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三品名录之风起

《元和十三品名录之风起》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4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马走得不快,一颠一颠的,把马上的县太爷颠得摇头晃脑。

他本不想来,可听手下的衙役说城外居然聚集了数万的人,这还了得?任何一个朝廷都不会对聚在一起的数万人坐视不管的。他没有见过数万的人聚在一起的样子,但他从读过的书里知道,这是很可怕的。反秦的大泽乡当时不过九百人,后来夺天下的刘高祖也不过三千人······想到这里,他的脑袋就生疼生疼的。

他斜眼去看了一眼身边步行的几个衙役,他们步伐轻快,脸上流露出一种谦卑和喜悦。作为县太爷,他当然知道这种谦卑是因为自己在场,同时他也知道,他们的喜悦是因为这回一定是有油水揩的。看到他们的样子,县太爷心里莫名的升起一种鄙视,同时还伴随着一点同情,是对目光短浅、浑浑噩噩、不知所以的人的鄙视,也是对生活没有方向的人的同情。想到这里,他摇摇头,轻叹了一口气。

远远地便能看见衣衫褴褛的灾民排着长队等着施粥,还有些人跑前跑后,在忙碌着施粥的事情。

仿佛大家对于他的到来好像都不太在乎。这令他多少有些不快。自己毕竟是一县之长,是朝廷命官,也是他们的父母官,最起码应该有人来迎接一下吧,可自己进村半天了,连个来打招呼的人都没有,于是他问身边的衙役:“人呢?”

为首的衙役比县太爷还纳闷,一听县太爷问话,急得汗都下来了,他揩了一把,偷眼瞧着县太爷,毕恭毕敬地道:“启禀太爷,属下也不知道啥情况,我去给您问问。”说罢瞧县太爷没有阻止的意思,飞也一般跑到几个扛粮食的汉子跟前,扯着嗓子喊道:“王仙芝呢?大老爷的驾都到了,他人呢?怎么还不出来迎接?”声音大得连县太爷都能听见。

县太爷摇摇头,心想这人实在不会办事,那么大声做什么,非要叫这帮人都知道是县太爷来了?世道乱成这样,要是他们聚众作乱,劫持了我可怎么办?于是弯着身子,对身边一个衙役道:“去告诉他,小声点!非得搞得满城风雨!真是不懂事!”这衙役飞也一般跑到先前大声说话的那个跟前,先前那个听了频频朝县太爷这边点头,还伴着谄笑。县太爷觉得一阵恶心。

不过还好,自己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灾民们好像谁都没有注意他们这一行人,这帮人只是在关心前面的队伍到底有多长,有没有自己的一口粥喝。

没有被注视的感觉居然这么好。

“来了!来了!”一个衙役高兴地喊道。

县太爷循声望去,却见一个衣着朴素的汉子带着两个人急忙往这里赶,脚下生风,衣襟都被带起来了。

那人走到县太爷马前,纳头便拜道:“草民王仙芝接驾来迟,还请老大人恕罪则个。”

县太爷被人搀扶着下马,走到王仙芝跟前,没有叫王仙芝起身,而是先问到:“你就是王仙芝?”

“正是草民。”王仙芝跪在地上低着头,县太爷是看不到他那张憋着气的扭曲的脸的,不过他知道什么叫小不忍则乱大谋,王允恭也反复叮嘱过自己,所以他才能忍得下。

“这些灾民是怎么回事?”县太爷一本正经地问道。

王仙芝伏在地上答道:“老爷容禀。这都是临近几个县的灾民,这几天眼见着越聚越多了,又饿死人了,草民家中还有些余财,这才想拿出来散了,为朝廷解难,为大人分忧。”

“嗯。”这个回答还是让县太爷很满意的,于是对王仙芝道:“难得你有这份心思,先起来吧。”

王仙芝像是得了赦令,从地上爬起来,满脸堆笑地问:“父母老大人屈尊到此,不知所为何事啊?”

县太爷倒剪双手,迈着四方步往前走,一边左看右看,一边道:“听说你在这里放赈救灾,做义事,行善举,本县特来看看,一来是体察一下民情,二来嘛,也是对你的行为进行褒奖。”

“岂敢,岂敢。”王仙芝显得诚惶诚恐:“草民怎敢贪天之功,有此行为,都是被老大人德被苍生所感动,再加上您的时常教化,我们这些百姓耳濡目染,才能紧追老大人的步伐啊。”

“嗯。”县太爷点点头,显然这番话他还是十分受用的。

这时,一个满脸胡茬的中年汉子慌里慌张跑过来,来得正是楚彦威,他也不拜县太爷,而是径直朝王仙芝这边走来,大声道:“大哥,村东的几个棚快没有粮了,快过去看看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