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钓鱼开始走向人生巅峰

《从钓鱼开始走向人生巅峰》

第126章感谢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很快,副县长常亚东也回来了,这一次常亚东的爸爸经过治疗也重新好了起来。

”儿子,这一次你要好好谢谢人家啊。“常父说。

”爸,我知道。“

”你看,你以前老是故意为难人,还是要多做好事。“

在常父看来,人只有多做好事,才会有好运气。这才常亚东看来,就是迷信思想。常亚东自己也清楚,他现在当了官了,也有了权力,本来可以帮到更多的人,但是他是一个无利不早起的家伙。如果对方不给他好处,他是会故意为难的人的,不会与人方便的。

现在被爸爸这样说,他还有些不好意思呢,不过,常亚东觉得父亲说也对,以后遇到事了,还是与人方便呢。

至少对眼前的余亮要如此呢。

常父觉得,最好还是请人家吃个饭,以示谢意。常亚东说:

“爸,其实不必了,我也帮了他们的。”

然后,常亚东又把自己帮他们办了相关的营业执照的事情说了。这个余亮要办私立学校,但是如果他这个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不同意,他是办不下来的。

“儿子啊,我以前也听你说过的,现在中学太少了,这如果有私人来办学校,不是好吗?”常父说。

“是好事。”

“是好事你应该鼓励啊,怎么还故意为难人呢?”

“爸,官场上的事,你不懂。”

常父也摇了摇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是啊,官场上的事他不懂。不管怎么说,老常还是让儿子请余亮他们吃饭。

常亚东觉得也可以,这一次去治病,本来也是要花钱的,而且,这个费用也不低呢,但是余亮的医院也没有收他一分钱,让他也心生感激。

同时,常亚东也知道余亮还是这么厉害的人物,人家的生意也是相当大的,也许以后用得着呢。当即,他打了一个电话给吴敏。

不知道为什么,让他直接跟余亮对话,他心里还有些发虚呢,但是面对吴敏就不一样了,他知道吴敏以前当过老师。常亚东说:

“吴老师你好,我想请你吃饭。”

“你回来了吗?”

“回来了?”

一听说常亚东回来了,吴敏又笑了。算了一下时间,差不多也是一个星期的时间,难道这么快常亚东的父亲病情就好了。

吴敏也是知道的,这个常亚东的父亲是得了绝症的,说是除了换肾,好像没有其他办法的,这才一个星期就好了?

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呢。吴敏说:

”行吧。“

”那我来接你,你在哪里?“

”接我就不必了,你把地址发给我,我直接过来就行了。“

”对了,还有余亮,请你把余总也叫上。“

“好的。”

一听说请的人还有余亮,这让吴敏又松了一口气,如果单独地只请自己,让吴敏还有些担心呢,毕竟她一个女孩子,对方也是男性呢。如果对方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就麻烦了。

放下电话,吴敏也很高兴,对余亮说了,这个常亚东回来了,还要请他吃饭。余亮说:

“好哇。”

“余亮,你那个医院真的可以治好这个肾衰?”

“是啊。”

余亮也告诉她,他手下有个工作人员,也研发出了一种新药,十分厉害,不管是什么要换肾的,换肝的,只要是内脏的,不需要做这些手术了,只要用这种药,就可以让这些病全部治好的。

余亮说这些时,也是一付轻描淡写的样子,吴敏却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不敢相信,不敢相信,世上还有这么神奇的药物。”吴敏说。

“没什么的。”

而且,这也太快了,常亚东去到魔都也才一个星期,这么快就回来了,而且还是他主动要请客,说明他爸爸的病有可能好了。

当天晚上余亮也是带着吴敏去到南宜最好的餐厅里,常亚东也在餐厅门口等候多时了。常亚东是副县长,能降尊纡贵在门口等,让余亮也哈哈大笑。常亚东说:

“这是应该的,这是应该的。”

看得出来,常亚东在余亮面前,是没有摆任何架子的,余亮对他的表现也挺满意的。

余亮也清楚,以后要想在南宜县发展事业,特别是办学这一块,肯定是离不开常亚东的支持的,否则,他也不会来跟这个人吃什么饭的。

走进包间里,余亮也看到一位老人,跟常亚东长得也挺像的,一问果然是常亚东的父亲。余亮也客气地上前问话,人家是老人,自己也得客气些,余亮说:

“叔,身体怎么样?”

“好了,完全好了。”

老常说的也是个实情,前几天还要死要活的,医生说他这个病,必须得手术,换一个肾才行。而且,前几年他也一直在做透析,一周两次,花钱不说,人也遭罪啊。

当然,他年纪大了,也七十岁了,死就死了吧,他才不想做这个手术呢,据说这个手术后,也得长期吃什么药。现在好啦,在魔都这家医院里,这么快就好了,让他喜出望外。

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一下子根治了,好了,至少还可以再活二十年的。常亚东这时也握住余亮的手说:

“余总,实在太感谢你了。”

”小事。“

”对你来说是小事,对我来说就是天大的事儿啊。“

是啊,妈死得早,爹把他们兄弟三个拉扯大不容易,而且,这么多年来,爹没有再婚,让常亚东也觉得挺对不起这个爹的。爹生病了,他当然要想办法给他治病呢,现在好啦,余亮的医院居然有这么高明的医术,把他爹的病也给治好了,让常亚东也十分感动呢。

坐下来吃饭,边吃边聊,常亚东也问起了余亮办学校的情况。常亚东说:

“说实话,你这个也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麻烦啊。”

“此话怎讲?”

“你是不知道,现在农村中小学是越来越少,城里的学校也装不下啦,人太多了。”

人多了,如果在城里多开几所学校,也是没问题的。但是财政没有钱啊,这个学校也不好开起来。现在好啦,余亮把这个学校开起来了,这对他们帮助也是太大了。

余亮笑而不语。

这个老常,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以前找他们办事,也是比登天还难啊,如果不是余亮帮他把爹的病治好了,这小子也不会给余亮办事的。这时情况完全不一样了,老常也端起酒杯来敬酒,他说:

“余亮,以后有什么事需要我儿子帮忙的,你也可以尽快说的。”

“是吗?”

“这是必须的。他敢不给你办,我第一个不答应。”

毕竟,余亮对他有救命之恩,老常是个农民,也是十分朴实的,他觉得要报答余亮的救命之恩。余亮听了,哈哈大笑,常亚东也站了起来,也说:

“是,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你尽快开口。”

“目前来说,还真有呢。”

“什么,你说。“

余亮把情况也说了,就是招聘老师的事儿。目前学校已经买了下来了,还是以前南宜一中的老校舍,现在最重要的是招人,也就是多招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来。

毕竟,这个教育行业经验还是相当重要的,有些人可能读书成绩不错,但是不一定能教好呢,也有一个老中青传帮带的讲究呢。

跟余亮一起来的还有吴敏,她也是老师,而且,这一次学校也交给她全权负责呢。吴敏说:

“我有一个想法,你看,能不能保留老师的编制?”

“保留编制?”

“是。”

关于这个事情,余亮之前也跟吴敏谈过的。本来,余亮在大德县也是跟当地的做过这样的交易,他来办学校,但是让这些老师仍是保留编制,但是现在余亮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可以不要编制。

如果这些老师还是留恋那份编制,也是没有进取心的表现,给自己留了退路。如果没有编制,他们才会真正在私立学校来干,工作态度也会更认真一些吧。

但是吴敏不认可,她觉得很多人还是舍不得这份编制呢。现在,吴敏说服了常亚东,不过,常亚东也只肯给40岁以上的老师保留编制。常亚东说:

“如果是四十岁以下的,他们也应该不在乎这份编制吧,三十岁的人如果是这种心态,不要也罢。”

余亮也点了点头,认可常亚东的说法。

但是年纪大的老师,是不敢出去打拼,这个也可以理解吧。如果年轻人,就没必要在乎这份编制吧,反正收入也说不上好,完全可以在体制外认真打拼呢。

接下来,吴敏就在报纸上,网络上发布了相关的招聘信息。其中有一条也注明了(年纪40岁以上的老师,如果成功应聘,可以保留编制)这也吸引了很多老师前来应聘。这一天,余亮对吴敏说:

“我还有一个想法。”

“说吧。”

“如果放弃编制的,就按月薪3万来开,如果要保留编制的,就开出一万。”

“差别这么大吗?”

“必须这么大啊。”

在余亮看来,人生就是这样,你必须放弃某些东西,才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这个差别就大了,因为正式编制的老师待遇并不太高,到手的也就七八千块钱呢,如果来这里来,一个月三万,就相当原来工资的三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