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探墓?你分明是重返作案现场

《考古探墓?你分明是重返作案现场》

第二章:文物局应聘,没学历有经验可以进吗?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当地文物局门口。

李楚看着墙上粘贴的应聘指引,一路来到招聘室门口,此时正有人在其中应聘。

他等待了一会儿,里面的人走了出来,一道声音传来:“下一位!”

李楚径直走了进去。

“你好,先填一下这个表格吧。”人事张明递给李楚一张表格。

李楚接了过来,拿起放在一旁的笔开始填写。

表格并不复杂,都是一些个人信息,来自哪里,兴趣爱好之类的。

很快,李楚把表格填完交给了张明。

张明接过表格,暗自打量了几眼李楚,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然后低头查看表格。

“毕业院校这一栏你忘记填了,工作经历这些也都需要填一下。”张明提醒道。

李楚直言不讳,道;“没有毕业院校,也没有工作经历。”

“没有毕业院校吗?也没工作经历。”

张明若有所思点了点头,继续查看李楚的其他信息。

“兴趣爱好,研究历史人文、旅游。”

张明看完后,大致了解了李楚的个人信息,将表格放下,看向李楚问道:“我可以提几个问题吗?”

“可以,不过加入始皇陵那支考古队需要什么要求?”李楚道。

“嗯……先不急这个。”

张明愣了一下,笑问道:“汉朝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李楚毫不犹豫道:“汉五铢,五铢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此得名,五铢钱是古代历史使用最长时期的货币,一直沿用到唐朝才废除,历经七百多年。”

对于这些问题,李楚可以对答如流,并且还可以很详细。

其实这个世界的历史遗留非常少,很多信息只有从古墓中考古才能得知。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盗墓就判死刑的法令。

作为穿越客的李楚,前世的历史知识算是非常完善,这些都只是基本问题。

而这个世界的人,掌握的历史人文信息就非常少了。

闻言后,张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后点头。

他说的非常正确,汉朝使用的钱币是五铢钱,上方印有五铢二字,才得此名。

唐朝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五铢钱,这就证明了五铢钱一直使用到唐朝才废除,宋朝的古墓中并未发现有五铢钱存在的迹象。

但这些信息存世量非常少,他们也是通过对古墓中文物的研究才得知,将历史信息补全。

而这些信息并不会很快对外公布,有人想知道除非专门去研究。

“你回答对了,下一个问题,能代表唐朝的东西有什么?”

张明提高了问题的难度,现在唐朝出土的东西少,想要了解只有经过大量深入的阅读和走访研究才能得知。

李楚直接道:“瓷器,唐三彩,丝织品,唐诗。”

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这只是前世历史课本上的常识。

“对,唐诗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没有深究历史的人并不会知道。”

张明眉头一挑说道。

唐诗也是唐朝最具代表性的,毕竟唐朝当时的诗人很多,有一部分史料上已经记载了。

不过出土的唐诗却是很少。

这个一般人不会去深究。

而李楚知道,那必然对历史是有一些研究的。

张明也认真起来,刚才他看到李楚没有学历的时候,以为什么都答不上来呢。

“下一个问题,唐朝一共有几个皇帝?”

张明可谓是抛出了一个不小的炸弹,等着李楚去接。

然而李楚却打了个哈欠,直接道:“一共二十一个,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武曌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

张明愣了愣,随后拿起笔一边听李楚后面说的人名,一边记录下来。

他只问只有多少个皇帝,是因为他也只是知道有二十一个皇帝,但具体的人名他根本说不上来。

就算是教授来都说不上来。

因为二十一个当中有十一个并没有得到证实,甚至名字都不知道。

这个人……

嘶!

张明压下心底的惊讶,除了有十个名字他听过之外,其他十一个他都没听过,也不知道对不对。

“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的?我记得证实的唐朝皇帝也只是十位吧。”

张明忍不住问道。

李楚轻飘飘一句:“多研究一下,走访一下就可以得知了。”

“好吧,尽管我不知道后面的对不对,但你说的二十一个人名中包含了那十个正确的。”

张明深深吸了口气,若这真是完全正确的,那这个人对历史的研究得多深?

就算是教授来都不一定全知道吧?

都怪那些盗墓贼啊,大肆破坏古墓,导致很多文物和历史遗留流落在外,甚至有些都已经流落到海外去了。

有些史料想要证明就依靠这些文物才行。

而且有一部分史料还在民间流传,想要收集起来很难。

“你的历史知识很不错,下一个问题。”张明将记着人名的纸张收好,继续道。

李楚打断了他的话,道:“请问一下,这些问题是加入考古队必须要问的吗?”

他也是第一次来应聘考古工作者,对于流程不太清楚。

这些问题对于他来说太过简单了。

张明解释道:“是的,这些问题是都要问的。”

“好吧,你继续问吧。”李楚点头。

只要没有其他硬性要求,对于他来说加入考古队很简单。

张明也不知道李楚问这个问题的含义,于是又问道:“明朝各个皇帝的庙号是什么?”

明朝历史相对来说更近现代,保留的记载也相对比较完整。

这是偏向于考记性的一个问题,除了对历史研究很深的人可以记住,一般人不会去记,甚至连明朝有几个皇帝都叫不出来。

李楚回想了一下,道:“朱元璋庙号太祖,帝号洪武;朱允炆庙号惠宗,帝号建文;朱棣庙号成祖,帝号永乐;朱高炽庙号仁宗,帝号洪熙;朱瞻基庙号宣宗,帝号宣德;朱祁镇庙号英宗,帝号正统……”

这个问题对于李楚来说,也不算难。

这些都记不住还盗什么墓?

张明眼中闪过惊愕,深深吸了口气,他之前差点就用学历看人了。

其实这个问题完全是出自于他个人,他自己都没完全记下来,而李楚却像是倒背如流般说出来。

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这个人对历史的研究很深,否则不会记住这么多的人名和庙号,甚至帝号都能记住。

要知道这些问题是完全随机的,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为了保护古墓,也没有对外公布。

这就证明李楚的历史知识储备很强,研究很深!

“你的历史知识没有任何问题,也很广,甚至超过了我。”

张明压下心底的震惊,想知道李楚的其他知识储备怎么样,然后继续问道:

“下一个问题,是关于古墓和文物的,你能作答吗?”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