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武道:我有个僵尸分身

《长生武道:我有个僵尸分身》

第17章无因无果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血肉苦弱,魂渡彼岸……”

“或许,元典正是信奉了这句话,才选择了相信黄泉教吧?”

姜臣不由地想道。

先是同僚之死,后是丧子之痛,加上这兵荒马乱的环境之下,元典多半是难以承受这等压力,这才没有抵御住黄泉教这种理念的诱惑,以身献祭了。

“但不管如何,无论元典是不是黄泉教的成员,只要和这个邪教扯上一丁点关系,朝廷便会发难下来。”

齐老头又道。

“所以,你才会欺瞒元典之妻吗?”

姜臣点了点头,有些明白了对方的良苦用心。

同时他也是有些吃惊,朝廷对于这些邪教的打压,居然如此剧烈。

纵然你是受害者,也要抹除个一干二净。

这无疑也是一种威慑的手段,以此警示世人不要和邪教扯上半点瓜葛。

“只是这黄泉教,为何会忽然出现在陵城这里?”

姜臣有些不解。

原主在这陵城生活了十几年,也从未听说过什么黄泉教。

在穿越过来之后的这么长时间内,姜臣也是没有从身旁的任何同僚提起过类似的邪教。

如今元典身上发生的事情,无疑是在说明,附近有黄泉教的势力蔓延。

“不清楚!”

然而,齐老头也是摇了摇头。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按理说,皇城高手如云,对黄泉教这等邪教的打压最为厉害,但凡有个苗头出现,都会被立刻抹除。”

“陵城靠近皇城,邪教之人也不敢随意靠近这里,更不要说,敢在此地肆意传播教义了!”

齐老头似乎也是有些不解。

“或许也跟夏国如今的局面有关吧……”

姜臣则是暗自想道。

夏国如今动荡不安,不光是因为边疆那里战事频繁,还有这国境之内,也是灾荒四起。

最为严重的饥荒,可以说是遍布整个夏国,四处都可以看见流离失所之人。

百姓生活艰苦,民不聊生,自然也是给了邪教入侵的机会。

若是人人都是安居乐业,谁还搞这一套啊?

就如元典这般,若非本身接连遭受打击,怎么回去相信黄泉教的教义?

看起来的自尽,其实也只是元典追求的一个解脱而已。

当然。

黄泉教的蛊惑,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邪教之所以有着可怕的传播速度,就是因为这蛊惑能力太强。

“看来以后我也要注意了,一定要和这等邪教保持距离。”

“不管是黄泉教也好,其他邪教也罢,与他们离得越远越好,一句话也不能信!”

姜臣心想。

他一向很相信自己的自控能力。

但邪教的蛊惑,可不单单是几句简单的言论而已。

传闻一些邪教,更是能够施展一些巫术,制造出某种假象,能够让人参仙见神,或者说是投放一些药物,能够混乱人的心神意志……

到那时,即使意志力再坚定,也很难抵御住邪教的蛊惑。

对这邪教,姜臣是天生抵制的。

作为穿越之前,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国公民,自然是明白邪教的运作,一切都只是为了利益而已。

一切教义,实际上都是为邪教上层人物牟利的手段。

这个世界的邪教,也不例外,只是索求的利益,有所不同而已。

“只是这齐老头,能够知晓那么多关于黄泉教的事情,或许也是有着不少的经历……”

姜臣想着,眼角的余光,不由自主地扫了齐老头一眼。

齐老头是一个普通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至少,姜臣是没有在齐老头身上,感应到半点武道修行的气息。

至于齐老头的来历,倒是少有人知晓。

在那陵城地牢丁字狱,齐老头的资历是最老的。

甚至于典狱李汉,也不能与之相比。

或许在其他字狱,还有着比齐老头资历更老的人物。

但在这丁字狱,几乎没有人知道齐老头在成为狱卒之前的故事。

齐老头自己本身也是极为孤僻的人,很少与人打交道。

也就是今日,元典的死,似乎让齐老头有些感触,多说了几句。

否则的话。

平日里,姜臣和齐老头哪里会有什么话说。

不过。

虽然有些疑惑,齐老头为何会知晓这么多有关黄泉教的事情,但姜臣还是没有发问。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远离那黄泉教,也就没有必要去过多了解了。

有时候,了解的太多,反而会让自己在不经意间,陷入险境。

总之,独善其身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闻不问。

这让姜臣想起了佛学的因果论。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反之,无因无果。

不想诞下恶果,就不要去沾染恶果的源头。

……

接下来。

一路无言。

姜臣负责御马。

齐老头则是半靠在空荡荡的马车后面,端着黄皮葫芦,目光不知投向何方。

两人顺着原路返回,很快就回到了陵城地牢。

元典的死,并没有给地牢的工作,带来太多的麻烦。

甚至于就在当天,李汉便是找来了一个新人,顶替元典原先的岗位。

这种速度,让人感到讶异的同时,却又让人能够理解。

毕竟,如今的陵城,流离失所,身无活计的人太多了。

别看狱卒终日只能呆在阴冷的地牢之中,和犯人常年相伴,但却在安稳的同时,有着足以养家糊口的收入。

光是这两点,就足以让人趋之若鹜了。

因此,李汉能够这么快找到人来顶替,也是情理之中的。

顶替元典岗位之人,名为洪山。

洪山本人,并不像他的名字那般,大气磅礴,豪迈至极,反而身躯十分瘦弱,略显佝偻,薄唇细眼,一张脸透露着一股精明之相。

作为一直和元典换班之人,姜臣自然也就肩负起了,带领洪山熟悉地牢运转的工作。

姜臣也没有抗拒,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

除此之外,他很少和洪山有其他的交流。

反倒是这洪山,显得十分热络,明明是而立之年,却是称呼起了姜臣一声‘大兄’。

这种阿谀奉承的小伎俩,姜臣是不太感冒的。

不过,他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厌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有必要以自己的标准,去限制别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