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封神:我随手召唤三国英杰

《异世封神:我随手召唤三国英杰》

第29章军制二合一求票票求追读~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孟德,等等我!”

曹操驾马狂奔,草泥在马蹄的践踏下翻飞四溅,后面的夏侯惇见曹操拼命赶马,终是忍不住高声喊道。

“吁!”

曹操勒住战马,战马发出“唏咴咴”的叫声,前腿高高抬起,猛得甩了几下马头,终是停在了路边。

夏侯惇赶了过来,看向曹操,不解的询问道:“孟德,怎么这么着急?不是有消息传来,兽人已经退兵了吗?乐安城安然无恙。”

曹操抬头望了望天空,鬓边也生了一层细汗,旋即翻身下马,说道:“的确如此,那咱们就休息一下!”

夏侯惇从马鞍挂袋里掏出几块饼子还有水袋,递给已经蹲到树荫底下的曹孟德,曹操皆过水袋,大口大口喝着水,甚至将水倒出来,用手接着水洗了一把脸。

甩了甩脑袋,将脸上的水珠甩落。

“孟德,你有心事?”

夏侯惇嘴里塞了一块饼子,盯着曹操,声音含含糊糊的问道。

“倒是没啥事,乐安城被围,我却在外地游玩,对于父亲伯父他们有些愧疚!”曹操说道。

“不止如此吧!”

夏侯惇对于曹操可是非常的了解,看曹操的模样,心里肯定还有别的想法。

“当然!”

曹操拍打拍打地面,顺手揪了一颗不知名小草叼在嘴里,躺在草地上,看着蔚蓝的天空,说道:“我曹孟德自负有些本事,之前却只知斗鸡走狗,不务正业,等兽族围城后方知自己之前是多么虚度光阴,一不能御马杀敌,二不能陪在父母身侧,属实愧对列祖列宗!”

曹操翻身而起,面对夏侯惇,言语激昂道:“元让,等我回乐安,我会让伯父推荐咱俩还有妙才,咱们一起进入军中,凭着刀剑搏出个名头来!元让,你可愿意?”

夏侯惇见状,立即来到曹操身边,言语恳切道:“孟德,你我兄弟情同手足,不管你去哪,我都誓死追随!”

曹操动情的把住夏侯惇的手,神情动容,眼圈泛红,却是久久不愿松开。

...

吃饱喝足,曹操二人继续驾马飞奔,在天刚刚泛黑,城门马上就要关闭的时候,抵达了城内。

在城中两人自是分别,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等曹操回到家里,竟是见到自家伯父、父亲、叔父具在,曹操赶忙上前拜见,曹嵩见到曹操,本来笑容满面的脸上顿时拉了下来,不由的呵斥道:“整天不着家!你还知道回来!”

曹隋摆摆手,劝道:“孟德这不是回来了吗?看这风尘仆仆的,赶路匆忙,想来十分疲惫吧!快,坐下休息!”

“哎,好嘞!”

曹操笑嘻嘻的坐到了座位上,自家父亲对自己的呵斥丝毫没放在心上,早就习惯了。

曹隋看着虽然个子有些不高,但眼神锐利,外漏的锋芒是怎么也挡不住的曹操,曹隋感到非常的满意,曹操的确是曹家最为出众的子弟。

将来必能振兴曹家。

曹操有些迫不及待,对曹隋道:“伯父,阿瞒少时多顽劣,让伯父与父亲操碎了心,如今幡然醒悟,不能如此颓废下去了,所以,伯父,我想要从军,还请伯父成全。”

“哈哈!”

曹隋大笑,和曹嵩、曹鼎对视一眼,见曹操有些不解,曹隋说道:“今日主公开了会,商议改革军制的问题,同时也要招募和训练新兵,增强乐安府兵军事力量,所以鼓励大家举荐有才能的人才加入军中,按能力担任低级官吏。”

曹嵩也说道:“孟德,你如今二十有二,正是该建功立业之时,你伯父叔父和为父商议了一番,想让你和夏侯兄弟一起进入军中...”

“孟德,主公经过此役,必然被朝廷拜为大将军,你多有军略,夏侯兄弟更是一身武勇,以你们的本事,在乐安府必然是锥出囊中,脱颖而出的!”曹隋最后补充道。

“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曹操郑重说道。

...

刘波下葬后,刘子烈便一直忙于政务军务,政务方面倒是还好,毕竟李江等人都是积年老吏,刘子烈倒是没什么能指点的,自己脑海中新世纪的理念并不见得适合这个时代,更何况这个世界应该算是一个中武甚至是高武的世界。

所以,刘子烈需要更多的观察,更多的思考。

作为一个上位者,任何一个拍脑袋的决定,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危害百姓的利益。

所以还不如萧规曹随,按照以往的政策执行。

反而在军事方面刘子烈感觉自己可以插插手,进行一番调整。

太祖说的好,枪杆子里出政权!

更何况刘子烈是作为一方军头的,军事方面必须要硬,不硬不行!

如今大魏的军制乃是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制度。

但实际上大魏皇帝虽然自领上柱国,但地位早已超然,而上一任上柱国大都督王弘病逝无子,一位上柱国空置。

所以实际上大魏是六柱国领兵。

大魏在边境设置了六大军区,每位大柱国各负责一个军区,率领两位大将军。

刘波的鹰扬大将军和陈凯的安远大将军就隶属于上柱国大都督东方贺执掌的北部军区。

除开六大军区外,大魏的军事力量还有守卫京师和出征支援作战的中央军,又称为禁军。

还有其他的州郡兵。

州郡兵是地方兵,战力相比较中央军和边境府兵来说要弱上一筹。

经过此役,刨除牺牲和重伤不能再战的,鹰扬府兵脱产战兵共计一万六千二百零七人。

全部都是精锐,没有任何裁撤老弱的需要。

按照朝廷制度,鹰扬大将军拥有三万战兵的名额。

但实际上朝廷不可能将这三万人的粮饷全部凑齐的,每年能领三分之一就不错了,剩下的还需要各大将军府自筹。

刘波知道民生艰难,乐安府百姓供养三万战兵太过吃力,所以最终招募也只有两万余人,然后就一直保持这个人数。

而陈凯可不是这样认为的,除了三万战兵,实际上私底下还招募了不少士卒。

像自家父亲这么实在的大将军可太少了!

刘子烈叹息一声,别的大将军生怕兵少,但刘波却怕兵多对百姓压榨太过,反而兵力是六柱国十二大将军府最少的。

这可不行...

虽然时常说兵在精而不再多,但三万精兵肯定比两万精兵厉害啊!

更何况刘子烈打仗打的如此漂亮,从晋王手里多要点粮饷不过分吧!也不多要,就两万人的粮饷,这样也不需要在多加征赋税了。

手里多点兵,心里也踏实。刘子烈如是想到。

...

这天,刘澄来拜见刘子烈,递交了一份人名单。

道:“子烈,这上面便是府中上下官吏将领推荐的人才名单,里面有不少实力不错的好手,又是大族出身,能文能武,可堪一用!”

刘子烈拿过来手册,一目十行的看下去。

曹操,字孟德,男,曹隋之侄,后天大成境,年二十二。

夏侯惇,字元让,男,曹隋姻亲关系,后天大成境,年二十一。

夏侯渊,字妙才,男,曹隋姻亲关系,后天大成境,年十八。

...

刘子烈在这三个人名上点了点,这回召唤的派系竟然是曹操一系的!

这真是...

汉昭烈帝和魏武帝竟都被自己召唤过来了!

就差个大魏吴王了!

这运气顶天的好!

刘澄也看到刘子烈手指的三人,便开口道:“曹操和夏侯兄弟都是曹隋曹军侯举荐的,曹操是曹军侯的侄子,夏侯兄弟与曹家是姻亲关系,两家关系十分的亲密。夏侯氏一直以曹氏为首。”

“我想起来了,曹军侯前两日还举荐了其弟曹嵩、曹鼎两人。”刘子烈思索片刻道。

当初曹嵩这个人名字很耳熟,但是没细想,曹鼎更是听都没听过,所以也就没太注意。

“没错,是这样的!”

刘澄说道。

刘子烈点点头,曹嵩为人处世都很有分寸,曹鼎也有能力出色的一面,加上二人都是世家出身,所以曹嵩直接担任了一县县令,原先的县令因为不作为而被免职。

曹鼎则担任了另外一县的主簿,在县里也是排名前几的常委了。

没办法,虽然刘氏父子相比较世家,更喜欢没什么关系的寒门,但实际上因为教育的关系,世家还是掌握了大量的资源,相比较寒门甚至贫民百姓,他们有更多出头的机会。

祖传的功法,律法,经学,也比贫民老百姓更容易学到。

而且刘子烈还是选则的让乐安府官员将领之间相互举荐,这样更没有寒门什么事了。

当然,刘子烈也有自己的用意,一是安抚,二来将这些世家有点本事的人才全部榨出来塞到军队或者地方上去,也算是充实自己的力量,当都有官当,都有上升空间的时候,他们就会不由自己维护自己的统治了。

当然,寒门刘子烈也不会放过的,这叫什么,这叫乐安所有的英雄豪杰都要被刘子烈收入囊中。

刘子烈扫了一眼名单,没什么太过出彩的人,便将名单递还给了刘澄,道:“曹操还有夏侯两兄弟武艺不俗,就不要担任什么伍长什长了,那样反而不是什么公平,就都担任百人长吧,掌管一百人。”

“我知道了!”

刘澄应道。

“还有一件事!”

刘子烈将一份文书递给了刘澄,说道:“除了世家大族的举荐,寒门子弟也不能丢下,我意在乐安府境内张贴布告,招贤纳士,如果认为自己有才能,有本事,皆可来官衙面试。这是长期的,武官二叔你来操持,文吏方面就让李叔来。”

“是!”

刘澄接过文书观看。

“这第三件事是...”

刘子烈又掏出一份文书,“这是我拟定的军事训练手册还有各位校尉、曲军侯、千人将的安排,军事训练手册是大纲和一部分细纲,还需要完善,二叔,你要担起责任来!”

刘子烈将文书交给刘澄,心里则是想着,参谋部应该尽快建立起来,二叔刘澄忠诚可靠,但能力的确平庸一些,但如今军事方面,还真的只能指望刘澄。

刘澄脑袋都生了一层细汗,连忙打开来看。

“还有!”

还有...

你是不是想换个二叔?

刘澄赶忙合上文书,又接过来一份文书。

刘子烈道:“这份也是要在乐安府境内张贴布告,甚至要派遣专员去村里,去乡下宣传,要让适龄的合适的孩童都来大将军府学习功法,修行真气。当然,还是要自愿为主。那些有家传功法的就不需要他们来了。”

“好好!”

刘澄擦了擦汗,没想到这才一过来,刘子烈就安排了这么多活计给自己,刘澄现在是痛并快乐着。

“咱们宗族这边有比较出色的孩童吗?让他们也跟着来大将军府,我亲自教导!”

刘子烈颇为硬气的说道。

就你后天大成境,还亲自教导?

刘澄吞了吞口水,很想大声的呐喊出来,毕竟不想耽误了自家宗族子弟的前途,但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刘子烈看刘澄还直戳戳的站在那里,疑惑的询问道。

“没事!子烈,我现在就下去安排!”

刘澄赶紧说道,匆匆忙忙的下去办事去了。

刘子烈看着刘澄离开的身影,甚至因为脚步太急,趔趄一下,险些摔倒,不由摇头道:“多大个人了,还这么急躁!”

说罢,又将一份文书收好,这是写给晋王和朝廷的,给自己麾下将领的升官文书。

大将军府虽然是大将军一手遮天,但四品以上官职都需要朝廷批准,而且朝廷压的很严,几乎很少批准四品以上的军职。

整个鹰扬大将军府也只有刘子烈和刘澄是四品的杂号将军。

刘子烈经过仔细的研究局势,认为自己肯定已经入了晋王的眼,这点小小要求,晋王殿下肯定会同意的。

其实,刘子烈最想的便是亲自见一见这位闻名朝内朝外的晋王殿下。

现在实际并不成熟,刘子烈需要暗中积攒力量,如果能扶持一位皇子登基,对于刘子烈来说算是一笔大买卖!

非常的划算!

刘子烈还年轻,一点也不着急。

这时,有侍卫忽然来报!

“主公,大明寺住持来访!”

终于来了,刘子烈合上文书,等这老和尚可太久了。

“有请!”

刘子烈高声道。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