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全球:从生吃活蝎开始

《探秘全球:从生吃活蝎开始》

第23章1根头发的文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小可不才,说到东方古国的史前文化遗址,小可只知道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三星堆遗址,至于这凌家滩遗址,这还是第一次听说。】

江南小说网

【我读书少,连你们说的小可和小生都不如,我只知道三星,丢人啊。】

【俺也一样!】

【还真有读书这么少的?小可和小生,是对自己的谦称啊,这都不知道吗?】

【前面的,人家读书少不少,得看人家是不是在开玩笑,不过你上网不多,这可是假不了的。】

【这个直播间里,既不乏文人骚客,也常有老实人出没,真是笑一笑十年少啊!】

【你这病句看得我直想笑,希望我能十年少,一夜之间黑发满头,三足鼎立!】

直播间里的网友们,就像撒了欢儿的鸟雀一样,简直是人说人话,鬼说鬼话,正是“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的那种气氛。

看着满屏的弹幕,方诚不禁摇头一笑。

这直播间虽然是自己的直播间,但来到直播间里的网友们想说什么,想聊什么,那就是人家的自由了。

身为主播,自己可不能约束人家,非让人家说些正经话,那只会显得自己心思很正经,脑子却很不正常。

自己要做的,就是怀着对历史和东方古文明的敬畏与向往,继续解说凌家滩遗址这个史前文明的源头。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正好,有那么几条很正经的弹幕飘了起来。

【主播,在这凌家滩遗址,有什么令人费解的奇异之事么?】

【有没有什么未解之谜?】

方诚点了点头,在整片墓葬区的周围走动着,继续进行解说。

“朋友们,自从35年前的那个秋天,凌家滩遗址被无意中发现之后,考古队对这片遗址进行了数次发掘,先后出土了玉龟、玉勺、玉铲等一大批精美的玉器文物,总共有200多件,全都是纯玉质的。”

“在这些精美的出土文物中,最值得一提的文物便是玉人和石铲,玉人的表面是经过抛光的,而令人无法想象的是,玉人所用的抛光技术,竟丝毫不逊于现在的机器抛光!”

“还有,玉人的管壁只有毫米,而身上的钻孔更是不超过毫米,也就是小于等于毫米的加工精度,这是什么概念?”

说到这儿,为了加强网友们对毫米这个概念的理解,方诚就怀着割肉喂鹰的仁心,小手一拔,从头顶上拔下了一根头发。

智能无人机立刻飞到了跟前,极清镜头把方诚手里的这根头发拍摄得清清楚楚。

方诚心里一紧,好在没有头屑,而且发丝乌黑顺滑,完全上得了台面拿得出手。

“朋友们,看一下,我的头发丝够细吧,这已经超过毫米了!当然了,我们身上除了头发丝,包括其他部位的毛发都要比毫米粗!”

方诚一边说着,拎着自己这根和香烟差不多长的头发。

好在是极清镜头,如果是普通手机的镜头的话,怕是不可能把一根头发丝拍出如在眼前的感觉。

【看主播这根头发,活力满满啊,有齐人之福!】

【说人话,啥叫齐人之福?】

【语文课代表,涝矮。】

【齐人之福,出自《孟子》中的名篇《齐人有一妻一妾》,意思就是说主播身强力壮,精力劲暴,搁古代的话可以妻妾成群,儿孙成窝。】

【本人学医的,中医宝典《黄帝内经》中就有‘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的记载,所以从主播这根头发的品质上来说,主播确实是龙精虎猛,朝气蓬勃,有着勃勃生机,勃勃生机啊!】

【合着主播拔一根头发,不只是作为解说道具,还有着炫身家的意思啊。】

【炫身家,这个词儿用得好!确实啊,男人只有身板好了,家庭才能稳定。】

【这么沉重的话,必然是出自过来人之口啊……祝早日康复。】

看到这满屏飘飞的弹幕,方诚还真是哭笑不得。

虽然哭笑不得这个表情好看不到哪去,但除了这个表情,是真没有合适的表情可用了。

想不到啊,自己的一根头发,居然就引起了直播间的轩然大波,弄得自己答应也不是,否认也不是的。

还是言归正传吧。

“朋友们,一根头发而已,又不是孙悟空身上拔下来的毫毛,用不着大做文章吧?”

“当然了,大家都很有才,个个都是人才而且说话又好听,说得就是你们了。”

“接下来我就言归正传,话说大家能想象么,5000多年前的古人,究竟是用什么尖端工具钻出了毫米这么细的孔?反正我是无法想象。”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一个贵族的墓地中,还出土了一把石铲,那石铲重达9.5斤,这可是东方古国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为止,发掘出土的最大的一把石铲!”

“除了玉器和石器之外,考古队还在这片红陶土地上,发现了上百个圆形的柱洞,每个柱洞的直径都在30厘米左右,这可和家用水桶的口径并不多了。”

“至于这些奇怪柱洞的来头,当时也很令人费解,考古队在四周考察一番后,推测这片红陶土地应该是当时某个贵族在这里建造一座豪华建筑的遗迹,而直径30厘米的圆形柱洞,应该就是当时支撑建筑的柱子所留下的。”

“这个推测还是比较靠谱的,只是又多了一个更大的疑惑,因为在5000多年前的史前年代,古人一般都只会用木头搭建房屋,为什么凌家滩村却开始用烧制的红陶土来建造房屋呢?如果这是真实的话,那可就意味着,凌家滩村的先民们智慧超出了当时的时代,比其他地区的先民更早地进入了文明社会。”

“而接下来的一个重大发现,也证实了考古队的这个猜测是靠谱的,因为他们又发现了一处用红陶块砌成的水井,既然先民们会用这种水井了,就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注重饮水质量了。”

“不得不说,古人们的这种安全饮水的意识,真是十分难得,想想今天的我们拥有这种意识,这才是多少年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