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红

《唐小红》

修炕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国强家有一院子半庄子。

子午人一院子是两个大窑洞宽,长短便各不相同了。长的有三四十米,最短的也要有二十来米。

王聋子他们现在所住的是老庄子,独立一院子,还有南边一两百米的场里有半院子,只有一个没有面子的窑洞,一个简易棚子,连大门都没有。这半院子原是闲置的,只是窑里经常会存放一些干草给牲口备着。

如今,这半院子变成了国强和小红两口子的容身之所。

在分家的过程中,国强和小红除了这半院庄子外,没有分到任何东西。当然,除了本就属于他们的衣服和其他物件。

没过几天,国强和小红便住进了南场的半院庄子里。

炭渣坡,其实就是子午人的垃圾堆,只不过庄稼户人烧饭取暖大多用明火,所以就会产生很多的炭渣子,他们会在出了炉膛之后把这些炭渣子推着独轮车一股脑倒到垃圾堆上,长此以往,炭渣坡也就成了垃圾堆的别称。

国强是在炭渣坡捡了一个破烂不堪,只有一二十公分深的水缸,他把这水缸吃力地滚回去,这就是南场院里唯一的一口饮食水缸。窑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地方堆满了干草,由于天阴下雨,雨水顺着窑背淌下来,或者夏季时候的沤热,干草堆的地步都比较湿,沤出一阵阵臭味,引来很多的小虫子以及老鼠。

剩下不到三分之二的地方,窑门口顺着窑掌是一个土炕,上面有很多泥筋洗净断裂塌陷,只剩下一半的地方可以睡人。

在溱州,炕分两种,一种是砖炕,由整块砖垒起来,水泥糊缝制成。这种炕比较结实,也比较干净,当然,这是家庭条件很好的人才配享有的。

还有一种炕,是庄稼户最普遍会选择的土炕。土炕整体会用干一些的泥土直接垒成,但是由于取暖需求,炕一般都是空心的,这就导致土炕非常容易塌陷,所以人们经常会在清土中加入适量的水和麦秸渣搅拌均匀制成具有粘性的泥土,然后用木头模子套成一个个厚约十几公分,边长约一米的正方形土胚,在太阳底下曝晒十天半个月待其水分几乎全部蒸发变得坚硬无比的时候,再竖着撑在炕内的空隙中,这东西叫做泥筋,本质上相当于土炕的梁。

然而泥筋便成了土炕唯一的生命支柱,如果受到重击或者因为年代久远断裂,便会直接导致土炕崩塌。南场这窑洞是在王聋子小时候就有的,少说也有四五十年的光景,所以泥筋几乎断裂了一半,这就导致国强和小红二人前几日睡觉的时候只能双双蜷缩在土炕的一头,加之土炕整体都是土,经过被褥和草席的摩擦以后便会生出很多灰尘,至于他们的被褥衣物从来没有干净过。

就这样睡了三五日,国强决计自己制作一些泥筋了。他先是用烂笼去提了一大堆新鲜的湿土,原本是要用手推车的,但分家时候春娥几乎是让他们净身出户,甚至在国强跑到后边院子里想要借用一下手推车的时候,春娥也是斜着眼睛严词拒绝。

国强无奈,只能用捡来的烂笼一来一回不停地运土,他直跑了两三个小时,才勉强弄到够用的湿土。后来他发觉自己没有水也没有桶,春娥自然是不愿意借他的,于是他用去年自己卖了玉米剩下的钱去镇上买了两个铁皮桶,一个挑担,就这样去沟里一担一担挑水,后来他们的食用水也是这么来的。

但又有一个问题,他捡来的破水缸只有底部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只能盛下三担子,也就是六桶水,然而六桶水算上实用、洗衣服和其他生活用水,几乎最多也就能用一两天,因此国强是最多两天便要往返四次去挑水的,多的一担子他会直接放在铁桶里备用。

他将湿土堆刨成出一个大坑,然后掀进去两桶水,加入两木簸箕的麦秸碎,疯狂地搅拌了起来。

“小红,铲上两锨土。”

“小红,倒上几舀子水。”

“小红……”

“你赶紧的,太稀了。”

……

国强不断地喊着,小红跟着跑前跑后忙着,他自己则不断地搅拌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