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全球:从生吃活蝎开始

《探秘全球:从生吃活蝎开始》

第15章东方古国美食文化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陈大壮这一口一个夹夹夹的,令方诚听得还真不好意思了,还是赶紧夹一口豆腐压压惊吧。

还别说,这色泽黄中透红的霉豆腐一入口,方诚的表情立马就精彩了起来。

“老弟,感觉咋样,爽不?”陈大壮一脸期待的,等着方诚的答复。

“爽,真是太爽了。”方诚一边嚼着豆腐,声音含含糊糊的,“这么爽的滋味,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体验到呢!”

这话一出口,直播间里的弹幕,又是雪片一般地飘起。

【主播这话说的,也太露骨了吧。】

【你只是吃了一块豆腐而已啊,还真当自己吃了人家豆腐?】

【吃豆腐不是吃豆腐,只是吃豆腐!】

【吃豆腐只是吃豆腐,不是吃豆腐!】

【要不是看到了直播画面,只听对话的声音,我还以为自己在看动作片呢。】

【同感同感。】

【+】

【+10086。】

【+20230205】

【到底吃豆腐是不是吃豆腐啊,不明觉厉啊……】

方诚看了一眼直播间,只能无视掉这些坏人心志的弹幕。

接着向陈大壮问道,“大壮哥,这徽州毛豆腐是怎么做的呢,怎么就能做出这么好吃的味儿来?”

“哈哈,这个好说。”

看方诚吃得挺欢,陈大壮也是兴致勃勃的,“咱这徽州毛豆腐的做法,跟一般的豆腐很不一样,首先是把豆腐切成块,进行发酵,让豆腐长出一寸来长的白毛。”

“长了白毛之后,再用热油把豆腐块煎得两面略焦,然后再红烧,或者是浇上香油,淋上辣椒糊,直接就着油锅吃!”

“总的来说,咱这徽州毛豆腐做法与众不同,口味独特,不但是本地的地方名吃,在咱们古国沿海六省的名吃中,也绝对排得上号的。”

方诚点点头,味道这么绝的豆腐,确实应该榜上有名。

这时候,陈大壮开了酒,先给方诚满上一大杯,又给自己满上一杯。

桌上的六道菜都是徽州名菜,这酒却是产自古国的西南。

爱酒人士都知道,在东方古国的赤水河畔诞生了两大美酒,其中之一便是桌上这一款,53度的青花郎,单瓶的价格就在1200块左右,每一毫升都得2块几毛钱。

在油价居高不下的今天,95号汽油就算再涨价150倍,每毫升的价格,也才刚刚达到这款酒的一半而已。

陈大壮一下拿来两瓶美酒,足见盛意拳拳。

“来,兄弟,走一个,老哥我先干为敬!”

陈大壮端起酒杯,和方诚的杯子碰了一下后,两人都是一仰脖子喝尽,然后又都满了起来。

方诚回味着满嘴的酱香味儿,看着面前的一盘鱼,笑着问道,“这盘鱼一看就非同小可,大壮哥给介绍一下,我猜这鱼名堂不小。”

“哈哈,兄弟猜对了,这鱼的名堂还真不小。”陈大壮笑道,“这道鱼,跟兄弟还有点渊源呢,名叫方腊鱼!”

“方腊鱼?跟我有点渊源?”方诚一怔,接着就明白了过来,“这个方腊是哪个方腊,是北宋时期的那位农民英雄,也就是跟梁山好汉交手的那位么?”

“没错,就是他。”陈大壮点点头,“说起这方腊鱼,它是桃花鳜,也就是皖南一带山溪鳜鱼中的名产,以鱼虾为主料,采用多种烹调方法制成,口感香松,酸中带甜,滑腻爽口!”

“这道方腊鱼,是徽州人为了纪念农民起义英雄方腊采取捕鱼虾智退宋兵的故事而创制的,所以这道鱼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大鱼退兵将’,兄弟可得好好尝尝!”

方诚向来喜欢美食和故事,一道有故事的美食,那就更得好好品味一番了,否则真对不起方家的这位祖上。

于是,方诚伸出筷子夹了一口,入口的感觉着实惊艳。

正如陈大壮所说,这鱼肉集合了鲜香、酸甜和滑腻,口感细腻而丰富,令人一筷之后还想再来一筷,其味道之好,确实当得起它的故事。

“老哥,这一道菜是山笋么?”

方诚目光看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一道菜,这道菜辣香扑鼻,笋香钻心,这味儿先把鼻子喂饱了。

“没错,是山笋,而且是大名鼎鼎的‘问政山笋’。”陈大壮笑道,“在徽菜中,竹笋可是一道山珍,而这问政山笋,在所有的笋味中最为鲜嫩,所谓‘问政山笋甲天下’,在历史上可是贡品来着,也是我最拿手的菜品之一!”

说起这菜道,陈大壮满脸兴奋,“这道菜的做法,有古法和今法两种,古法就是用腊肉和竹笋一起炖烧,这个做法也叫腊香问政笋,但有个缺点是味道不够香。”

“今法呢,改良了这一点,在菜里加上了香肠和香菇来增香,所以也叫两香问政山笋,比古法自然是更好吃,兄弟快尝尝啊!”

方诚也不客气了,夹了一筷问政山笋入口,这口感又脆又嫩,笋味微甜,就像鲜笋一样令人满口鲜香。

一边吃着,瞧了一眼直播间,正好看到了一条弹幕。

【主播,这什么山笋的味道怎么样啊?从来没吃过,快说来听听解解馋啊。】

方诚不禁摇头一笑,细细品味着说道,“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初尝即爽,每一口都是佳境。”

话音方落,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量的弹幕立马飘飞起来。

【人家问的是山笋的味道,没问女人!】

【看来主播吃的是山笋,想的是女人!】

【大壮有点眼力见儿,今晚安排到位啊。】

【到底是主播,一言一语,非常出色。】

【把出字去掉吧,这个字对主播来说太多余了。】

方诚也没有理会网友们,接下来,又向陈大壮请教另几道菜的名堂。

剩下的三道菜,分别是黄山炖鸽、徽州圆子,还有一道黄山双石。

对于炖鸽,方诚并不陌生,至于徽州圆子这道菜,又叫“细沙炸肉”,早在200年前就已经是一道名菜,味道属实一绝。

而那道黄山双石,可真是开了方诚的眼界,因为双石也就是石耳炖石鸡,两种食材都是很难得的山珍。

石耳,属于地衣的一种,通常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上,而且是悬崖绝壁上,那里无土无水,只有一片云山雾海,采摘难度自然很大。

至于石鸡,它并不是鸡,模样跟鸡一点关系也没有,它完全是一种蛙类,有着“百蛙之王”的美誉,是徽州山区主要的食用蛙之一,它取名石鸡是因为这种蛙类是与毒蛇共栖在山谷洞穴中的。

黄山双石这道名菜,也就是将石鸡和石耳用高汤炖制,石鸡鲜嫩爽滑,石耳轻薄细柔,这样荤素一搭配,营养十分均衡,汤质清冽,味道鲜美。

听陈大壮介绍了这么一番,方诚收获不小,着实是长了见识。

【恭喜!宿主在直播间弘扬东方古国美食文化,奖励人气红包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