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红

《唐小红》

大海的信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姐,我是牛蛋。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临照了。

我三十年来共计三次想要走向死亡,我很难保证以后不会再有,但我相信,你是知道我的。

第一次是36年。

那一年我们一家三口饥肠辘辘地躺在邪邪庙里昏睡过去。后来我看到的是父母双双亡故,父亲瞪得老大的眼珠子被埋在土里,母亲全身上下血肉模糊。我独自在阴冷的月光下面对这瘆人的一幕,心生畏惧,瘫坐不起。

年幼的我过早触摸到了死亡的边缘,我曾一度认为生命已然没有任何意义,也许消亡将是最好的开始。

现实是昏暗的,如果你要它明亮却无能为力,那最好的方式表示让自己习惯昏暗,又或者,归于昏暗。我融入了这片黑暗,闭上眼等待死亡的威胁和命运的审判。

但冥冥中一根无形的线在拉扯我,就好像一只强有力的臂膀要把我自暗流涌动的沼泽中提携出来。我忽然心中一凛:

是了,我没有找到你的尸体,没有尸体便很能说明你终究是逃过此劫。即使你无故失踪,这也让我心存侥幸,重新燃起一丝希望,而这希望,同时也是我昏暗王国里最后的一星火光。

后来,我给唐西村的养父母做了儿子。

第二次是50年。

48年我已长大成人,一身健硕的体格和成熟的心性让我成为唐家的当家人。

49年我赶上新中国的成立,迎娶了邻村的凤儿,后来我们有了三个孩子:喜红、俊虎和小红。

喜红是50年的孩子。在生下她的第二天夜里,我突然觉得完成了终生的宿命。

我亲自目送了亲生父母的离世,用心给养父母做一个好儿子,幸福地迎娶了凤儿,为唐家继续了香火。

我花费了一夜的时间来思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终身的使命已经完成。

我四年级的时候看过一本书,有一个作家认为人应该向死而生,而且他认为一个人一旦年满三十岁,即使身子健康,也要选择死去。因为三十岁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完成了社会和生物学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他们终身奋斗的使命全部完成,并且身体各种技能都开始逐渐出现衰竭的迹象。

作家认为人应该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实在不应该在后半生成为社会的垃圾,浪费资源。他认为不选择走向死亡的人都是懦夫,他们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无物,贪恋生死,惜命如金。

他的文字很让我有所启发,所以我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奔赴死亡。

我来到了一片虚无的国度,我看到了你,你的一颦一笑,你的一举一动,无不牵连着我心脏的跃动。

我朦胧中伸出双手想要拥抱你,抚摸你,但你好似在刻意躲避我一厢情愿的“追捕”。我心里害怕极了,我每一次对你的“追捕”换来的都是满手的水珠,我怕这是命运给我的暗示和心理的驱使,让你给我传达这样一个信号。

我放弃了死亡,这也让我有了后来更多的遭遇,以及我找到了你。

我最后一次奔赴死亡是在昨夜。

我知道拥有之后失去远要比从未失去更让人神伤。当我得知你是我姐的时候,我艰难地奋力想要说话,想要做些什么,但我说不出也做不出。

我好像一只迷茫的兔子不断地在泥土里打洞一样寻找最好的安排。我知道你我幼时的时光一去不返,你我姐弟之间的温情永远不再,但我们彼此间内心里多年积蓄的不甘和遗憾会永远像一座大山一样横档在后半辈子的生命里,

我不愿意这样。

因此,我想要走向死亡。

姐,你说过,你实在是愿意让自己和父母一样三十年前被塌死在邪邪庙里。我相信你所说的话,以前我全不能理解,但我现在感同身受。

命运的捉弄,世道的不公,让我有了和你一样的想法。

我甚至动过念头偷偷地带你走,我们姐弟去一处洞天福地生活,供养父母的牌位,弥补生命的缺憾,如此了却一生。

但是姐,请你原谅,我不能。唐家人养育了我二十余年,我不能在成人之后弃他们于不顾,我也不能让凤儿像我们一样经历失去亲人的痛楚,我更不能让我三个还未长大的孩子孤苦无依地成人。

姐,你也不能,你也有自己的丈夫,有自己的孩子,你有自己这个临照的家。你不能跟我走,即使我们找到了河南老家,我们也不能走。我们已经不是孩子,我们已经不是自己一个人。

至于死,我更是再也不敢想了。

姐,我现在开心,因为我终究是找到了你。

我们注定将要继续去过自己平淡的生活,我们注定要远远的两地相隔,我们注定要承担起另外一部分的责任。

姐,我走了,我没有想着告诉你,是怕你伤心,也怕我自己伤心。我还没有强大到眼睁睁看着你和我分别而无动于衷,我也没有勇敢到能够直面

自己内心的痛楚。

姐,我会告诉我的三个孩子,你的三个侄儿。我会让他们知道自己有一个年轻漂亮、善良可爱、柔情似水的姑妈。”

菊香读到这里,原本泪眼婆娑,瞬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牛蛋,念了几天书在这胡说啥呢。”她这样说着,但心里实在是乐出了花。

“姐,你一定要好好的生活,我也是。我们都是要想方设法扮演好自己人生的角色。我以前看到有人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了不同的面具,他们需要带着不同的面具来应对不同的环境和人,时间一长,这面具便是想撕也撕不掉了。要真想把它撕下来,那非得撕下一层皮肉来。

这社会本就虚伪到这样让人咬牙切齿,但每个人都在这虚伪的洪流中被无情的同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被完全打磨掉了本属于自己的棱角,这些棱角其实并不见得会主动伤害、刺破他人的防护罩,它也并不见得会导致自己同时受到些许伤害。其实即使有伤害,棱角们也不应该被完全磨掉。

但它就是被磨掉了,所有人都是如此。

姐,我是信命的。原本作为一个绝对的唯物主义者,我从不听从生命的安排,顺从生命的旨意。我一度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我自己,这一切的事物都是因为我的存在而存在。

这一切的悲剧、喜剧、痛苦、磨难都是因为我的存在而美妙地发生。我认为自己是可以操纵一切的神,是有气吞山河,手倒乾坤的能量。

后来我经历了父母双亡,经历了姐姐失踪,经历了各种磨难,我逐渐开始信命。

我终究是信了命。

但我的信命完全区别于认命。

我的信命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的信命是完全相信命运最好的安排;我的信命是因为我已经很好的过活,也已经找到了你。

我第一次想到,原来命运也是这样的可爱和仁慈,它全不会因为每个人有任何的祷告而变更事物发展的趋势。

这世界上廉价的像草一样的事情就是祷告,但凡祷告者,多半是虚情假意、自欺欺人。所以很多人说:医院的墙比教堂聆听到了更多真诚的祷告。

这话说的真好,好在它在说实话。

我所遇到几乎所有的人做这些命运的盘算和祷告都是在事情马上发生或者已然发生的时候,这自然是无济于事的。

佛家说: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种得善因,必得善果,种得恶因,必得恶果。

所以事情即将发生的时候,足够能说明人们已经种下这样的因果,而企图通过祷告逆天改命的做法,这无疑是极其愚蠢和可悲的。

然而对于既已发生的事情,祷告自然更是无用。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发生了就绝不可逆转,比如生命、经历等。你想要改变历史,这真是痴人说梦。

所以,姐,我信命。我相信命运是最好的安排,它会竭尽全力去给每个人绘下精美绝伦的蓝图,唯一不同的便是每个人对其重视程度和应对措施不一,这也就导致了不同程度的闹剧发生。多数人还道是命运的不公,世道的摧残,终日义愤填膺,焦躁不堪。

事实上,虽然事殊世异,但这无疑都是自己个人导致的。

姐,临照是个好地方,北梁也是个好地方。我看到德胜姐夫一家人对你很好,甚至把家里的财政大权交到你的手上,我很欣慰,也替你开心。我看到你每天进出忙作,做饭浆洗,又甚是心疼。但看到你即使再苦再累,每天都能笑对生活,我心里爽快极了。

我看到你每天在这样的好环境里生活的开心,便放心了。姐,牛蛋不能每天都陪在你的身边,但牛蛋会每天把你放在心尖上挂念着。

姐,我说了这么多,不说了。

姐,你的牛蛋永远都在,永远爱你,想着你。”

菊香读完大海写下的信,右下角落款:爱你的牛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