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震惊长孙皇后

《大唐开局震惊长孙皇后》

第780章 大工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空城计这个典故,是个读书人都知道。

毕竟这是诸葛亮的典故,而诸葛亮可是自出世以来就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无论寒门黔首还是世家大族。

这个典故被津津乐道了许多岁月许多遍,一直以来就被视为诸葛亮才智过人的明证之一,可与草船借箭事件相比。

但真正有理性的人都知道,这个案例是没有多少参考价值的。

空城计这种事情,诸葛亮可以做,但如果换一个普通的蜀汉小兵去城头弹琴,那人家直接就是一阵箭雨过来开始攻城了。

一般人,怎么吓得住敌军,只能是诸葛亮这种威名深重之人。

当然……

李二和诸葛亮不是一类人,但也有足够的威名。

而且考虑到李二打出的那些战役胜利,这威名应该说比诸葛亮还要厉害不少……不过话又说回来。

空城计为什么需要“威名”这种东西才能奏效?因为本质上这其实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产物,诸葛亮厉害是厉害在他把这个信息不对称给利用起来了。

何况。

即便是诸葛亮,也是搞了一连串极为厉害的心理战手段才实现了空城计守城的。

连诸葛亮都要耍一大堆手段,何况李二……

这李二打仗是一把好手,但他真会玩诸葛亮那种把戏吗?

再说了,北疆东线这一代,都是平原,压根也没那么多城池。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如果要搞空城计,也必须有足够多的城池用来据守——是据守,而不是硬碰硬打阵地战。

没有了城墙的阻隔,高句丽的鲜卑大军,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糊弄的?

李二这次整的这个活……这完全是在玩火啊。

不过王景裴寂,这群人是五姓七望,不是天策府群臣。

这天下是你李二的天下,又不是我等士大夫之天下。你李二玩砸了,这岂不……

岂不正好是咱哥几个的机会???

王景几乎是在听到管家禀报的瞬间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待到反复确认了李二调走的军队真的是在造船之后,王景整个人大脑就一片空白了。

挥挥手打发走管家,王景感觉自己心跳都要激动的停搏了。

我靠……

李二,这次还真是作死。

“诸位……李二调走的军队,真去造船去了。这一去,只怕没有几个月下不来……”

王景的声音有些颤抖,甚至有些口齿不清。

但口齿不清的话裴寂、崔白鹤这帮人还是听明白了,他们和王景一样,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崔白鹤深吸一口气。

“当断不断,旦夕为之害。此次机会我等若是错过,来日必定……”

“不错!”

崔白鹤话都还没说完,一边的郑太山老爷子也猛地开口了。

这次机会可太难得了!

当初突厥南下,被李盛翻盘。这个事自然成了五姓七望这漫长的一段时光里最为遗憾的事情。

而复盘下来,他们感觉……

这种翻盘能发生,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李盛这个妖孽确实是有点东西……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突厥并不是天天南下,不管哪路草原蛮族,南下都是一次而已。

成了就是皇帝,不成那就玩完,说到底突厥可能还是差了点经验。

而且或对于南下这一路上的山河形胜险要,人口财富资源,都缺乏足够的了解,可能是没能利用起来。

综合因素之下,总之……

总之肯定不是因为突厥人打不过李盛这个妖孽!

而这一番自我说服,在此刻再次发挥了作用。

按照同样的逻辑,在同样的框架下以同样的视角去看,高句丽的情况……

就和突厥不同了。

这高句丽是真的要建立一“朝”的政权,和突厥这帮土狗可不一样。

高句丽占领一地,那是真能把地面上的各种粮食啊资源啊都给利用起来的。

这格局,就直接完爆了突厥。

反正最近王景他们是这么想的。

而现在……

有了这么一个好机会……

“……那我等只要设法给高句丽传递情报,叫渊盖苏文将军带兵南下……”

卢长庚不明觉厉,但这几个家伙你一眼我一语,卢长庚也是有点明了。

颤声这么一说……

王景顿时就满脸笑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

“正是如此!”

“此番他李二敢玩空城计,这空城计玩的是什么,虚虚实实而已。我等只要将这虚实之事直接透露出去付与渊盖苏文将军……呵呵,他李二此计,岂不就是立刻便破!”

“届时,便是我等诛灭昏君,肃正神州之时!”

王景此话,斩钉截铁,声如金石!

无比坚定。

这也相当于直接将众人心中激动的想法给有条理有意志的说了出来。

而这一说出来,自然引起了一片点头!

此次计策,商量也就到此为止。

遇到了这等好机会还不出手,那就是真的不符合五姓七望的性格了。

大伙都是人中龙凤对吧,怎么能见机不行事呢,肯定得动起来……

当然,光是通报消息,这还不够……

如果渊盖苏文事后果真建功,那么大伙要混个国公啥的,少不得还得再多做些贡献。

不过这也简单,很快王景等人就商量了起来。

输送什么物资,想办法给设计图……策划这事还不是简简单单!

不过这途中,裴寂心中始终是有些疑惑……这李二的确不像是会玩空城计这种事的人啊。

虽然他此番调走的军队确实是去了杭州,而且还已经开始造船了……

纠结疑惑一阵,不过毕竟是,既然开始造船了,那就是证据确凿了,再硬想也难想出什么端倪来了,于是计策便如此推进下去。

……

却说另一边……

李二从边关八万精兵之中调走五万,这个决策不仅极为大胆,而且很显然这还是一项大工程。

数万人的军队,放在现代那都是集团军了,这个级别的调动哪怕有现代的交通手段也是大事,何况古代。

不过……因为北疆的军队,虽然不怎么打实战,但作为肩负重任的军队,随时到处演练也是免不了的。

即便不说演练,每天正常来说也要派出逻察骑兵,因此也未显得奇怪。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