们这群运动员都懂。

西妮娅:“如果说谁能跳出来, 至少在女单里, 只有她了。”

阿格妮塔:“我不行吗?”

十岁的两个四周跳,让阿格妮塔成为了最被人期待的未来新星。

她能在今年换来西妮娅的俱乐部, 听闻是运营者花了大力气做到的。

今年十四岁,阿格妮塔有了她的第个四周跳。

明年,她就可以参加Sr的比赛了。

西妮娅偏过头去, 仔细看了看对方:“你知道吗?很多人在没跟丛澜一起比赛的时候,都会觉得没什么,但只有见到她了,才会明白什么叫做丛澜。”

西妮娅是阿格妮塔的前辈, 但这里不是日本,也不是韩国,所谓的前辈在丢失技术的前提下, 并不算什么。

他们需要的是成绩,是天才少女,是一个又一个冲击丛澜统治力的新生代。

西妮娅不讨厌阿格妮塔,对于这个张扬的女孩,她算得上俱乐部里对其最亲近的人了。

阿格妮塔看得到丛澜的跳跃有多好,她也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

她不觉得自己追不上,甚至不用以“丛澜快要退役了”为借口,她的目标就是要战胜丛澜。

不是新生的狮子打败病弱的老狮,她要的是堂堂正正的最高实力角逐。

西妮娅说话一点都不留情:“你要知道,四周跳跟四周跳是不一样的。”

你的四周跳,丛澜的四周跳,可不是一种跳跃。

阿格妮塔半点没有被怼的难过,也不觉得自己被小瞧了。

相反,她斗志满满:“我很期待和她赛场相遇的那一日!”

希望明年的赛事里可以提前遇到!

当丛澜对世界宣告4A将会编入此次比赛里时,这场分站赛就不仅仅是一场国内小赛事了。

抚顺站所做的各项工作,被各方一一检阅。

于是众人发现,GP分站赛就算了,怎么你们一场小小的赛事,在这样的环境下都能做到这么好?

疫情之下接连取消的比赛,各国冰协不断遇到的困难,这些难道中方都没有的吗?

运动员最感同身受,纷纷在账号里发表自己的感想。

还表示,如果中国可以举办国际赛,他们立刻就来。

被回复:你们得先隔离。

这又是痛苦的话题。

钻石赛看跳跃,关注的势力各方主要是想看看今年的兔子战队水平如何;

破晓杯看丛澜,这群人想知道的是,丛澜今年水平如何。

4A会是空话吗?

丛澜认真地按压免洗消毒液,一丝不苟地给自己消毒。

她的无线耳机里播放着的不是今天的自由滑配乐,而是一个之前接收到的改编歌曲。

有国家队歌手出马,把她的小茉莉填词演唱了,给她听听刚出的录音室版本。

但丛澜总忘记,每次想起来的时候都不适合听,等下次有空了又想不起来,于是就耽误到了现在。

刚才在大巴车上突然想到这事儿,就翻出来了那个音频。

搜索了一下对方的聊天框,看见最后的内容还停留在“老师您听完后跟我说一下意见”,而那已经是一周前了。

丛澜:“……”

似乎是怕她不开心,对方也不敢催促,就这么干巴地停在了这儿。

丛澜:啊我当时是为什么没回一句呢……

她也忘记了,但她不是故意不回的。

实际上那日她打开邮箱的时候已经是很疲惫的状态了,看完之后就闭眼睡了过去,没再切回微信。

这个app真的很不适合办公,聊天都一节一节的。

不过没有接连催促,也侧面反应了丛澜的意见不怎么重要,对这首歌的发布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不然,再担心打扰到她,对方也会是夺命连环call的。

别说,这歌填得确实好。

《茉莉花》原本的词,加上几句带有与航天宇宙相关的内容,配合背景里混音的女声吟唱,直接把她的自由滑风格拉满了。

最关键的是,没瞎搞rap进去。

这两年也不知道怎么了,啥啥都要加段rap,不管合不合适,问就是中国风,再问就是中国风走向世界,再再问就是你不懂这是潮流。

丛澜像讨厌生食一样讨厌不合时宜的rap改编。

边搓手边往里走,耳机里的歌也放得差不多了。

好听的。

她想着。

是结合了她自由滑意境的好听,蟾宫、望月、浩渺宇宙、历史长河,用到的词汇很优美,又没有辞藻堆砌的累赘。

而且也没有写“任务歌”的那种敷衍——有时候能看出来词作者为了交任务才给的作品,怎么说呢,味儿很足。

丛澜甚至可以在之后一段时间里单曲循环。

她是真的喜欢这种对自己曲目的解读后,反馈回来作品,来与自己形成呼和。

“得记着给人家回信。”她喃喃道。

这次不能再忘了!

等待丛澜出场的时间是漫长的,冰舞到双人到男单到女单,Jr到Sr,真的是天荒地老了。

女单项目最后出场,还是这种人数颇多的两个年龄组赛事,比个四天真是太长了。

与sp时候隔开了一日,昨天女单没比赛,丛澜的训练倒是出现在了那两个小时的直播里。

直播间差点被挤爆。

她来的时候,就剩下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长了,当时很多人都在嗷嗷着要求延长直播时间。

最后也没延长,冷酷无情的负责人直接黑掉了画面。

在这十来分钟的上冰时间里,丛澜跳了一次4A。

摔得很惨,像是两个4L叠加以后从半空狠狠摔下的惨。

也可能是个4L。

现场收音其实不太好,但训练场比赛场的室内面积要小,回音更大,一声“嗙”之后仿佛立刻多了四下回声。

显得这个4A摔得惊天地泣鬼神。

虽然它本来动静就会比别的四周跳大很多。

丛澜捂着眼睛爬起来,困惑地站在冰面上,低头看着她落冰的那道痕迹。

没有近景,瞧不出来她什么表情。

但萦绕在周身的琢磨探究,让观众看得心疼。

为这个跳跃的难度,也为居然有丛澜都搞不定的跳跃。

采访视频播出后褚晓彤转发的那条“明天的4A”,是原发布者没有明确比赛时间,随便说的“明天”,本来是指比赛的。

现在放到训练里也没什么毛病。

褚晓彤说,丛澜会奔赴下一个成功的4A。

训练不就是为了不断出现的下一个成功吗?

丛澜:“没跳成?那就再跳啊,总会成的。”

她回复过很多对于跳跃的提问,一贯以来的态度也是如此。

没有人能确定自己一定能完成漂亮的跳跃,但只要继续跳下去,总能有漂亮的跳跃被完成。

这跟张简方带队是一个道理。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次的编排,是4A+4T+两个3A。

丛澜会的四周跳目前是女单最多的,尽管4F未曾在赛场编入节目,但她说她会,所以大家也默认这个跳跃已经完成了。

那么就是五个四周跳,刨除这个,也有四种。

男单拉过来跟她比较,也是比不上的。

但她的fs里就只用双四+双3A,人们希望看到的四、四四没有影子。

被问到的时候,丛澜回答这个配置很合适,难度不算低也不太高,关键是编排方面能做到最好。

难度确实不低。

4L和4Lz随便哪一个放进来,都是高难度。

43连跳更别提了,后半段的两个3A尤为厉害,技术配置难度是到位的。

只是有些人执着地想看丛澜多四周跳的配置。

其实去年如果后半段的赛事,她能顺利参加,或许能够看到满血的四+双3A的小茉莉。

可惜四大洲她没去,世锦赛又没举办。

今年改了技术构成,4A一加,跳跃都做了改变。

OP结束之后的采访里,有人问到这次的编排是怎么想的。

丛澜在给自己的队服扯上拉链,她刚运动完有点冷,一路走来还不觉得,站在这儿脖子感觉被风吹着似的,一下子就鼻塞了。

“是临时的,”她一边从兜里拿卫生纸,一边回答,“因为现在还处于调整期,要适配4A,所以跳跃难度没到理想的位置,还要看比赛的情况。”

媒体惊喜:“所以之后会有更多的四周跳加进去?四吗?”

丛澜擤了鼻涕。

对方等着她。

丛澜声音有点沉:“双四不好看吗?”

对方:“也好看啦,但想看更好看的。”

丛澜:“我想有很好看的自由滑,如无意外,这套节目会带去北京,所以想做到最好。没有确定之后会怎么排,反正我难度够,到时候再看。”

带去北京是去2022冬奥,这个所有人都能听得懂。

媒体:“会的太多了,无从下手吗?”

丛澜打趣,刻意带着奇奇怪怪的感叹语调:“哇,你这样说真的不会被打吗?好嚣张啊!”

媒体:“你有嚣张的资本啊!”

她问:“刚才4A成功了吗?”

丛澜小小地笑了笑,藏着满满的开心:“不是很好,但还不错。”

比她的大多跳跃水平要低很多,但符合技术标准。

媒体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4A好像进步非常快,相比你的其他四周跳,八月跳出来,十月新的3A、更好的4A,进步飞速。”

丛澜点点头:“可能我与A跳有缘,我A跳一直都特好。”

偏爱某种跳跃这个事情,是现实里经常有的。

最多的是Lz和F的错刃问题,还有点冰跳与刃跳的区别,最让人羡慕嫉妒的当属“擅长A跳”。

丛澜练4A的进程放慢,原因很多,但不在于她练不会所以不练了,一段时间后又捡起来。

断断续续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外部缘由——伤病、竞技状态、其他跳跃水平的维持等等。

实际上,若是把这些4A的训练量加起来,怕是还没她练4L的多。

于谨也不仅仅是溺爱孩子,才心软让丛澜练4A圆梦。

是她真的可以。

也许是天然对A跳的亲和,也许是她的跳跃天赋,也许是多年的经验积累,总之,丛澜的4A训练比想象中更顺利。

但也就这么一点儿顺利罢了。

4A该难还是难,该失败还是会失败。

可这么“一点儿顺利”至关重要,因为跳跃的成功,也就差这么一哆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