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激荡时代

《重返激荡时代》

003恣意激荡年代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越靠近华贸中心市场,路边的人儿也越来越多,有农民伯伯挑着西瓜在阴凉处售卖,有老人抱着挂了条露底裤的孩子在街角扇粽叶蒲扇,有身穿中山装、腋窝紧夹公文包的中年男士步履匆匆,有身穿白色碎花连衣裙的姑娘正整理被汗打湿的鬓角,于斌甚至还看到一个及拉着凉鞋、露出的大肚子男人手拿大哥大......

这一幕幕,无不告诉的于斌,这是二十世纪的种花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这十年是最让人怀念又让人憎恨的。

这十年,中央摸着石头过河,民间莽个头在闯。

这十年,我们走在了一个野蛮生长的道路上,路上有康庄大道,也有泥泞小路,我们经历了经济腾飞,但是经济腾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遭受各种挫折和打击。

这十年,我们的法制还不健全,有的人发了财,有的人进了牢,有的人上了断头台。

当然,有的人下了海。

不是粉红电影里面的那种下海。

一个名字带腾的马姓人,平常喜欢拿着望远镜探索宇宙和未来,这个十年,他下海了,通过网络逐渐把握住了中小学生的口袋。

这十年就是一个风口,反复无常,能让人飞起来,又能让人跌落。

史育柱在这十年,靠卖汉卡,仅仅四个月就赚了100万,而后又因为“债台高筑”的巨人大厦从“首富”变为“首负”,后又靠“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再次崛起。

这十年,大批的工人下岗了。

其中,勇敢的人下海,挖掘到第一桶金,暂时成为人生的赢家。安分守己的人在按部就班地上班,遇到下岗潮,只能在市场的大海里扑腾,一些人自杀了,多数人仅仅是顾个温饱。

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老一辈的人总喜欢拿他年轻时候的经历讲故事,而讲的故事就是这十年千千万万人的故事。

“细娃子,我跟你港,我当年要是留在盛海或者深鹏的话,我今天跟王家村的王麻子一样起码有几百上千万。”

这时候,就有另外一个老人抬杠。

“当年你要是留在那,你可能骨头都变成土了。还记不记得祠堂门口的那家三柱,就老张家的老三,还没到深鹏,西瓜脑壳就莫得哩。”

综合来看,1991年的种花家终于拆下绷带,从病房走向原野。

它在苏联的墓碑前审视良久,遗憾然而坚定地转身并开始舒展筋骨,只等在下一年春天发出最响亮的龙吟,而后腾空而起,直上九霄。

一路走来,我们早已经知道,90年代,并不是从鲜花和掌声中开始的。

事实上,也从来没有哪一年只有鲜花和掌声。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就是我们艰难的成长之路。

暴风雨来临时,我们曾以为世界要塌。

漫天迷雾里,我们觉得已经掉下了悬崖。

可当闪电划破长天,雷鸣响彻四野之后,我们抬起头睁开眼,会惊奇地看到---

原来,黑云在散。

平坦的道路无法通向伟大的胜利,因为险峻,所以精彩。

因为坎坷,于是激荡。

1991年,正好在这激荡时代的初始页面。

前世的于斌,1991年以不错的成绩考上了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华工大学。四年后,大学毕业,他进入了深鹏市的一家电力设计公司从事10kV电力设计工作。

而后,他几乎看遍了深鹏市的电线柱、小区变压器房、街边的电缆分接箱......而某些电缆下地后的线路,于斌闭眼就能画出来。

直到数年后,他再难以忍受甲方多次要求改稿,头发日渐稀疏,设计费遥遥无期,于斌从公司离职,进入了消防电气行业,最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最激荡人心的十年,前世的于斌参与的只有那一张张涂改无数次的图纸。

重生的一世,于斌想活得更恣意、更畅快。

......

终于来到华茂中心市场,于斌走到正门的左手边,凭记忆找到一家名字叫“勇健烟酒”的店铺走了进去。

雷子爸退伍后,就在华茂副食品供销社成为了一位保卫人员,后来华茂副食品供销社改制重建为市里最大市场华茂中心市场,雷子爸也成为了市场的保卫主任。

雷子妈在市场正门的最好位置开了这家以雷子命名的“勇健烟酒”。

此时,店里一位中年女性,韵味十足地坐在写有名烟名酒的玻璃柜台后捧着一张报纸。

于斌一眼就认出,那是雷子的妈。她的具体姓名,于斌不太清楚,就记得自己爸妈都管她叫“春兰姐。”

“春兰阿姨,雷勇健在店里吗?”于斌腰杆笔直,喊了一声。

“哎呀,斌斌啊,高考考得怎么样?这有西瓜,拿一块吃。”

春兰阿姨一听有人喊她,抬头发现是于斌,立马放下手中的书,往后面的玻璃柜台走去,拿着一块西瓜递给于斌。

“考的还行,谢谢阿姨。”大夏天走了两三里路,于斌的确有点口渴。

“勇健应该还没起床呢,这龟儿子,昨晚一身酒气回来,应该喝了不少酒,你应该没喝吧?”

“我也喝了点。”

“是勇健带你喝的吧?这孩子,带坏别人就算了,还带坏你。你学习好,多带带他好好读书,阿姨很看好你。不知道这次高考,勇健考得怎么样?你等下去找他的时候,能帮我问问他吗?”

雷子妈一直认为于斌是乖宝宝,其实前世的于斌也算是雷子妈眼中的类型。

雷子从小在市场里面乱跑,虽然很少跟街边混混一起,但是跟左邻右舍的店铺老板和顾客讲话习惯了,平时油嘴滑舌,更喜欢拿一些店铺里面的烟出去换零食吃。

于是,雷子妈习惯性地认为雷子会带坏好学生。

“雷子最后高考的时候很努力,他高考考得不错,阿姨不用担心。”

临近高考,雷子的确下了苦功夫,于斌有这个印象。而且,雷子也考上了一所大专院校。

九十年代初期的大专院校在人们的眼中不如中专好找工作,但是,日后在人们口中却比中专好听,这也算不辜负他爸妈的期望。

“那就好,你去找勇健吧,等下中午留我们家吃饭啊。”

雷子妈很热情,总是招呼于斌到她家吃饭,说于斌太瘦,勇健吃得好,壮,结实。

“不用了,我去找雷勇健去了。”

于斌知道,雷子妈很少回家吃饭,毕竟有一家店铺要看着,而且雷子家一般都是他爸做饭,味道很不错,于斌始终记得雷子家青椒红椒混炖猪脚的味道,肥而不腻,肉质滑嫩,入口即化,酸辣可口,而且还贼下饭。

有时候,朋友和亲戚家某一道菜的味道,让人一生回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